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57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包括整经机主体,整经机主体内设有整经绕卷滚筒(大滚筒)、机架、伺服电机、动力齿轮、地轨和经轴,动力齿轮受到伺服电机驱动,地轨铺设于机架底部下方的地面上,地轨内连接有齿条,伺服电机与机架底部连接,齿条与动力齿轮啮合,采用齿轮齿条配合伺服电机带动整经机的大滚筒机架按程序完成行走动程,替代原有技术的摩擦行走动作,完成在直线运动基础上叠加往复运动,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做复合运动,解决了复杂位移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摩擦动力不能迅速反应,并有滑移误差的问题,使得在完成交叉退绕过程中位移量控制更加精准,得到可靠的边纱张力稳定性,有利于织造的完成,特别是单丝产品和高强低伸产品。别是单丝产品和高强低伸产品。别是单丝产品和高强低伸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整经机
,特别涉及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使用二组金属轮,一组为动力齿轮,一组为被动轮,动力组采用伺服电机经过变速箱带动,延工字地轨或扁铁地轨往复行走。整个滚筒加框架重达7吨以上,由二个直径100mm左右的铁轮在地轨上做摩擦位移运动。
[0003]主要缺陷在于:
[0004]1.整个整经架机架再加上滚筒上卷绕的纱线,总重量接近10吨左右,如此重量靠二个小轮带动在金属地轨上行走,产生的滑移误差会影响倒轴的精度,特别是需要交叉退绕功能时,用于退绕走位是直线位移与往复位移的叠加,伺服电机会输出不断变化的转速,带动行走轮变速行走,在变速过程中用于摩擦力不足以带动重车精确移动,会造成位移不准,影响直线/往复叠加运动的精准度,造成交叉退绕的位移大小不一致平稳,使得边纱张力不均匀,影响织造时边纱的稳定性。
[0005]2.在倒轴过程中,随着纱线被退绕到经轴上,机架重量下降,滚动摩擦力相对增加,往复精度逐渐提高,形成重车与轻车往复动程不一致,影响经轴质量。
[0006]3.由于往复动程与设定盘宽的波动误差,造成小轴时,经纱二边与盘片之间有间隙,影响二边的卷绕密度,到满轴时又会覆盖到盘边,使得盘边经纱卷绕直径不一致,造成织物织造时生产松紧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了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包括整经机主体,所述整经机主体内设有整经绕卷滚筒、机架、伺服电机、动力齿轮、地轨和经轴,所述动力齿轮受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整经绕卷滚筒与机架连接,所述地轨铺设于机架底部下方的地面上,所述地轨内连接有齿条,所述伺服电机与机架底部连接,所述齿条与动力齿轮啮合。
[0011]一种分条整经机分片张力控制装置,所述整经机主体中部下方设有地轨,所述地轨表面竖直连接有齿条,所述整经机主体内设有整经绕卷滚筒、减速箱、伺服电机、传动轮、传动轴、动力齿轮和机架,所述整经绕卷滚筒与机架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机架底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受到减速箱减速,所述齿轮受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减速箱与机架底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轴与机架底部连接,所述传动轮分别位于两侧导轨上行走。
[0012]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二端连接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位于地轨上,当所述动力轮与地轨由动力齿轮与齿条啮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动力齿轮为斜齿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整经机主体内设有微电脑控制器,所述微电脑控制区与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微电脑控制器与整经机主体电性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滚简延退绕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同时,依据工艺要求可以再叠加一个往复运动动程,形成复合动程曲线。
[0016]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动程曲线,由退绕位移曲线和往复位移曲线组成,可以是线性的叠加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叠加,比如直线运动与正弦往复运动叠加。
[0017]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动程曲线,其中退绕位移曲线由整经机退绕参数确定,往复动程控制曲线按照产品特点可以设计其往复时间、动程长度和线型。
[0018]作为优选,所述往复动程控制曲线的往复时间,依据经纱粗细和丝束形态,确定一个往复的时长,所述时长为1~2分钟,所述往复动程控制曲线的往复动程,优选为20~50mm。
