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64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申请涉及桩基钻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包括筒体、弹性囊、测绳、管道和介质供取机构。筒体设有通口,弹性囊至少局部常态内置于筒体,可通过管道连通于介质供取机构,由介质供取机构填充或排出介质。借助弹性囊中介质的填充量实现不同的膨胀程度,并由此控制对通口的启闭。测绳用于测量筒体所处的深度位。整个取浆采样过程有效根据弹性囊的膨胀程度选择封堵或避开通口,有效确保筒体内孔底泥浆的样本精度。筒体内孔底泥浆的样本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钻孔灌注桩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钻孔灌注桩是先通过钻孔机械成孔,再下放钢筋笼,最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基。下放钢筋笼阶段和/或灌注混凝土前,需要对钻孔底部的泥浆情况进行检验,确定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指标是否符合混凝土浇筑要求。
[0003]基于钻孔的纵深较深,采用取浆筒可沉入钻孔孔底进行取浆操作。参考图1,取浆筒7设有容纳腔71和与容纳腔71连通的取浆口72,取浆口73设置可启闭的挡盖73,挡盖73位于取浆筒7内,挡盖73借助测绳8连接。取浆筒7下放时取浆口71被挡盖73遮挡,取浆筒7靠自重下沉至钻孔底部;取浆筒7到达孔底时,再继续放测绳8,靠自重及取浆筒7外泥浆的压力使挡盖73与取浆口71错开,获取孔底的泥浆样本;最后再收拉测绳8,使挡盖73再次遮挡取浆口71,继续将取浆筒7从钻孔底部取出,由此完成钻孔孔底的取浆,整个取浆过程操作简单。
[0004]虽然取浆前已经对钻孔中的泥浆进行抽吸冲洗,但钻孔中依然填充满液体;取浆口仅依赖于挡盖的遮挡,密封不足以抵挡钻孔内不同纵深的液体都可能从取浆口进入容纳腔内,故而最终取出的泥浆样本不一定能真实反应孔底的泥浆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孔底泥浆的取样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包括:筒体,设有用于取浆的通口;弹性囊,至少局部常态内置于所述筒体,用于填充介质;所述弹性囊通过所述介质的填充量实现不同的膨胀程度,并由此控制对所述通口的启闭;测绳,一端连接于所述筒体,另一端位于钻孔外;所述测绳用于测量所述筒体所处的深度;管道,一端与所述弹性囊连通;以及介质供取机构,与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向弹性囊填充或抽取所述介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样前,可通过介质供取机构向弹性囊中填充介质,使弹性囊尽量充满于筒体内,并封堵通口;由此减小筒体内与钻孔内液体的压差,且封堵了通口,减少筒体下放孔底过程中钻孔内液体进入筒体。根据测绳确定筒体到达孔底后,可再通过介质供取机构抽取弹性囊中的介质,使弹性囊收缩,开启通口,进而使孔底的浆液进入筒体内。最后继续通过介质供取机构往弹性囊填充介质,使弹性囊膨胀封堵通口,阻断筒体内外通道;再将筒体从孔底取出。整个取浆采样过程有效根据弹性囊的膨胀程度选择封堵或避开通口,有效确保筒体内孔底泥浆的样本精度。
[0008]可选的,所述介质供取机构包括液体供取组件和气体供取组件,所述介质包括气体和液体;所述液体供取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弹性囊,向弹性囊填充或抽取液体;所述气体供取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弹性囊,向弹性囊填充或抽取气体;所述管道远离所述弹性囊的另一端为可拆卸接口,用于分别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取组件或所述气体供取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介质的密度不同,填充于相同容积内的压力也不同,即位于筒体内弹性囊填充液体形成的压力大于填充气体的压力。由此,筒体下放孔底前,液体供取组件可通过管道向弹性囊内填充液体,增大筒体的整体重量,提高筒体下放速度。待筒体到达孔底,再通过管道,用液体供取组件将弹性囊内的液体抽取出来。最后,待孔底泥浆采样完成后,用气体供取组件向弹性囊内充气,使弹性囊膨胀封堵通口,并增大筒体整体的浮力,提高筒体上浮的速度。
[0010]可选的,所述弹性囊的外侧套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长条形状;所述限位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通口的口径,所述限位环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通口的口径;所述限位环内置于所述筒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弹性囊通过限位环内置于筒体;不需要使用时,可调整限位环,将弹性囊取出。具体的,可以在取浆前将限位环及弹性囊通过通口内置于筒体内,整个使用过程弹性囊受限位环限制,常态保持至少局部位于筒体内。在取浆完成时,可调整限位环的角度,使最小宽度的部位带着弹性囊从通口脱离,进而可以方便操作者取出筒体内的泥浆样本或对筒体内部进行清洗作业。
