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45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旨在利用定位杆来定位外壳以及转子轴,确保转子轴顺畅穿过外壳上的通孔,其技术方案: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马达半成品的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一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的上方设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的下端设有可吸附外壳的缺口,所述按压柱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升降将外壳压至组装工作中的马达半成品上;所述按压柱中滑动配合有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直布置,所述定位杆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升降,以穿过位于缺口中的外壳的通孔;所述定位杆在受到预设压力时可被自由推动,属于玩具马达组装技术领域。装技术领域。装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玩具马达组装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马达被广泛应用在玩具领域,其体积小,也不需要额外设置散热装置,可以很好地隐藏在玩具体内。
[0003]微型马达在组装时,需要先将转子插入到后盖上,形成马达半成品,然后将外壳套上,外壳与后盖组合,并让转子轴漏出,形成马达;
[0004]其中,外壳在压到后盖上时,存在一个对准问题,外壳上是有供转子轴穿过的通孔的,在外壳下压时,如果外壳有晃动偏移,就会让通孔对不准转子轴;如果在下压时,转子晃动,也会让转子轴对不上外壳的通孔;
[0005]所以,有必要保证在压入外壳时保证外壳和转子轴都是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旨在利用定位杆来定位外壳以及转子轴,确保转子轴顺畅穿过外壳上的通孔。
[000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马达半成品的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一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的上方设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的下端设有可吸附外壳的缺口,所述按压柱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升降将外壳压至组装工作中的马达半成品上;
[0008]所述按压柱中滑动配合有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直布置,所述定位杆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升降,以穿过位于缺口中的外壳的通孔;所述定位杆在受到预设压力时可被自由推动。
[0009]在上述的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中,所述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0010]所述输送轨道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设有一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高于输送轨道,所述安装台上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有两个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按压柱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
[0011]所述安装台靠下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在第三气缸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移动;当外壳压到马达半成品上后,挡片可移到外壳的顶部以阻止外壳跟随按压柱上升。
[0012]在上述的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中,所述挡片的下方设有定位夹爪,所述定位夹爪在第四气缸的驱动下可夹紧组装工位中的马达半成品的转子。
[0013]在上述的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中,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朝向开放的U型支架,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的顶部,所述U型支架中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块连接,所述定位杆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所述定位杆穿过U型支架与按压柱
连接。
[0014]在上述的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中,所述安装台上设有输送外壳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
[0015]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入端设有第一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在第五气缸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通道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推动块,所述第二推动块在第六气缸的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移动;
[0016]所述按压柱未下降时,缺口与第二推动块相对,第一推动块将外壳推至缺口与第二推动块之间,第二推动块将外壳推至缺口中。
[0017]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0018]本技术中,在按压柱中设置一个定位杆,缺口吸附到外壳后,第二气缸先动作,让定位柱穿过外壳上的通孔进入到外壳内,定位外壳,避免外壳晃动偏移;接着第一气缸动作,让按压柱下降,外壳逐渐压到组装工位的马达半成品上,由于定位杆伸入到外壳内,所以定位杆会先接触到马达半成品上的转子轴,给转子轴施压,定位转子轴,避免转子轴晃动,定位杆也受到同等压力,定位杆受到的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定位杆可以被转子轴推动,所以,随着外壳继续下降,转子轴将定位杆逐渐推出外壳,使转子轴顺畅穿过外壳的通孔,完成组装;利用定位杆让外壳和转子轴都处于稳定状态,辅助外壳的压装,提高了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次品率有效降低。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搬运单元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去除输送轨道以及搬运单元后的主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台的俯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按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按压柱吸附外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马达半成品与外壳的组装示意图。
[0027]其中,各图的附图标记:
[0028]1、机架;2、输送轨道;21、导槽;3、搬运单元;31、第一滑台;32、第七气缸;33、第二滑台;34、第八气缸;35、叉板;36、凹槽;4、按压柱;41、缺口;42、第一气缸;43、定位杆;44、第二气缸;5、安装台;51、导柱;52、第一滑块;53、U型支架;54、第二滑块;55、挡片;56、定位夹爪;57、第一通道;571、第一推动块;572、第五气缸;58、第二通道;581、第二推动块;582、第六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
的限制。
[00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方案。
[0031]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用于输送马达半成品的输送轨道2,马达半成品为后盖与转子的组合件,输送轨道2上设有导槽21,后盖可以嵌入在导槽21中,使得马达半成品只能沿输送轨道2的长度方向移动,不会发生转动;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搬运输送轨道2上的马达半成品的搬运单元3,搬运单元3可以间歇性地往一个方向移输送轨道2上的马达半成品;输送轨道2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0032]输送轨道2上设有一组装工位,组装工位的上方设有按压柱4,按压柱4的下端设有可吸附外壳的缺口41,一般来说,通过在缺口41中镶嵌可吸附外壳的磁铁即可;按压柱4在第一气缸42的驱动下升降;
[0033]按压柱4中滑动配合有一定位杆43,定位杆43竖直布置,定位杆43在第二气缸44的驱动下可升降;定位杆43在受到预设压力时可被自由推动;
[0034]输送轨道2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设有一安装台5,安装台5高于输送轨道2,安装台5上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有两个导柱51,导柱51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52,按压柱4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输送马达半成品的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设有一组装工位,所述组装工位的上方设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的下端设有可吸附外壳的缺口,所述按压柱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升降将外壳压至组装工作中的马达半成品上;所述按压柱中滑动配合有一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竖直布置,所述定位杆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可升降,以穿过位于缺口中的外壳的通孔;所述定位杆在受到预设压力时可被自由推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马达外壳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输送轨道沿第一方向的一侧设有一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高于输送轨道,所述安装台上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有两个导柱,所述导柱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按压柱固定在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安装台靠下的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在第三气缸驱动下沿第二方向移动;当外壳压到马达半成品上后,挡片可移到外壳的顶部以阻止外壳跟随按压柱上升。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爱国陈沃周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冈县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