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柜及其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950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储能柜及其散热系统,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顶部支架和两个端部撑架,两个端部撑架的相对面固定有中部撑架。本方案气流通过循环风道进行循环流动,气流循环时保持一个S形的流动路径,同时配合缓流风将储能电池的热量进行汇总,形成汇聚风,热量传导至连接耳,同时更多的热量在连接耳的吸热作用下通过绝缘导热块传输到散热翅片,并分别通过顶部以及底部时在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进行双重散热即可,储能电池处于相对密封的空间中,有着更好的适应性,结合了较为密集的连接耳的配合,节约了大量的散热部件,空间利用率提高,且热量散发获得增强,通过两个散热翅片进行热量的统一散发。统一散发。统一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柜及其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储能柜及其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长期维持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总量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致使135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不断升高。给未来能源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发的压力,所以必须对能源供给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发展新能源,是调整能源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国际承诺的必由之路。
[0003]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对电池和新能源技术的大力支持,大型的电池储能系统装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发和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了新的储能形式即电池储能柜。
[0004]作为目前储能柜的设计而言,为了具备更高的储能效率,往往采用更为密集的电池阵列方案,电池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会出现放热现象,在较高密度的空间内,若无法有效的进行热量处理,则出现热堆积,极易对内部稳定的运作产生挑战。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储能柜及其散热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顶部支架和两个端部撑架,两个端部撑架的相对面固定有中部撑架,所述课题的左侧面固定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内壁安装有循环风扇。
[0008]所述中部撑架与两个端部撑架的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交错配合引导气流流动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二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风孔。
[0009]所述端部支架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贴合安装有若干个绝缘导热块,且若干个绝缘导热块的表面贴合安装有若干连接耳,两个端部撑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顶部风道和底部风道。
[0010]所述顶部支架的内壁设置有控制机组,所述中部支架和两个端部支架内均设置有储能电池。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部风道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散热风扇,所述底部风道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散热风扇,所述顶部支架的背面安装有若干个第三散热风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部撑架和两个端部撑架的表面共同固定有护罩,所述顶部支架和护罩的表面均固定有若干个方形撑片,且方形撑片的表面固定在壳体的内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表面安装有交互门和检修门,所述交互门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控制机组散热的机组进风口。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循环风道与壳体的内壁共同开设有出风孔和进风孔。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有机组散热口、第一高速风口和第二高速风口,所述机组散热口位于若干个第三散热风扇的一侧,所述第一高速风口和第二高速风口分别与顶部风道和底部风道相连通,且两个散热翅片分别位于第一高速风口和第二高速风口。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耳与储能电池的电接点焊接,所述储能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管理电路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缓流孔,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螺钉。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方案的储能柜内部通过储能电池分级形成的电池簇,并且整体端部撑架和中部撑架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两套的散热方案,其中由第三散热风扇控制的控制机组散热,通过机组进风口进入外界空气,随即气流穿过控制机组将热量携带,并经过第三散热风扇通过机组散热口排出即可,第二套散热则是基于储能电池的独立散热系统,通过护罩内部的气流在循环风扇的作用下,气流通过循环风道上方的进风孔进入,并通过出风孔回流到护罩内,这个过程中,护罩顶部的气体进入底部,且气流自底部上升流动的过程中,受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阻隔,使得保持一个S形的流动路径,且搭配表面开设的缓流孔,实现大风量的主流风快速流动的过程中进行热量散发,同时配合缓流风将储能电池的热量进行汇总,并形成汇聚风,使得整体内部气体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不会出现热量积聚的情况出现,并且主气流流动在两个端部撑架时,热量传导至连接耳,使得连接耳基于导电金属铜将热量传导散发,同时更多的热量在密集连接耳的吸热作用下通过绝缘导热块传输到散热翅片,并分别通过顶部以及底部时在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进行双重散热即可,这种独立的散热方式更为安全可靠,控制机组与储能电池之间热量不互相干扰均处于良好的运作环境,并且储能电池处于相对密封的空间中,对环境有着更好的适应性,散热方式结合了较为密集的连接耳的配合,节约了大量的散热部件,空间利用率提高,且热量散发获得增强,通过两个散热翅片进行热量的统一散发。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展现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部撑架和两个端部撑架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端部撑架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壳体;2、顶部支架;3、端部撑架;4、方形撑片;5、顶部风道;6、底部风道;7、第一散热风扇;8、第二散热风扇;9、第三散热风扇;10、循环风扇;11、循环风道;12、出风孔;13、进风孔;14、中部撑架;15、储能电池;16、管理电路板;17、控制机组;18、第一隔板;19、第二隔板;20、第一导风孔;21、第二导风孔;22、缓流孔;23、绝缘导热块;24、散热翅片;25、交互门;26、检修门;27、机组进风口;28、第一高速风口;29、第二高速风口;30、连接耳;31、接入插口;32、机组散热口;33、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2]实施例一
[0033]请参阅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储能柜及其散热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固定有顶部支架2和两个端部撑架3,两个端部撑架3的相对面固定有中部撑架14,课题的左侧面固定有循环风道11,循环风道11的内壁安装有循环风扇10。
[0034]中部撑架14与两个端部撑架3的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交错配合引导气流流动的第一隔板18和第二隔板19,第一隔板1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风孔20,第二隔板1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风孔21。
[0035]端部支架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散热翅片24,散热翅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储能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有顶部支架(2)和两个端部撑架(3),两个端部撑架(3)的相对面固定有中部撑架(14),所述课题的左侧面固定有循环风道(11),所述循环风道(11)的内壁安装有循环风扇(10);所述中部撑架(14)与两个端部撑架(3)的之间均设置有两个交错配合引导气流流动的第一隔板(18)和第二隔板(19),所述第一隔板(1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导风孔(20),所述第二隔板(1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导风孔(21);所述端部支架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散热翅片(24),所述散热翅片(24)的表面贴合安装有若干个绝缘导热块(23),且若干个绝缘导热块(23)的表面贴合安装有若干连接耳(30),两个端部撑架(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顶部风道(5)和底部风道(6);所述顶部支架(2)的内壁设置有控制机组(17),所述中部支架和两个端部支架内均设置有储能电池(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风道(5)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散热风扇(7),所述底部风道(6)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散热风扇(8),所述顶部支架(2)的背面安装有若干个第三散热风扇(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撑架(14)和两个端部撑架(3)的表面共同固定有护罩(33),所述顶部支架(2)和护罩(33)的表面均固定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松陈浩田烨南隆李崇墨陈小军潘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