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切分米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025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切分米系统,它涉及留胚完整米加工的一端锁定装置及应用它的切分米系统。解决切割出来的米保留完整胚的问题。锁定装置包括落米板和托板,落米板的落米孔端面是向实体内部凹入的形状,板体内部开有通风孔。托板和落米孔的侧壁上的凹入形状以及通风孔喷入的气流,共同把米粒锁定。切分米系统包括落米板、设备框架、托板、落米仓、切米系统、落米板驱动系统和空气动力单元;切分米系统实现分时切分:先切分米粒的一个尖端段,然后再切分该粒米的另一尖端段;在第一时间段米粒在落米孔内吹至一端锁定,旋转切刀切下米尖端。落米板继续运动,同时米粒被反方向风吹至落米孔内的另一端锁定,切下另一个米尖端。下另一个米尖端。下另一个米尖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切分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留胚完整米加工的一端锁定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了该一端锁定装置的切分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在把稻米加工成精白米时,一般都把其外壳及糊粉层全部磨掉,在磨掉其糊粉层的同时,也把稻米一端的胚一同磨掉了。而胚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尤其是人体需要的很多的微量元素都存储在胚之中,这使加工后的精白米的营养价值比实际稻米可能提供的营养价值损失了很多。
[0003]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稻米加工专家,为了减少胚芽的损失,提倡一种“胚芽米”及其加工技术,但是该技术本身就是通过减少研磨的次数,从而保留了一小部分的胚,去除一大部分糊粉层所形成的“胚芽米”;利用此种加工方式得到的“胚芽米”,无法将胚完整的保留下来。
[0004]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975971B,申请日:2019

12

24),公开了一种往复式稻米或糙米端部切割装置。该专利技术是通过切割掉每个稻米或者糙米(以下本文中稻米或者糙米统一简称为米)的两个尖端,其中一个尖端中带有胚,然后磨掉米中间段的糊粉层,从而完完整整地保留米尖端部位的胚,又提高了米的口感和减少蒸煮米的时间,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的营养保留效果。但是在切割米的两个尖端的时候,需要使用间距固定的两个旋转刀片把米切成三截,两个旋转刀片固定套装在同一刀轴上,刀轴由电机驱动高速旋转。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同一批次米的长短有不同,米粒在落米板的米孔中定位必然不十分准确,导致不同长短米被切下的尖端段的长度也不同,有时候切下的尖端段中胚不完整。另外,由于在切割米粒的过程中,米粒没有完全地锁定定位,高速旋转的刀片在接触米粒的瞬间导致米粒崩起来,不容易控制和实现后续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由于两个切米旋转刀片的间距固定,在米长短不统一的情况下切割出来的米的两尖端段长度不一致,无法保证切下的尖端段上保留完整的胚的问题,以及切割米粒的过程中,米粒没有锁定定位,导致崩米。进而提出一种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切分米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它包括落米板1和托板4,落米板1叠置在托板4的上表面上,落米板1的上下表面之间开有落米孔1

1,所述落米孔1

1在落米板1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排多列,落米孔1

1是左右两端为半圆弧形状的长条孔,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面或者右端端面是向实体内部凹入的形状1

5,落米板1的板体内部开有与每个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相连通的通风孔1

2。当一个米粒落入到落米孔1

1中,由与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部或右端端部相连通的通风孔1

2,向落米孔1

1内吹入空气,从而使米粒向另一端移动至其另一尖端塞入落米孔1

1端部的凹入形状1

5中,当米粒受到旋转刀片的切
割时,下方的托板4和落米孔1

1的侧壁上的凹入形状1

5以及通风孔1

2喷入的气流,共同把米粒锁定,实现稳定的切割。由于米粒能在气流作用下消除其与落米孔1

1一端的间隙,尽管米粒长度有变化,但是旋转刀片与该落米孔1

1的侧壁间距是固定的,所以保证了被切下来的该米尖端的长度是恒定的,杜绝了切伤胚的现象。然后由通风孔1

2反向吹米,重复米粒的锁定和切割。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包含一种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的切分米系统。它包括落米板1、设备框架5、托板4、落米仓7、切米系统、实现落米板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50、一号空气动力单元2和二号空气动力单元6;
[0008]托板4水平方向固定在设备框架5上,落米板1位于托板4上表面且在驱动系统50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于托板4上;落米仓7固定在设备框架5的一端,落米仓7为“围堰状”且扣合在落米板1的板面上;切米系统包括两个电动机、两个旋转轴组件和两套旋转切刀3,两个旋转轴组件分别设置在落米板1运动路径上的两个位置处,每个旋转轴组件的轴上设置一套旋转切刀3,被电动机驱动的旋转轴组件的轴上的每片旋转切刀3下探到落米板1的上表面下,每片旋转切刀3都位于一个落米孔1

