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神经干细胞联合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32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神经干细胞联合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异性制备的神经干细胞和斯皮诺素。神经干细胞与斯皮诺素一起治疗AD能够从根本上通过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促进海马突触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神经元纤维缠结,进而修复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有较好的治疗前景。有较好的治疗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神经干细胞联合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用途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领域,具体的涉及iPS诱导定向分化成的神经干细胞联合药物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多病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与氧化应激,代谢障碍,钙离子通道受损,线粒体障碍,神经营养因子(NT)缺乏等都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病因导致了AD的治疗缺乏特异性。神经元的损伤和丢失是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的最后通路,AD复杂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和丢失,引起学习记忆障碍。目前临床上AD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康复训练等只能改善症状,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近年来,神经再生理论的发展和干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的成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尤其是神经干细胞(NSCs)在AD的治疗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0003]iPSCs是将已分化的体细胞经过特殊基因重编程恢复到未分化原始水平,使其具有干细胞的基本特性。iP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从患者自身取材,不存在免疫排斥、伦理等问题,为干细胞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十年来,iPSCs在各领域研究颇多,由iPSCs来源的细胞在神经科学领域如AD,PD及ALS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人iP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胆碱能表型的神经元细胞,将此种细胞移植PDAPP小鼠(一种年龄依赖性Aβ沉积和渐进性认知障碍的转基因鼠)双侧海马,结果显示移植的细胞存活,并能分化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神经元及γ

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细胞移植组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提高。除了细胞移植外,iPSCs在人类疾病模型和药物监测方面也具有极大的发挥空间。
[0004]NSCs 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 ,可分化为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神经细胞 ,且具有高迁移 、高播散及低免疫原性的特点。实验证实,将外源性的NSCs移植到体内后,NSCs能向病灶迁移,并分化为特定部位的相应细胞,其分化方向既与NSCs的内在特性有关,也与所处微环境密切相关。例如过量表达淀粉样蛋白前体将会导致移植的NSCs产生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而不是神经元。在体外通过细胞因子将NSCs诱导为特定细胞后移植到损伤部位,或者是直接将NSCs移植到损伤部位后同时注入相关的细胞因子,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NSCs局部微环境,进而促进其增殖分化。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利用某些细胞因子能将NSCs全部诱导为所需功能的神经细胞。将NSCs移植到海马区后,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增多,如N

甲基

D

天冬氨酸2B单位、突触素、蛋白激酶Cζ亚型、酪氨酸受体激酶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且长时程增强效应增强,AD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改善。研究发现,将NSCs移植到12个月大小的转基因AD小鼠的海马区后,与未移植NSCs的对照组比较,在水迷宫实验中实验组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冰冻切片结果也显示实验组的神经元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提示NSCs移植到海马区后能够分化为神经元,进而改善了AD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研究发现,雪
旺细胞及嗅鞘细胞分别与NSCs联合移植,NSCs的存活率均较单独移植NSCs高,且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的数量也增多,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也更明显。到目前为止,尽管许多基础研究表明,移植NSCs在AD治疗中效果明显。
[0005]内源性神经再生损害或神经再生不足导致功能性神经元减少,最终引起AD认知功能受损。NSCs移植缓解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一方面移植的NSCs存活、迁移、并分化为神经元,补充丢失的神经细胞;另一方面移植的NSCs分泌NT,保护移植细胞的存活,并部分改善AD脑内的病理微环境,促进内源性NSCs激活。尽管干细胞治疗在哺乳动物中有较多的证据,但是干细胞治疗AD的临床试验寥寥可数。细胞移植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AD中神经细胞丢失的问题,其可能的机制为:替换损伤和丢失的神经细胞,干细胞可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与宿主整合,修复神经通路,直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是能够治愈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分泌营养因子,干细胞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如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T

3等促进细胞存活,增加突触连接,改善认知功能;抗淀粉样蛋白生成,干细胞移植减少Aβ水平,减轻Aβ毒性反应,有利于移植细胞存活及认知恢复;抗炎症反应,干细胞移植减少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

1β、IL

6、肿瘤坏死因子(TNF)

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促进内源性NSCs激活,外源性NSCs移植改善脑内微环境,有利于内源性NSCs存活并刺激其激活;提高脑内神经元代谢活动,干细胞移植增加神经元之间连接及代谢,改善认知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将NSCs移植到脑内,移植的NSCs可在体内存活、迁移并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整合入宿主神经回路,修复神经功能。但是目前,采用ips诱导的NSC细胞用于AD的治疗研究还不够多,特别是联合其他药物一起治疗的形式还不够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诱导性神经干细胞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AD的方法。
[0007]具体的所述的诱导性神经干细胞为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2311119527.1)中明确记载的方法制备获得的。
[0008]具体的,将红细祖细胞重编程制备并获得相应的ips细胞,将红细祖细胞重编程制备并获得相应的ips细胞是通过将红细祖细胞通过电转化 Epi5TM Episomal iPSC 重编程试剂盒中的重编程因子后在mTeSR
TM
培养基培养获得相应的ips细胞。将所述ips细胞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后获得神经干细胞,所述的诱导分化培养基组成为DMEM/F12中添加2% B27 Supplement、1% N2 Supplement,20 ng/ml bFGF,10

500μg/mL Caveolin1

4B7单抗组成;其中,所述Caveolin1

4B7单抗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09]具体的,所述Caveolin1

4B7单抗为特异性针对窖蛋白1的鼠抗单克隆抗体。其是通过表位活性肽:TVSKLLEKVRKVSVNVKTVRGSL免疫小鼠后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的。如在前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2311119527.1中明确记载的那样,该单抗小鼠腹水的效价为6.4
×
106。单抗Caveolin1

4B7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胞中的窖蛋白1的表达,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果,在200μ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神经干细胞和斯皮诺素组成;其中,神经干细胞由红细祖细胞重编程获得的ips细胞通过诱导分化制备的;红细祖细胞重编程制备的ips细胞是通过将红细祖细胞通过电转化 Epi5TM Episomal iPSC 重编程试剂盒中的重编程因子后在mTeSR
TM
培养基培养获得相应的ips细胞;将所述ips细胞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后获得神经干细胞,所述的诱导分化培养基组成为DMEM/F12中添加2% B27 Supplement、1% N2 Supplement,20 ng/ml bFGF,10

500μg/mL Caveolin1

4B7单抗组成;其中,所述Caveolin1

4B7单抗的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神经干细胞和斯皮诺素的组合在制备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神经干细胞由红细祖细胞重编程获得的ips细胞通过诱导分化制备的;红细祖细胞重编程制备的ips细胞是通过将红细祖细胞通过电转化 Epi5TM Episomal iPSC 重编程试剂盒中的重编程因子后在mTeSR
TM
培养基培养获得相应的ips细胞;将所述ips细胞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后获得神经干细胞,所述的诱导分化培养基组成为DMEM/F12中添加2% B27 Supplement、1% N2 Supplement,20 ng/ml bFGF,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再少年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