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55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属于事故储油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装置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隔油池中油液的量进行监测,以及不便于事后将油液回收的问题。本升压站事故油池,包括进油管、分流井、日常分油池和事故储油池,进油管一端伸入分流井内,日常分油池固定连接在分流井右侧,事故储油池固定连接在分流井下侧,事故储油池顶部连通有取水管,分流井底部连通有输油管,输油管伸入日常分油池内,日常分油池右侧连通有出水口,出水口顶部高度低于输油管底部,分流井底部与事故储油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在日常使用中分离油水混合物排放污水,在事故时储存油水混合物,且便于监测油液量以及便于回收油液的优点。便于监测油液量以及便于回收油液的优点。便于监测油液量以及便于回收油液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


[0001]本技术属于油液储存
,涉及一种升压站储油池,特别是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变电站内一般设有多台大型变压器,全部的变压器的含油量可达数百吨,当主变等含油量大的设备故障、检修、着火及爆炸后会造成油体泄露,通过排油管道流至事故储油池,同时当消防水喷雾系统启动时,大量的水油混合一同进入管道流入事故储油池,因此需要对水油混合液进行分离排放。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申请号:202222467188.3;公开号:CN 218458713 U】。这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包括分流井、事故储油池和隔油池,分流井包括隔板、第一分流池和第二分流池,隔板设于分流井内、并固定连接,将分流并分隔成第一分流池和第二分流池,在第一分流池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的管口高度H1不低于隔板的高度H2,进液管的管口朝向第二分流池设置:隔油池通过第二出水口与分流井的第一分流池相连通:以及事故储油池,通过第一出水口与分流井的第二分流池相连通。本技术改善事故油池的设计方案,在日常情况下可以通过隔油池处理后进行排水;当事故发生时,通过事故储油池储存油水混合物。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升压站事故油池虽然可以在日常使用时分离油水混合物再排放,并能在事故时储存油水混合物,但是,该油池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隔油池中油液的量进行监测,容易出现油液过多从而导致油溢出流入到市政管网中污染环境的情况,另外不便于事后将油液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该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能够在日常使用中分离油水混合物排放污水,在事故时储存油水混合物,且便于监测油液量以及便于回收油液。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包括进油管、分流井、日常分油池和事故储油池,所述进油管一端伸入分流井内,日常分油池固定连接在分流井右侧,事故储油池固定连接在分流井下侧,事故储油池顶部连通有取水管,分流井底部连通有输油管,输油管伸入日常分油池内,日常分油池右侧连通有出水口,出水口顶部高度低于输油管底部,分流井底部与事故储油池连通,日常分油池顶部连通有第一清淤口,事故储油池顶部连通有第二清淤口,第一清淤口内设置有第一监测取油机构,第二清淤口内设置有第二监测取油机构。
[000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向日常分油池内预先储存一定量的水,使得水的液面与出水口底面齐平,日常使用时,油水混合物流经进油管进入分流井内,经过分流井的分流,量少流速慢的日常油水混合物从输油管流入日常分油池中,在日常分油池内油水混合
物经过分离,分离出的水从出水口流入污水管道,分离出的油储存在日常分油池内,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一监测取油机构监测日常分油池中油液的量,当日常分油池中油液的量快满时,通过第一监测取油机构将日常分油池中的油液取出回收,当事故发生时,变压器内泄露的油加上消防喷雾喷出得水形成油水混合物流经进油管进入分流井内,经过分流井的分流,量大流速快油水混合物流入事故储油池内进行储存,当静置分层后,工作人员可通过第二监测取油机构将油液回收,再通过取水管将事故储油池中的污水取出,从而清空事故储油池,以应对下一次事故的发生,实现能够在日常使用中分离油水混合物排放污水,在事故时储存油水混合物,且便于监测油液量以及便于回收油液。
[0009]所述分流井中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将分流井分为一号池和二号池,所述进油管底部的高度高于隔板高度,进油管的出油口位于一号池的正上方。
