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31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检测仪主体、探头杆以及检测探头,所述探头杆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上探头杆和下探头杆,所述上探头杆的上端与检测仪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探头杆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探头杆上端伸入上探头杆的内部,下探头杆的上端外壁设有用于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检测探头连接在下探头杆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探头杆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上探头杆与下探头杆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控制下探头杆旋入上探头杆内部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探头杆长度,使用时可将探头调节到离人更远的距离,有效减少使用者手部被热油烫伤的情况。热油烫伤的情况。热油烫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
[0003]
技术介绍

[0004]食用油也称为
“ꢀ
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芝麻油等。
[0005]食用油的质量对于制作的食品有着重要的影响,食用油中总极性物质的含量可作为衡量油脂品质的一个好指标,因此,许多国家将食用油煎炸过程中总极性物质含量在24%~30%作为法定界限,现在很多对于食用油质量的检测都是通过检测食用油中总极性物质的含量来进行的。
[0006]目前,在对食用油品质进行检测时,通常是将食用油进行溶解后,人工手持食用油品质检测仪进行检测。然而,目前的食用油品质检测仪的探头杆长度多为固定不变的,当对热油进行检测时,不能将探头调节到离人更远的距离,以避免热油溅到身上,造成烫伤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食用油品质检测仪进行改进,以方便调节探头杆的长度,本案由此而生。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结构设计合理,方便调节探头杆的长度。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检测仪主体、探头杆以及检测探头,所述探头杆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上探头杆和下探头杆,所述上探头杆的上端与检测仪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探头杆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探头杆上端伸入上探头杆的内部,下探头杆的上端外壁设有用于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检测探头连接在下探头杆的下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探头杆上滑动套设有探头保护套,所述探头保护套用于套设在检测探头的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探头保护套的内径大于下探头杆的外径,探头保护套的内径与上探头杆的外径相适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探头保护套包括保护胶套,所述保护胶套的外周侧包覆有隔热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仪主体的底端固定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中部具有以利于探头杆贯穿的让位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仪主体与检测探头之间的数据传输线设置于上探头杆和下探头杆的内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探头杆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上探头杆与下探头杆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控制下探头杆旋入上探头杆内部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探头杆长度,使用时可将探头调节到离人更远的距离,有效减少使用者手部被热油烫伤的情况。
[0016]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一;
[0018]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二;
[0020]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中探头保护套的截面构造示意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检测仪主体1、探头杆2以及检测探头3,所述探头杆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上探头杆4和下探头杆5,所述上探头杆4的上端与检测仪主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探头杆4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探头杆5上端伸入上探头杆4的内部,下探头杆5的上端外壁设有用于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检测探头3连接在下探头杆5的下端。将探头杆设计成分体式结构,上探头杆与下探头杆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控制下探头杆旋入上探头杆内部的长度,即可实现调节探头杆长度,使用时可将探头调节到离人更远的距离,有效减少使用者手部被热油烫伤的情况。
[0026]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在未检测时对检测探头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下探头杆5上滑动套设有探头保护套6,当检测结束或者未检测时,将探头保护套向下滑动至套设在检测探头的外侧,有效的对检测探头进行防护,减少对检测探头的磨损,防止检测探头内进入灰尘等杂质,提高检测的卫生性。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保护套6的内径大于下探头杆5的外径,探头保护套6的内径与上探头杆4的外径相适应。当需要进行检测时,将探头保护套向上滑动至套设在上探头杆的外侧,由于探头保护套的内径与上探头杆的外径相适应,此时探头保护套不容易掉落至下探头杆外侧,避免影响检测探头的正常使用,如图1、2所示。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保护套6包括保护胶套7,保护胶套7为医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弹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护胶套套设上探头杆和检测探头外侧时的牢固性,使其不会轻易掉落。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胶套7的外周侧包覆有隔热层8。当检测结束后,检测探头的温度较高,此时将保护探头保护套滑动至套设在检测探头外侧,如图3、4所示,隔热层可对检测探头起到隔热作用,避免出现烫伤的情况。
[0030]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进一步减少手部被热油烫伤,所述检测仪主体1的底端固定圆形状的有防护板9,所述防护板9的中部具有以利于上探头杆4贯穿的让位孔。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仪主体1与检测探头3之间的数据传输线(图中未画出)设置于上探头杆4和下探头杆5的内部。由于数据传输线较为柔软,数据传输线在上探头杆和下
探头杆内部时具有一定冗长,当下探头杆旋出上探头杆以增加探头杆长度时,数据传输线不会被拉扯。
[0032]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33]另外,上述本技术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检测仪主体、探头杆以及检测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杆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上探头杆和下探头杆,所述上探头杆的上端与检测仪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上探头杆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探头杆上端伸入上探头杆的内部,下探头杆的上端外壁设有用于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检测探头连接在下探头杆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品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探头杆上滑动套设有探头保护套,所述探头保护套用于套设在检测探头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日春郭娇娇陈龄马丽幸林征黄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赛福食品检测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