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37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包括绝缘本体、排针和金属端子,绝缘本体内设有两排容纳腔体,绝缘本体一侧壁上设有与容纳腔体对应连通的两排排针插孔,金属端子一端固定于容纳腔体内,金属端子另一端形成伸出绝缘本体的端子焊脚,排针上两排插针能对应的经插针孔插入容纳腔体内,并进入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上形成有倒刺或压纹,安装于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的弹片自由端与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能夹紧插针,且弹片自由端以及所述倒刺均与插针朝向插针孔一端之间形成锐角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排针与金属端子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信号和电流传输的稳定性。输的稳定性。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

技术介绍

[0002]排针连接器一般由带插针的排针、金属端子和塑胶本体组成,排针上多个插针按一定间距排列,多个插针插入塑胶本体内,并与塑胶本体内的金属端子导通,金属端子通过焊脚焊接在电路板上,进而形成板间或不同模组间信号和电源的传导。这种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中的PCB电路板中,通常与母座配套使用,构成板对板连接。
[0003]现有的排针与金属端子导通结构为在金属端子上形成由多个折弯夹片形成的夹口结构,排针的插针插入金属端子的夹口结构内,由金属端子的夹口结构夹紧排针的插针实现排针与金属端子导通,该种结构利用夹口的弹性来保证接触的牢靠性。但是,金属端子的夹片弹性效果有限,对排针插针夹紧力不足,很容易出现排针与金属端子夹口结构分离,造成信号传输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该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结构简单,排针的插针与金属端子连接稳定,信号传输稳定。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包括绝缘本体、排针和金属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内间隔的设有两排容纳腔体,绝缘本体一侧壁上间隔的设有两排排针插孔,所述排针插孔与各个容纳腔体一一对应连通,金属端子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金属端子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外侧并形成端子焊脚,排针上设有两排插针,所述插针一一对应的经各个插针孔插入容纳腔体内,所述金属端子一端形成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所述排针上的插针能够插设于所述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所述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上形成有倒刺或压纹,所述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还固定设有一呈弹性悬臂结构的弹片,弹片自由端与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能够共同夹紧插针圆周外侧壁,且弹片自由端以及所述倒刺均与插针朝向插针孔一端之间形成锐角夹角。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型结构在两排容纳腔体排列方向与绝缘本体的容纳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两排容纳腔体相互靠近的侧壁与插针孔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型结构的侧壁厚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型结构内侧一侧壁朝向插针孔一端边缘形成有倒角状倾斜引导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端子位于两端之间部分还通过折弯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弧形折弯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供金属端子另一端伸出的限位通
道,所述金属端子另一端止动的插设于所述限位通道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堵头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形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桶形结构,插针孔开设于其底面上,堵头部分能够插设于主体部分的开口内,且堵头部分侧壁与主体部分内侧壁扣合连接,金属端子一端的框型结构紧密夹设于主体部分内侧底面和堵头部分端面之间,所述限位通道形成于堵头部分上,且堵头部分上还形成有供金属端子上弧形折弯部容纳的避让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分内侧壁上还设有朝向内部凸出的台阶结构,所述金属端子框型结构朝向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分内侧底面方向的一端紧抵于所述台阶结构上,所述弹片为具有弧形折弯的V形结构,弹片一侧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定位孔,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另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的插设于所述弹片一侧壁上的定位孔内,弹片另一侧壁形成自由端,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止挡于金属端子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上的倒刺表面,弹片呈弧形的折弯部伸出金属端子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外侧并容纳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分内侧底部空间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分开口端侧壁与堵头部分端面之间形成一开口槽状容纳空间,所述金属端子另一端端部形成水平折弯焊脚,所述水平折弯焊脚表面高出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分开口端端面,且水平折弯焊脚位于绝缘本体的主体部分开口端和堵头部分之间形成的开口槽状容纳空间内。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金属端子一端形成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在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安装呈弹性悬臂结构的弹片,由弹片与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将排针的插针进行夹紧,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表面通过倒刺与插针表面紧密接触,使得插针插入后难以脱出,保证了排针与金属端子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信号和电流传输的稳定性,且本申请还通过将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外侧壁与绝缘本体的容纳腔体内侧壁形成间隙,使得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能够在绝缘本体的容纳腔体内沿排针上两排插针排列方向位置进行调整,进而适应排针上两排插针之间距离在一个较大公差范围都可以顺利插接组装,并保证了排针的插针与金属端子完美贴合,电性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0016]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右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立体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端子与弹片组装结构立体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排针立体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排针组装前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排针组装后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种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包括绝缘本体1、排针2和金属端子3,所
述绝缘本体1内间隔的设有两排容纳腔体11,绝缘本体1一侧壁上间隔的设有两排排针插孔12,所述排针插孔12与各个容纳腔体11一一对应连通,金属端子3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金属端子3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1外侧并形成端子焊脚31,排针2上设有两排插针21,所述插针21一一对应的经各个插针21孔插入容纳腔体11内,其特征为:所述金属端子3一端形成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所述排针2上的插针21能够插设于所述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内,所述金属端子3的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上形成有倒刺或压纹33,所述金属端子3的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内侧还固定设有一呈弹性悬臂结构的弹片4,弹片4自由端与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能够共同夹紧插针21圆周外侧壁,且弹片4自由端以及所述倒刺均与插针21朝向插针21孔一端之间形成锐角夹角。
[0023]使用时,双排排针2经绝缘本体1上的插针21孔插入绝缘本体1的容纳腔体11内,插针21被弹片4和金属端子3一端的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夹紧,金属端子3一端的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上的倒刺以及弹片4的自由端均与插针21朝向抽出方向的圆周外侧壁形成锐角夹角,使得插针21无法经插针21孔向外拔出,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包括绝缘本体(1)、排针(2)和金属端子(3),所述绝缘本体内间隔的设有两排容纳腔体(11),绝缘本体一侧壁上间隔的设有两排排针插孔(12),所述排针插孔与各个容纳腔体一一对应连通,金属端子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金属端子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外侧并形成端子焊脚(31),排针上设有两排插针(21),所述插针一一对应的经各个插针孔插入容纳腔体内,其特征为:所述金属端子一端形成U形结构(32)或框形结构,所述排针上的插针能够插设于所述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所述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上形成有倒刺或压纹(33),所述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还固定设有一呈弹性悬臂结构的弹片(4),弹片自由端与U形结构或框形结构内侧一侧壁能够共同夹紧插针圆周外侧壁,且弹片自由端以及所述倒刺均与插针朝向插针孔一端之间形成锐角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其特征为:所述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型结构在两排容纳腔体排列方向与绝缘本体的容纳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其特征为:所述绝缘本体内两排容纳腔体相互靠近的侧壁与插针孔侧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金属端子的U形结构或框型结构的侧壁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其特征为:所述金属端子一端的U形结构或框型结构内侧一侧壁朝向插针孔一端边缘形成有倒角状倾斜引导面(32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其特征为:所述金属端子位于两端之间部分还通过折弯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弧形折弯部(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改进的双排排针对插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斐张代峰
申请(专利权)人: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