[0010]采用以上结构,日常使用时,量小流速慢的油水混合物从进油管流入分流井时会以滴落或细流的状态进入一号池,从而通过输油管流入日常分油池,当事故发生时,量大流速快的油水混合物从进油管流入分流井时会以喷流的状态进入二号池,从而流入事故储油池中。
[0011]所述日常分油池内固定连接有隔油板,隔油板将日常分油池分为混合池和污水池,隔油板底部和日常分油池底部之间留有通水口,隔板顶部高于出水口顶部,出水口与污水池连通。
[0012]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油水混合物流入混合池中,油水混合物在混合池中静置后分层,油液浮在上层,水在下层,由于混合池和污水池为连通器结构,油水混合物流入混合池后,混合池与污水池液面均上升,污水池中的水从出水口流出,混合池下层的水向污水池补充。
[0013]所述第一监测取油机构包括第一浮力机构和第一取油管,第一取油管下端与第一浮力机构连接,第二监测取油机构包括第二浮力机构和第二取油管,第二取油管下端与第二浮力机构连接,第一浮力机构与第二浮力机构结构相同,第一浮力机构包括浮块和滑轨,滑轨固定连接在日常分油池内壁,滑轨与浮块滑动连接,浮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取油管连接,第一取油管与第一清淤口滑动连接,第二取油管与第二清淤口滑动连接。
[0014]采用以上结构,由于浮块为橡胶材质或其他密度比水小比油大的合适材质,浮块会处于油水分层处,并随着分层处液面高度的变化而沿着滑轨上下滑动,浮块上升或下降带动连接块上升或下降,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取油管和第二取油管上升或下降。
[0015]所述第一取油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五个刻度,从上往下依次是100%、75%、50%、25%和0%。
[0016]采用以上结构,当日常分油池中没有油液时,第一取油管处于最高位置,此时“0%”的刻度在第一清淤口管口处,当日常分油池中储油量达到最大容量时,第一取油管处于最低位置,此时“100%”的刻度在第一清淤口管口处,“75%”、“50%”和“25%”的刻度也随着日常分油池中油液的量而显示在第一清淤口管口处,便于工作人员监测日常分油池中油液的量。
[0017]所述第一取油管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警示组件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内设置有电池和警报器,安装盒底部设置按压开关,电池、警报器和按压开关形成串联电路。
[0018]采用以上结构,当日常分油池中油量增加,第一取油管下降带动安装盒下降,当日常分油池中储油量达到最大容量时,安装盒降到最低,按压开关与第一清淤口抵触触发开关,从而触发警报器,可警示工作人员该日常分油池需要进行油液回收,避免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检测到油液的量,从而导致油液流入市政管道污染环境。
[0019]所述第一取油管和第二取油管均为塑料材料,第一监测取油机构和第二监测取油机构的重量均与浮块在水和油分层处获得的浮力相等。
[0020]采用以上结构,工作时,由于第一检测取油机构和第二监测取油机构的重力均小于浮块在水和油分层处获得的浮力,又因为浮块体积大,获得的浮力大,故第一检测取油机构和第二监测取油机构的重力以及摩擦力不会影响浮块的上升或下降。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升压站事故油池具有以下优点:
[0022]1、向日常分油池内预先储存一定量的水,使得水的液面与出水口底面齐平,日常使用时,油水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包括进油管(1)、分流井(2)、日常分油池(3)和事故储油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一端伸入分流井(2)内,日常分油池(3)固定连接在分流井(2)右侧,事故储油池(4)固定连接在分流井(2)下侧,事故储油池(4)顶部连通有取水管(5),分流井(2)底部连通有输油管(6),输油管(6)伸入日常分油池(3)内,日常分油池(3)右侧连通有出水口(7),出水口(7)顶部高度低于输油管(6)底部,分流井(2)底部与事故储油池(4)连通,日常分油池(3)顶部连通有第一清淤口(8),事故储油池(4)顶部连通有第二清淤口(9),第一清淤口(8)内设置有第一监测取油机构,第二清淤口(9)内设置有第二监测取油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2)中固定连接有隔板(10),隔板(10)将分流井(2)分为一号池(11)和二号池(12),所述进油管(1)底部的高度高于隔板(10)高度,进油管(1)的出油口(13)位于一号池(11)的正上方,输油管(6)与一号池(1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常分油池(3)内固定连接有隔油板(14),隔油板(14)将日常分油池(3)分为混合池(15)和污水池(16),隔油板(14)底部和日常分油池(3)底部之间留有通水口(17),隔油板(14)顶部高于出水口(7)顶部,出水口(7)与污水池(16)池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峰袁海俊史金龙张学强李正红段小刚毛万泽杨廷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