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矩形底框,矩形底框的顶面、四角部垂直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下承托螺母和上限位螺母,沿矩形底框的长轴向、位于同侧的两螺纹杆之间活动套接有水平的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的端头位于下承托螺母和上限位螺母之间,两高度调节杆的一端头垂直焊接有竖支杆,两高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头焊接有向内倾斜的倾斜支杆,两竖支杆和两倾斜支杆的顶端平齐,且两竖支杆和两倾斜支杆的顶端之间焊接有矩形承托框,矩形承托框的中部、沿矩形底框的短轴向、焊接有承托板,承托板上粘结有橡胶减震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泵管支撑工具结构复杂、减震效果差、适用性窄、操作复杂等问题。操作复杂等问题。操作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移动的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重要的产业也不断的创新与进步。在当前的现代建筑工程中,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布设混凝土泵送管道,通常使用固定式管卡将其固定。固定式管卡通常需要附着在构筑物上,在新建楼层无法设置,且固定式管卡将泵管完全固定,泵管内混凝土与其发生的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过多的吸收能量,对施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新建楼层,作业人员往往使用角钢、钢筋等制作简易支架对泵管进行支撑,其存在周转率低、支撑效果差的问题,且泵送产生的震动易对操作人员和已完成作业的钢筋网造成一定的伤害,是一种应被淘汰的施工方法。
[0003]针对上述问题,许多技术人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他们的方案存在着结构复杂、减震效果差、适用性窄、操作复杂等问题,无法提供一种效费比高、操作简便、适用性广的泵管支撑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解决现有泵管支撑工具结构复杂、减震效果差、适用性窄、操作复杂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包括矩形底框,矩形底框的顶面、四角部垂直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下承托螺母和上限位螺母,沿矩形底框的长轴向、位于同侧的两螺纹杆之间活动套接有水平的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的端头位于下承托螺母和上限位螺母之间,两高度调节杆的一端头垂直焊接有竖支杆,两高度调节杆的另一端头焊接有向内倾斜的倾斜支杆,两竖支杆和两倾斜支杆的顶端平齐,且两竖支杆和两倾斜支杆的顶端之间焊接有矩形承托框,矩形承托框的中部、沿矩形底框的短轴向、焊接有承托板,承托板上粘结有橡胶减震垫,橡胶减震垫的厚度至少为10mm,橡胶减震垫上、沿矩形底框的长轴向、放置有橡胶泵管穿接圆筒,橡胶泵管穿接圆筒的筒壁厚度至少为10mm,橡胶泵管穿接圆筒通过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限制管箍、穿过橡胶减震垫穿接固定在承托板底面、并通过螺母紧固。
[0007]矩形承托框的尺寸超出两竖支杆和两倾斜支杆的顶端之间形成矩形范围。
[0008]橡胶泵管穿接圆筒的长度与矩形承托框的长度相同。
[0009]矩形底框的底面、四角部设有可拆卸行走轮。
[0010]可拆卸行走轮包括焊接在矩形底框的底面四角部的U形滑道和万向轮。
[0011]U形滑道为U形杆件,U形杆件的开口朝外设置,U形杆件的下表面沿轴向开有滑槽,滑槽的截面呈T形。
[0012]万向轮的顶板上表面焊接有一对直线形凸肋,直线形凸肋的截面呈T形。
[0013]一对直线形凸肋对应契合滑动插接在滑槽内,并滑槽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的T形封堵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配套的螺纹杆、下承托螺母和上限位螺母,实现支架的高度调节,便于适应对不同高度混凝土甭管的支撑。
[0016]2,本技术设有橡胶减震垫和橡胶泵管穿接圆筒,通过将混凝土甭管穿接在橡胶泵管穿接圆筒内,对混凝土泵管进行保护的同时进行减震,同时下橡胶泵管穿接圆筒下方设置橡胶减震垫,加强混凝土泵管与下方架体的隔离,对架体进行保护的同时,加强对混凝土泵管的减震效果。
[0017]3,本技术设有可拆卸行走轮,可拆卸行走轮可拆卸,支架使用时,可将可拆卸行走轮拆下,便于支架的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立面图。
