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小艇快速收放装置,其包括:收放臂结构,其一端与母船连接,另一端能够悬伸或者缩回,以提供收放小艇的施力支点;对准装置,连接在收放臂结构的所述的另一端上,用来对准海面上小艇的起落位置;脱钩,限位于该对准装置,用来连接小艇;吊索,一端绕设穿过该收放臂结构上固定的滑轮,并与该脱钩相连,用来给该脱钩传递拉力;绞车,与该吊索另一端相连,以提供收放小艇的拉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收放装置,可以在6级海况下稳定、快速地将小艇从母船上降放到海面上,或者将海面上的小艇收回到母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艇收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海上起吊作业使用的小艇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海上的起吊作业,即用收放机构将小艇从舰艇(或者其它母船)上降放到海面上, 或者将海面上的小艇收回到母船上,由于需要在海浪的随机扰动下工作,其采用的收放机 构受力情况复杂,受力力量大,还需要考虑空间占用情况,设计难度高。具体来说,下列情 况,是收放机构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收放臂必须能够简单、稳定地完成小艇的降放和收回,并不与母船上其它部件 产生冲突。 2、由于收放装置安装位置通常较高,在大风浪情况下,母船的横摇会引起小艇摆 动,而引起钟摆效应。另外,在收放过程中,风向对收放过程的影响也很大,也会引起小艇的 摇摆。小艇在收放过程中,若摇摆运动得不到消减,不仅会减小吊索的正常使用寿命,有时 甚至会发生小艇与母船相碰或吊索断裂的事故。 3、小艇在收放过程中,外界扰动将引起的吊艇振动,吊索中将产生拉力波动,若得 不到消减,将造成吊索断裂或者绞车损坏,使得收放过程无法完成。 4、在小艇放至水面处、仍然保持挂钩的状态时,小艇在海洋中随波逐流,若不能时 刻保持钢索处于张紧的状态,小艇的大幅度摇荡(特别是升沉)将为正常收放操作带来了 极大的难度和危险系数。 由于上述原因,现有的收放装置还只能在低海况下工作,大大影响了小艇的机动 能力与补给能力。 为此,本申请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一种小艇快速收放装置,使其可在6级海况 下工作,以适应当前对于海上的起吊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艇快速收放装置,能够快速 且稳定地完成海上起吊作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小艇快速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放臂结构,其一端与母船连接,另一端能够悬伸或者縮回,以提供收放小艇的施 力支点; 对准装置,连接在收放臂结构的所述的另一端上,用来对准海面上小艇的起落位 置; 脱钩,限位于该对准装置,用来连接小艇; 吊索,一端绕设穿过该收放臂结构上固定的滑轮,并与该脱钩相连,用来给该脱钩传递拉力; 绞车,与该吊索另一端相连,以提供收放小艇的拉力。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收放臂结构是一种内藏式高速艇收放臂结构,包括一个 臂架与一个变幅油缸,该臂架的一端枢接在母船上,另一端是悬伸端;该变幅油缸的一端枢 接在舰艇上,另一端与该臂架枢接;并且,该臂架的悬伸端弯折成凹状,该呈凹状的悬伸端 具有一个朝向舰艇的船舷外侧的开口 。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臂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枢接在舰艇上的第一节 段、在縮回状态下水平放置的第二节段、与第二节段斜交的第三节段、在縮回状态下竖直放 置的第四阶段、以及与第四节段斜交的第五节段,该对准装置连接于该臂架的第五节段的 末端。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收放臂结构是一种敞开式高速艇收放臂,包括 回转机构,其由基座、回转轴承、回转塔身以及驱动机构组成,该基座固定在母船甲板上,该回转塔身通过该回转轴承与该基座枢接,该驱动机构带动该回转塔身绕该基座旋转; 臂架,其包括枢接在该回转塔身上的固定臂、滑设在该固定臂上并能够相对该固 定臂的长度方向作直线位移的滑移臂、以及两端分别连接该固定臂与滑移臂的伸縮油缸; 变幅油缸,其两端分别连接在该回转塔身与固定臂上,以驱动固定臂上举或者下 落。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驱动机构是一个固定在该回转塔身上的液压驱动马达, 该液压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外齿轮,该基座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内齿轮,该内齿 轮与外齿轮相互啮合。