[0012]可选的,所述通口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弹性囊的外周壁。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口位于筒体上部,筒体取浆后可利用保持泥浆样本稳定置于筒体内。且限位环可抵于筒体靠近通口的内壁,便于保持弹性囊对于通口的封堵。
[0014]可选的,所述弹性囊通过所述限位环分成上部囊壁和下部囊壁;所述上部囊壁的弹性大于所述下部囊壁的弹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部囊壁弹性较下部囊壁大,故而当介质供取机构通过管道向弹性囊填充介质时,上部囊壁会更快膨胀,封堵于通口。而且稳定情况下,弹性囊内部介质也会形成向上部囊壁移动的趋势,有利于保持通口的封堵紧密性。
[0016]可选的,所述限位环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弹性囊通过所述限位环分成上囊部和下囊部,所述限位环的弹性小于所述下囊部的弹性,且大于所述上囊部的弹性;所述筒体内壁的设有凸圈,所述凸圈与所述通口的纵向间距大于所述限位环的厚度;常态下,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凸圈的内径;所述弹性囊恢复常态时,所述限位环向内收缩,所述限位环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凸圈的内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为弹性材质,当随着弹性囊因填充介质膨胀时,限位环也将膨胀,甚至因为弹性较上囊部大,会比上囊部膨胀更快;当弹性囊中的介质排出、恢复常态时,限位环内侧受到弹性囊的复原收缩拉力,限位环将会向弹性囊方向收缩,此时限位环的整体也将缩小,此时的外径也会比常态时的外径小。
[0018]弹性囊内置于筒体时,限位环可能落入凸圈下方,此时下囊部与限位环均位于下囊部,填充介质时,弹性囊可以极大程度充满于筒体内。
[0019]筒体到达孔底后,弹性囊内的介质被抽排出去,弹性囊恢复常态,弹性囊与限位环
整体可穿过凸圈位于上囊部。
[0020]孔底泥浆采样完成后,泥浆样本将同通口与凸圈进入筒体下部;再往弹性囊内填充介质;由于下囊部的弹性大于限位环的弹性,限位环的弹性大于上囊部;因此弹性囊膨胀速度将依次为下囊部、限位环和上囊部,下囊部与限位环先膨胀,可以遮挡住凸圈,将筒体的凸圈与通口均封堵,进一步提高筒体的密封性,提高泥浆样本的精度。
[0021]可选的,所述筒体下部外径与内径均朝底端逐渐减小;所述通口位于所述筒体的下部;所述筒体内侧铰接有遮挡所述通口的挡件,所述挡件与所述筒体的铰接位置位于所述通口上方;所述弹性囊完全内置于所述筒体,所述管道一端穿过所述筒体上部并连通于所述弹性囊;所述挡件的下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囊的下部;所述挡件配合所述弹性囊控制所述通口的启闭。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介质后,弹性囊的各部位均将向筒体内壁的方向膨胀,可将挡件稳定遮挡于通口,且弹性囊中的介质具有一定的重量,可以增加筒体的整体重量。而且弹性囊底部与挡件连接,在弹性囊膨胀时可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设有用于取浆的通口(11);弹性囊(2),至少局部常态内置于所述筒体(1),用于填充介质;所述弹性囊(2)通过所述介质的填充量实现不同的膨胀程度,并由此控制对所述通口(11)的启闭;测绳(3),一端连接于所述筒体(1),另一端位于钻孔外;所述测绳(3)用于测量所述筒体(1)所处的深度;管道(4),一端与所述弹性囊(2)连通;以及介质供取机构(5),与所述管道(4)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向弹性囊(2)填充或抽取所述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供取机构(5)包括液体供取组件(51)和气体供取组件(52),所述介质包括气体和液体;所述液体供取组件(51)用于通过所述管道(4)连通所述弹性囊(2),向弹性囊(2)填充或抽取液体;所述气体供取组件(52)用于通过所述管道(4)连通所述弹性囊(2),向弹性囊(2)填充或抽取气体;所述管道(4)远离所述弹性囊(2)的另一端为可拆卸接口,用于分别连接于所述液体供取组件(51)或所述气体供取组件(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2)的外侧套装有限位环(6),所述限位环(6)为长条形状;所述限位环(6)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通口(11)的口径,所述限位环(6)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通口(11)的口径;所述限位环(6)内置于所述筒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11)位于所述筒体(1)的上部,所述限位环(6)位于所述弹性囊(2)的外周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囊(2)通过所述限位环(6)分成上部囊壁(21)和下部囊壁(22);所述上部囊壁(21)的弹性大于所述下部囊壁(22)的弹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桩孔底取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弹性囊(2)通过所述限位环(6)分成上囊部(23)和下囊部(24),所述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林张兴磊孙尧杨富伟王源刘赞辉刘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