1的左端部或者右端部的内侧,每片旋转切刀3下探到落米板1的上表面下的位置形成刀槽12且该刀槽12沿落米板1长度方向延伸至落米板1的整个运动行程;
[0009]落米板1的上下表面之间开有落米孔1

1,所述落米孔1

1在落米板1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排多列,落米孔1

1为左右两端为半圆弧形状的长条孔,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面或者右端端面是向实体内部凹入的形状1

5,落米板1的板体内部开有与每个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相连通的通风孔1

2;
[0010]一号空气动力单元2连通于每个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部的通风孔1

2,二号空气动力单元6连通于每个每个落米孔1

1的右端端部的通风孔1

2。
[0011]本专利技术的切分米系统能够实现分时切分,即在第一时间段先切分米粒的一个尖端段,然后在第二时间段再切分同一粒米的另一尖端段;在第一时间段米粒在落米孔内吹至一端锁定位置并固定,落米板1运动通过一个旋转切刀3时切下一个米尖端。落米板1继续向下一旋转切刀3处运动,与此同时,米粒被反方向风吹至落米孔内的另一端锁定位置并固定,被切下另一个米尖端,从而完成一粒米两个米尖端的切割。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米长短不统一的情况下切割出来的米的两尖端段长度不一致,无法保证切下的尖端段上保留完整的胚的问题,以及切割米粒的过程中,米粒没有锁定定位,导致崩米的问题。分两次切米,每次仅用一个刀片切一个米尖端,在切米之前进行米粒的定位和锁定,从而在切米的过程中可以允许米粒在一定范围内长度不一致的存在;大大的提高了留胚的留整率,留胚的留整率可提高至95%以上。如果同一批次米粒长短差在2mm以内的情况下,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切米系统能获得完整的胚。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切分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切分米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式六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向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四的另一幅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方式七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它包括落米板(1)和托板(4),落米板(1)叠置在托板(4)的上表面上,落米板(1)的上下表面之间开有落米孔(1

1),所述落米孔(1

1)在落米板(1)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排多列,落米孔(1

1)是左右两端为半圆弧形状的长条孔,其特征在于: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面或者右端端面是向实体内部凹入的形状(1

5),落米板(1)的板体内部开有与每个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部和右端端部相连通的通气孔(1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落米孔(1

1)两端部的通气孔(1

2)与落米孔(1

1)的左端端面或者右端端面的实体内部凹入的位置相重合且凹入的形状(1

5)与米粒尖端的形状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落米孔(1

1)内设置四个限位块(11),每个限位块(11)都设置在落米孔(1

1)的侧壁上,限位块(11)俩俩对应分别对称地布置在邻近落米孔(1

1)左端部或者右端部。4.米粒靠在米槽内一端锁定装置的切分米系统,它包括落米板(1)、设备框架(5)、托板(4)、落米仓(7)、切米系统、实现落米板往复运动的驱动系统(50)、一号空气动力单元(2)和二号空气动力单元(6);托板(4)水平方向固定在设备框架(5)上,落米板(1)位于托板(4)上表面且在驱动系统(50)的作用下往复运动于托板(4)上;落米仓(7)固定在设备框架(5)的一端,落米仓(7)为“围堰状”且扣合在落米板(1)的板面上;切米系统包括两个电动机、两个旋转轴组件和两套旋转切刀(3),两个旋转轴组件分别设置在落米板(1)运动路径上的两个位置处,每个旋转轴组件的轴上设置一套旋转切刀(3),被电动机驱动的旋转轴组件的轴上的每片旋转切刀(3)下探到落米板(1)的上表面下,每片旋转切刀(3)都位于一个落米孔(1

1)的左端部或者右端部的内侧,每片旋转切刀(3)下探到落米板(1)的上表面下的位置形成刀槽(12)且该刀槽(12)沿落米板(1)长度方向延伸至落米板(1)的整个运动行程;落米板(1)的上下表面之间开有落米孔(1

1),所述落米孔(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泉清刘健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松花江专利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