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91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既能使充电器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手机电池,同时使电池充电时更加稳定,易于操作,增强充电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充电器,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可沿上盖上表面横向滑动的面盖,上盖与面盖之间形成放置电池的凹槽,在上盖的内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连接面盖,在固定板上设有弹簧,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极片按钮,极片按钮与上盖之间设有滑动槽,所述极片按钮通过滑动槽与正负极触片连接,下盖的一侧设有USB插口,USB插口连接印刷电路装配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充电器对电池的安装固定模式,提高电池充电安装操作的效率和充电稳定性,提高了单件产品的使用范围和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机、MP3等便携数码设备的电池充电 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手机及MP3、 MP4等便携数码设备的大范围普及,特别是手机使用的随意 性、使用模式及使用场所的多样化与复杂化,而手机充电插口难以统一标准,导致手机配置 的充电器只能单一使用,不同品牌型号手机充电插口和手机电池尺寸规格各异,给消费者 增加配置的手机电池充电带来不便,而现今在市场上普及的万能充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固定 位置和弹片触点易于松动而产生操作上的困难,大大降低对手机电池充电的使用效果,就 上述现状而言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手机插头规格不统一,电池尺寸规格不统一, 充电时只能单机配件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第二,现有的万能充电时对电池的固定为错 位两点式固定,导致电池充电过程中易于松动产生操作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充电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既能使充电器适用于 不同型号、不同尺寸规格的手机电池,同时使电池充电时更加稳定,更加易于操作,增强充 电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充电器,包括上盖、与 上盖连接的下盖、设在上盖内的正负极触片、印刷电路装配板及设在下盖底部的两相交流 插头,所述上盖上设有可沿上盖上表面横向滑动的面盖,所述上盖与面盖之间形成放置电 池的凹槽,在上盖的内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连接面盖,在固定板上设有弹簧,弹簧 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另一端固定在上盖内,上盖与固定板形成反向推力,约束面盖的滑 动距离,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极片按钮,极片按钮与上盖之间设有滑动槽,极片按钮滑动于 滑动槽内,所述极片按钮通过滑动槽与正负极触片连接,所述下盖的一侧设有USB插口 ,所 述USB插口连接印刷电路装配板。 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的一侧设有内腔室,极片按钮设在内腔室内,所述极片按钮的后部 设有卡位,卡位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卡槽,滑动槽的后端设有横槽,正负极触片穿过横槽连接 在极片按钮的卡槽上。 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为U型卡槽。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弹簧座相对的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为U型卡槽,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弹簧座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弹簧座内。 本专利技术的面盖的上表面设有通过转轴连接的可向上90度转动的前挡板。 本专利技术的下盖的下端设有插头凹槽,两相交流插头的内侧轴接在插头凹槽内,所述插头凹槽上设有AC弹片,AC弹片的后部设有压片,压片连接固定在插头凹槽上,所述两相交流插头可延插头凹槽转动90度与AC弹片形成连接,所述AC弹片经导线与印刷电路装配板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下盖的内部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印刷电路装配板。 本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装配板由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及高频开关电路组成,所述整流电路经电感连接高频开关电路。 本专利技术的整流电路接外接电源,整流电流的第一二极管的一端经保险丝接外接电源的火线,另一端分别经第一电容接地及接外接电源的零线、连接高频开关电源电路,所述高频开关电源电路的第一电阻的输入端接第一二极管,输出端分别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电容、第二电阻分别接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感的输入端及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电感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接第二电容,另一路分别接光耦合器的3脚及经第一稳压二极管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光耦合器的4脚分两路,一路经第三电阻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接第四电阻的输入端,输出端接地,另一路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三路,一路经第三二极管接第二电阻的输出端,一路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一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两路, 一路接变压器,另一路经第二二极管分别与第五电阻的输出端及第四电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第四电容的输入端和变压器,变压器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五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分别接USB插口的正极、经第五电容接USB插口的负极、经第二十电阻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十九电阻分别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十七电阻分别接双色发光二极管及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稳压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接变压器的负极及USB插口的负极,所述第五电容经第三稳压二极管与第二十电阻的输出端及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两路,一路经第十六电阻接双色发光二极管,另一路经第十八电阻接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变压器的负极连接USB插口的负极。 本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装配板与正负极触片之间设有自动识别极性电路。 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识别极性电路由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九三极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及第十四电阻组成,所述正负极触片的正极分别接第九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十三电阻接第八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十二电阻接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及接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印刷电路装配板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双色发光二极管及变压器的正极,基极经第十四电阻接正负极触片的负极,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正负极触片的负极,发射极分三路, 一路接第九三极管的发射极, 一路接印刷电路装配板的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一路分别接双色发光二极管及变压器的正极,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分三路,一路经第十一电阻接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一路经第十四电阻接第九三极管的基极,另一路接正负极触片的负极,发射极分两路, 一路接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路接印刷电路装配板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十一电阻接正负极触片的负极、经第十一电阻、第十四电阻接第九三极管的基极,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印刷电路装配板的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 本专利技术的USB插口为USB2. 0插口。 本专利技术的USB插口的输出电压为4. 75-5. 25V。 本专利技术的正负极触片的输出电压为4. 15-4. 25V。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改进充电器对电池的安装固定模式,提高电池充电安装操作的效率和充电稳定性,并具有USB插口和多功能充电座两种充电模式,既能适用于USB 插头充电的产品充电,又能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手机电池充电,提高了单件产品的使用 范围和价值。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充电器包括上盖1 、与上盖1连接的下盖2、设在上盖 1内的正负极触片5、印刷电路装配板16及设在下盖2底部的两相交流插头11,上盖1上设 有可沿上盖1上表面横向滑动的面盖3,在上盖1与面盖3之间形成放置电池的凹槽31,在 上盖1的内部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端连接面盖3,在面盖3的上表面设有通过转轴 7连接的前挡板8,该前挡板8与面盖3水平静置时为180度角时的平板状态,也可向上90 度转动,所述上盖1内设有第一弹簧座37,该第一弹簧座37为U型卡槽,在第一弹簧座37 相对的固定板4上设有第二弹簧座38,该第二弹簧座38为U型卡槽,在上盖1与固定板4 之间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弹簧座37内,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弹簧座38内,使 得上盖1与固定板4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充电器,包括上盖(1)、与上盖(1)连接的下盖(2)、设在上盖(1)内的正负极触片(5)、印刷电路装配板(16)及设在下盖(2)底部的两相交流插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上设有可沿上盖(1)上表面横向滑动的面盖(3),所述上盖(1)与面盖(3)之间形成放置电池的凹槽(31),在上盖(1)的内部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端连接面盖(3),在固定板(4)上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4)上,另一端固定在上盖(1)内,上盖(1)与固定板(4)形成反向推力,约束面盖(3)的滑动距离,所述上盖(1)的外侧设有极片按钮(6),极片按钮(6)与上盖(1)之间设有滑动槽(30),极片按钮(6)滑动于滑动槽(30)内,所述极片按钮(6)通过滑动槽(30)与正负极触片(5)连接,所述下盖(2)的一侧设有USB插口(10),所述USB插口(10)连接印刷电路装配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庭光李泽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知己迅联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