[0020]图3是本技术U形滑道上滑槽的局部图。
[0021]附图标记:1—矩形底框、2—螺纹杆、3—下承托螺母、4—上限位螺母、5—高度调节杆、6—竖支杆、7—倾斜支杆、8—矩形承托框、9—承托板、10—橡胶减震垫、11—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2—可拆卸行走轮、12.1—U形滑道、12.2—万向轮、13—限制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见图1至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包括矩形底框1,矩形底框1的顶面、四角部垂直焊接有螺纹杆2,螺纹杆2上螺纹套接有下承托螺母3和上限位螺母4,沿矩形底框1的长轴向、位于同侧的两螺纹杆2之间活动套接有水平的高度调节杆5,高度调节杆5的端头位于下承托螺母3和上限位螺母4之间,两高度调节杆5的一端头垂直焊接有竖支杆6,两高度调节杆5的另一端头焊接有向内倾斜的倾斜支杆7,两竖支杆6和两倾斜支杆7的顶端平齐,且两竖支杆6和两倾斜支杆7的顶端之间焊接有矩形承托框8,矩形承托框8的中部、沿矩形底框1的短轴向、焊接有承托板9,承托板9上粘结有橡胶减震垫10,橡胶减震垫10的厚度至少为10mm,橡胶减震垫10上、沿矩形底框1的长轴向、放置有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的筒壁厚度至少为10mm,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通过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限制管箍13、穿过橡胶减震垫10穿接固定在承托板9底面、并通过螺母紧固。
[0024]矩形承托框8的尺寸超出两竖支杆6和两倾斜支杆7的顶端之间形成矩形范围。
[0025]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的长度与矩形承托框8的长度相同。
[0026]矩形底框1的底面、四角部设有可拆卸行走轮12;可拆卸行走轮包括焊接在矩形底框1的底面四角部的U形滑道12.1和万向轮12.2;可拆卸行走轮12的设置便于支架的移动,且可拆卸行走轮12可拆卸,支架使用时,可将可拆卸行走轮12拆下,便于支架的稳定支撑。
[0027]U形滑道12.1为U形杆件,U形杆件的开口朝外设置,U形杆件的下表面沿轴向开有滑槽,滑槽的截面呈T形;U形滑道12.1设置呈U形,能有效防止万向轮12.2脱出。
[0028]万向轮12.2的顶板上表面焊接有一对直线形凸肋,直线形凸肋的截面呈T形;直线形凸肋与滑槽截面形状均设置呈T形,T形能够实现稳定滑动。
[0029]一对直线形凸肋对应契合滑动插接在滑槽内,并滑槽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的T形封堵块,T形封堵块防止万向轮12.2从U形滑道12.1中脱出,便于可拆卸行走轮12前后自由移动。
[0030]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31]本技术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以下简称支架。
[0032]1,使用时,将支架移动至待支撑混凝土泵管的位置。
[0033]2,然后将支架放倒,将支架底部的可拆卸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混凝土泵管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框(1),矩形底框(1)的顶面、四角部垂直焊接有螺纹杆(2),螺纹杆(2)上螺纹套接有下承托螺母(3)和上限位螺母(4),沿矩形底框(1)的长轴向、位于同侧的两螺纹杆(2)之间活动套接有水平的高度调节杆(5),高度调节杆(5)的端头位于下承托螺母(3)和上限位螺母(4)之间,两高度调节杆(5)的一端头垂直焊接有竖支杆(6),两高度调节杆(5)的另一端头焊接有向内倾斜的倾斜支杆(7),两竖支杆(6)和两倾斜支杆(7)的顶端平齐,且两竖支杆(6)和两倾斜支杆(7)的顶端之间焊接有矩形承托框(8),矩形承托框(8)的中部、沿矩形底框(1)的短轴向、焊接有承托板(9),承托板(9)上粘结有橡胶减震垫(10),橡胶减震垫(10)的厚度至少为10mm,橡胶减震垫(10)上、沿矩形底框(1)的长轴向、放置有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的筒壁厚度至少为10mm,橡胶泵管穿接圆筒(11)通过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限制管箍(13)、穿过橡胶减震垫(10)穿接固定在承托板(9)底面、并通过螺母紧固。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赵念伟,赵帅普,黄超,时亮,吴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