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天线、天线阵列、信号中继装置和交通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43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射天线、天线阵列、信号中继装置和交通工具,包括: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用于接收馈源辐射的电磁波;该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天线,每个该反射天线包括:接收单元、调谐结构、和发射单元;其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沿第一方向接收第一信号,并沿第一传输通路将该第一信号传输至该调谐结构;该调谐结构用于将该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号转化为第二信号,并沿第二传输通路将该第二信号传输至发射单元;该发射单元用于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信号,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极化方向正交。由此,该天线收发通路分离,同时,第一方向的场与该第二方向的场的极化方向正交,提高了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了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了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天线、天线阵列、信号中继装置和交通工具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天线、天线阵列、信号中继装置和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天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通讯设备中。其中,天线具有方向性,可以将多个天线按照一定的条件摆放在一起,形成阵列天线,以增强天线的方向性,或改变天线的辐射指向。
[0003]在微波通信中常用到反射天线,反射天线包括馈源和反射面,在发射状态下,馈源发出的信号通过反射面的反射向外辐射,在接收状态下,反射面接收到的信号反射到馈源中并传输至与馈源连接的射频电路。
[0004]图1为一种反射天线和馈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馈源01,天线阵列02,工作时,馈源01辐射到天线阵列02的表面,辐照场分别和阵列单元作用后,再反射出去,反射波含有幅度和相位等信息。
[0005]然而,传统的反射天线的收发通路需要共用反射面和馈源,会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天线、天线阵列、信号中继装置和交通工具,解决了反射天线收发通路相互干扰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反射天线,包括: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用于接收馈源辐射的电磁波;该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反射天线,每个该反射天线包括:接收单元、调谐结构、和发射单元;其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沿第一方向接收第一信号,并沿第一传输通路将该第一信号传输至该调谐结构;该调谐结构用于将该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号转化为第二信号,并沿第二传输通路将该第二信号传输至发射单元;该发射单元用于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信号,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极化方向正交。由此,该反射天线内设计了第一传输通路和第二传输通路,使得第一信号沿第一传输通路传输,并使得经调谐结构调制后的第二信号沿第二传输通路传输至发射单元,使得收发通路分离,提高了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同时,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的极化方向正交,进一步提高了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
[0009]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调谐结构包括:可调材料层,控制电路,以及设置在该可调材料层上的第一微带线,该第一微带线分别与该接收单元和该发射单元接通,该控制电路用于向该可调材料施加控制信号,改变可调材料的电参数,对入射波相位进行调制,使得出射波和入射波极化方向正交。由此,可调材料层作为调谐结构,占用空间小。
[0010]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反射天线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该调谐结构位于该第一介质板和该第二介质板之间;其中,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分
别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二介质板的第一表面和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二表面相对,该第一微带线靠近该第二介质板,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一表面设有该接收单元和该发射单元。由此,将调谐结构设置于两层介质板之间,可以保护该调谐结构。
[0011]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介质板的第二表面设有接地板。由此,可以防止电磁波从第二介质板泄露。
[0012]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和该发射单元为分口径设计。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
[0013]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包括:第一辐射贴片,该发射单元包括:第二辐射贴片,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上设有与该第一辐射贴片耦合的第一缝隙,以及与该第二辐射贴片耦合的第二缝隙。由此,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传输信号,结构简单。
[0014]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微带线包括:与该第一缝隙耦合的第一子微带线,以及与该第二缝隙耦合的第二子微带线。由此,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向第一微带线传输信号。
[0015]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其中,该第一子微带线在该第一导电层的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且该第一缝隙沿该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该第二子微带线在该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第二缝隙的延伸方向,且该第二缝隙沿该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由此,将该第一缝隙沿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以及第二缝隙沿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使得该第一缝隙能够将能量均匀传递至第一子微带线,以及使得该第二子微带线线将能量均匀传递至第二缝隙。
[0016]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微带线和该第三微带线的形状包括:“一”字形、“L”形。由此,微带线形状灵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0017]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和该发射单元为共口径设计。由此,在收发通路间的隔离度较高的同时,可以共用一部分空间,使得反射天线结构更紧凑,有利于结构小型化。
[0018]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介质板表面的圆形辐射贴片,该发射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介质板表面的环形辐射贴片;该环形辐射贴片环绕该圆形辐射贴片设置。由此,可以实现收发通路的线极化。
[0019]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上设有与该接收单元耦合的第三缝隙。由此,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0020]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微带线与该第一缝隙耦合,且该第一微带线一端通过第一过孔与发射单元电连接。由此,采用缝隙耦合和过孔传输相结合的方式,信号传输方式更灵活。
[0021]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介质板表面的圆形辐射贴片,该发射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介质板表面的环形辐射贴片;其中,该环形辐射贴片环绕该圆形辐射贴片设置,该圆形辐射贴片上设有第四缝隙和第五缝隙,该第四缝隙和该第五缝隙正交。由此,可以实现收发通路的圆极化。
[0022]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与该第四缝隙和该第五缝隙均耦合的第二微带线。由此,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0023]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四微带线在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投影的延
伸方向与该第四缝隙的夹角为45
°
;该第四微带线在该第一介质板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五缝隙的夹角为45
°
。由此,使得第四微带线更好的与缝隙耦合。
[0024]在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微带线一端通过第二过孔与该金属圆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过孔与该第四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由此,采用缝隙耦合和过孔传输相结合的方式,信号传输方式更灵活。
[0025]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反射天线。由此,该天线阵列包括上述反射天线,提高了收发通路件间的隔离度。
[0026]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号中继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反射天线,该信号中继装置用于接收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一信号,并调制第一信号的相位使其向预设方位传输。由此,该信号中继装置可以改变信号传输方向,将信号定向传输至预设位置,以实现预设方位处的信号覆盖。
[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交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调谐结构、和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沿第一方向接收第一信号,并沿第一传输通路将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调谐结构;所述调谐结构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信号转化为第二信号,并沿第二传输通路将所述第二信号传输至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用于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极化方向正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谐结构包括:可调材料层,控制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可调材料层上的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分别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发射单元接通,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可调材料施加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天线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所述调谐结构位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和所述第二介质板之间;其中,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分别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介质板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介质板的第二表面相对,所述第一微带线靠近所述第二介质板,所述第一介质板的第一表面设有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发射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的第二表面远离所述调谐结构,所述第二介质板的第二表面设有接地板。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发射单元为分口径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第一辐射贴片,所述发射单元包括:第二辐射贴片,所述第一介质板的第二表面上设有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辐射贴片耦合的第一缝隙,以及与所述第二辐射贴片耦合的第二缝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包括:与所述第一缝隙耦合的第一子微带线,以及与所述第二缝隙耦合的第二子微带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子微带线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缝隙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一缝隙沿所述第一投影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子微带线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缝隙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二缝隙沿所述第二投影的延伸方向对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形状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