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和管接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64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接头,其具备圆筒状的中空部,其中,上述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mm~7mm,上述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与上述中空部的直径D的比率L/D为5以下,上述管接头含有共聚物,上述共聚物含有四氟乙烯单元和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上述共聚物的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2.8质量%~6.0质量%,上述共聚物在372℃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小于11.0g/10分钟,上述共聚物的官能团数为50个以下。下。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接头和管接头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接头和管接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由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形成的管接头。
[0003]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对耐臭氧性物品用成型材料进行成型而得到半导体装置制造用接头,所述耐臭氧性物品用成型材料由共聚物(A)构成,熔体流动速率为0.1g/10分钟~50g/10分钟,所述共聚物(A)为由四氟乙烯和全氟乙烯基醚构成的共聚物,包含3.5质量%以上的全氟乙烯基醚单元,熔点为295℃以上,在所述共聚物(A)中的每1
×
106个碳原子数中,不稳定末端基团为50个以下。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3/048214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接头,即使在壁厚和长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中空部和外观均美观,对高温高压的流体的耐变形性优异。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接头,其具备圆筒状的中空部,其中,所述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7mm,所述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与所述中空部的直径(D)的比率(L/D)为5以下,所述管接头含有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四氟乙烯单元和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所述共聚物的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2.8~6.0质量%,所述共聚物在372℃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小于11.0g/10分钟,所述共聚物的官能团数为50个以下。
[0011]所述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优选为20mm以上。
[0012]所述共聚物的所述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优选为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
[0013]所述共聚物的所述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优选为3.5~5.5质量%。
[0014]所述共聚物在372℃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5.0~9.0g/10分钟。
[0015]所述共聚物的熔点优选为295~315℃。
[0016]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优选为注射成型体。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管接头的制造方法,其为下述制造方法:在模具的模腔内插入圆柱状的芯材,从注射成型机向所述模具的模腔内填充熔融的共聚物,将熔融的所述共聚物冷却而使其固化,沿着管接头的轴向抽出所述芯材,并且从所述模具取出所述管接头,其中,通过抽出所述芯材而形成的所述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
度(L)与所述中空部的直径(D)的比率(L/D)为5以下,所述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7mm。
[0018]所述芯材的长度优选与所述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相同。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管接头,即使在壁厚和长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中空部和外观均美观,对高温高压的流体的耐变形性优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剖视图以及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具备圆筒状的中空部,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mm~7mm。
[0024]这样的壁厚较大的管接头通常通过使用用于形成中空部的芯材对共聚物进行注射成型来制造。若要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壁厚较大的管接头,则容易产生缩痕、空隙等成型不良,因此为了抑制成型不良,需要提高保持压力(二次压力)。但是,若提高保持压力,则存在如下问题:产生毛边这样的其他成型不良,或则芯材的顺畅的抽出变得困难,对中空部(管接头的内表面)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则芯材的抽出本身变得困难,或者产生粗糙、流痕等成型不良。
[0025]另外,若增大管接头的壁厚并且增大管接头的长度,则会产生进一步的问题。即,在增大管接头的长度(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的情况下,抽出芯材的长度也变大,芯材变得难以抽出,因此需要增大管接头的直径(管接头的中空部的直径(D)(管接头的内径))。若管接头的中空部的直径(D)变大,则即使管接头仅以少许的比例变形,管接头的整体的形状也会大幅变化。
[0026]因此,要求一种管接头,其即使在壁厚和长度大的情况下中空部和外观也均美观、对高温高压的流体的耐变形性优异、能够顺利地抽出芯材从而生产率也优异。
[0027]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具备圆筒状的中空部,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mm~7mm,并且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与中空部的直径(D)的比率(L/D)为5以下。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含有包含四氟乙烯(TFE)单元和氟代(烷基乙烯基醚)(FAVE)单元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FAVE单元的含量、熔体流动速率(MFR)和官能团数被适当地调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即使在壁厚和长度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中空部和外观均美观,对高温高压的流体的耐变形性优异。
[0028]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一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管接头是T型接头,具有壁厚(T)和直径(D)。
[0029]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mm~7mm,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壁厚比较大,因此刚性和耐冲击性优异。
[0030]在图1所示的管接头中,壁厚均匀,但也可以以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成为2mm~7mm的范围内的方式使厚度变化。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管接头的整体的壁厚
设为2mm~7mm的范围内。管接头的整体的壁厚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0031]图1所示的管接头具有轴向不同的两个中空部,两个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也不同。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管接头具有两个以上的轴向不同的中空部的情况下,将具有最大长度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定义为“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
[0032]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与中空部的直径(D)的比率(L/D)为5以下、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1以上。若比率(L/D)过大,则在注射成型时难以抽出芯材,难以以高生产率制造管接头。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对高温高压的流体的耐变形性优异,因此尺寸不易变化。因此,尽管相对于长度(L)具有比较大的直径(D),但即使在高温高压的流体流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流体从配管与管接头的连接部分泄漏。
[0033]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优选为20mm以上、更优选为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上、特别优选为35mm以上、最优选为40mm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的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优选为80mm以下、更优选为7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mm以下、特别优选为50m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管接头即使在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管接头,其具备圆筒状的中空部,其中,所述管接头的壁厚最大的部位的壁厚为2mm~7mm,所述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与所述中空部的直径D的比率L/D为5以下,所述管接头含有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四氟乙烯单元和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所述共聚物的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2.8质量%~6.0质量%,所述共聚物在372℃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小于11.0g/10分钟,所述共聚物的官能团数为50个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中空部的轴向的长度L为20mm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共聚物的所述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为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单元。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接头,其中,所述共聚物的所述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单元的含量相对于全部单体单元为3.5质量%~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津田早登井坂忠晴善家佑美山本有香里山口安行滨田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