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对准装置包括横向摆动装置与纵向摆动装置,该横向摆 动装置枢接于该收放臂结构,相对该收放臂结构作横向摆动,该纵向摆动装置枢接在该横 向摆动装置上,相对横向摆动装置作纵向摆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一个第一阻尼油缸的第一缸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收放臂结 构上,该第一阻尼油缸的活塞杆枢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在该第一阻尼油缸的活塞杆与 缸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减震弹簧,该第一缸体内设置的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两个液 压腔,该第一缸体的两个液压腔通过一个第一溢流阀相互连通; —个第二阻尼油缸的第二缸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横向摆动装置上,该第二阻尼油 缸的活塞杆枢接在该纵向摆动装置上,在该第二阻尼油缸的活塞杆与缸体之间设置有至少 一根第二减震弹簧,该第二缸体内设置的活塞将第二缸体分为两个液压腔,该第二缸体的 两个液压腔通过一个第二溢流阀相互连通。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对准装置的纵向摆动装置是中空结构,该脱钩穿置并限 位于该纵向摆动装置的中空结构内,且能够在该纵向摆动装置内伸縮移动;该吊索穿过该 纵向摆动装置内部并与该脱钩连接。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对准装置的纵向摆动装置的下端焊接连接有一个吊椎, 该吊锥具有朝下扩大状的喇叭口,且该喇叭口与该纵向摆动装置的内部相通,可供该脱钩 通过。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脱钩是一种快速脱钩装置,包括7 相互枢接的钩座与钩体,该钩体一端具有一个钩舌,另一端具有一个挡块; 扳手,通过转轴与该钩座枢接,该转轴与该扳手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该转轴对应 该挡块的位置开设有一个避让槽,当该扳手处于上推位置,该转轴的圆柱状外表面抵接于 该钩体的挡块,当该扳手处于下落位置,该转轴的避让槽可供该钩体的挡块通过;该扳手上 还设有一个挡边; 控制开关,包括固定套筒、滑动轴、复位弹簧与操作手柄,该固定套筒一端是穿设 在该钩座上的管体,另一端是固定在该钩座上的肩部,该肩部具有一个中心孔;该滑动轴在 长度方向上包括直径依次减小的干涉段、中间段与控制段,且该滑动轴的控制段从该固定 套筒的管体内穿入肩部的中心孔中,该滑动轴的干涉段能够在管体内伸縮移动,而滑动轴 的中间段上穿套有所述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固定套筒的肩部与滑动轴 的干涉段,使滑动轴的干涉段在常态下外伸而挡住该扳手的挡边,并使该扳手保持在上推 位置,该滑动轴的控制段穿出该固定套筒的肩部的中心孔后,与所述的操作手柄相连,通过 该操作手柄来控制滑动轴的干涉段的伸縮状态。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钩座由两片相互平行的座板固定连接组成。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钩体通过销轴枢接在该钩座的两个座板之间。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操作手柄与该滑动轴的控制段通过一个销钉相互枢接,且该操作手柄具有一个与该固定套筒的肩部相接触或者与该钩座相接触的凸轮面,该凸轮面上的点与该销钉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防护弹簧,该防护弹簧绕设在该固定套筒上,其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该钩体的钩舌相抵接,使脱钩的挡块与扳手的挡板保持紧密接触。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转轴位于该扳手的质心的偏下方位置。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钩座、钩体、扳手与控制开关均以不锈钢为材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一个所述的滑轮与该收放臂结构之间设置有一个减震缓冲装置,该减震缓冲装置包括一个L形板与一个液压缸,该L形板的拐点枢接在该收放臂结构上,该L形板的一端与该滑轮枢接,该L形板的另一端与该液压缸的一端枢接,该液压缸的另一端则枢接在该收放臂结构上。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L形板与该滑轮枢接的一端为长边,该L形板与该液压缸 枢接的一端为短边。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绞车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艇快速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放臂结构,其一端与母船连接,另一端能够悬伸或者缩回,以提供收放小艇的施力支点;对准装置,连接在收放臂结构的所述的另一端上,用来对准海面上小艇的起落位置;脱钩,限位于该对准装置,用来连接小艇;吊索,一端绕设穿过该收放臂结构上固定的滑轮,并与该脱钩相连,用来给该脱钩传递拉力;绞车,与该吊索另一端相连,以提供收放小艇的拉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成将,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远洋船舶辅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