[0019]作为优选,所述往复动程控制曲线的线型,可以按正弦设计,也可以按梯度线、三角线等设计。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整经机大滚筒机架运行的精确控制方法,采用齿轮齿条配合伺服电机带动整经机大滚筒机架的按程序完成行走动程,替代原有技术的摩擦行走动作,并完成在直线运动基础上叠加往复运动,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做复合运动,解决了复杂位移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摩擦动力不能迅速反应,并有滑移误差的问题,使得在完成交叉退绕过程中位移量控制更加精准,得到可靠的边纱张力稳定性,有利于织造的完成,特别是单丝产品和高强低伸产品。
[0023]PLC在设定往复运动的变速时采用梯度加速或梯度减速,保证运行的平稳性,不产生速度急变。例如设计3个梯度往复变速段,第一个梯度1/4秒提速25%,第二个梯度1/2秒提速50%,第三个梯度1/4秒提速25%,减速也是如此,完成一个往复,使得重车稳步启动加速(减速)变速运行,正好与倒轴纱线交叉退绕的往复位移的延迟相匹配。
[0024]梯度变速时间和速差,依据纱线线密度和卷绕设定,考量往复动程距离和一个往复所需时间,以满足经轴上纱线的重叠交叉量,可以保证高张力外圈纱线不会嵌掐到内层纱线里,造成织机退纱困难和卷绕直径变化引起经纱张力不匀。
[0025]例如设定往复动程为20mm,每100m完成一个往复,车速400m/min,一个往复15秒,如果周长为2m,则一个往复为50圈,交叉单向25圈,位移量每圈为0.8mm,如果纱线线密度(折算到直径)为0.2mm,则每圈交叉为4根纱线,基本可以满足经轴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27]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28]图3为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29]图4为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30]图5为动力齿轮的侧视图。
[0031]附图标记:1、整经机主体;2、整经绕卷滚筒(大滚筒);3、经轴;4、伺服电机;5、动力齿轮;6、齿条;7、地轨;8、微电脑控制器;9、机架;10、减速箱;11、传动轮;12、轮轴;13、同步带;14、连接板;15、辅助地轨;16、减速传动轴;17、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如图1和2,实施例一: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方法及装置,包括整经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整经机主体内设有整经卷绕滚筒2、机架9、伺服电机4、动力齿轮5、地轨7、轮轴12、同步带13、传动轮11、减速箱10和经轴3,经轴3位于机架一侧,动力齿轮5受到伺服电机4驱动,动力齿轮5通过轮轴12、同步带13、传动轮11与减速箱10连接,整经卷绕滚筒2与机架9连接,减速箱10与机架9底部连接、地轨7开设于机架9底部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包括整经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机主体内设有整经卷绕滚筒(2)、机架(9)、伺服电机(4)、动力齿轮(5)、地轨(7)、轮轴(12)、同步带(13)、传动轮(11)、减速箱(10)和经轴(3),所述经轴(3)位于机架一侧,所述动力齿轮(5)受到伺服电机(4)驱动,所述动力齿轮(5)通过轮轴(12)、同步带(13)、传动轮(11)与减速箱(10)连接,所述整经卷绕滚筒(2)与机架(9)连接,所述减速箱(10)与机架(9)底部连接、所述地轨(7)铺设于机架(9)底部下方的地面上,所述地轨(7)上连接有齿条(6),所述齿条(6)与动力齿轮(5)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经机主体(1)中部下方设有辅助地轨(15),所述辅助地轨(15)侧面竖直连接有齿条(6),所述整经机主体(1)内设有整经卷绕滚筒(2)、减速箱(10)、伺服电机(4)、减速传动轴(16)、动力齿轮(5)和机架(9),所述整经卷绕滚筒(2)与机架(9)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与减速箱(10)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受到减速箱(10)减速,所述动力齿轮(5)受到伺服电机(4)驱动,所述减速箱(10)与机架(9)底部连接,所述动力齿轮(5)通过减速传动轴(16)与机架(9)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条整经机往复行走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机架(9)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之间安装有轮轴(12),所述轮轴(12)二端安装有导轮(17),所述导轮(17)位于地轨(7)上,所述辅助地轨(15)安装在二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育龙庞庆荣庞颖峰庞威平桂方杨陈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伦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