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智能分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87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流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雨污智能分流阀,阀体具有雨水腔、污水腔和通水口,阀体设有连通雨水腔和外界的第一排水管,堵板适于封堵通水口,接水盒弹性滑动安装于雨水腔,接水盒内设有立板,立板和接水盒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接水盒设有出水口,立板和出水口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曲柄的第一端铰接于雨水腔,第二端和立板之间铰接有滤板,滤板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第一位置,第一挡板封闭第一流道,第二挡板打开第二流道,在第二位置,第一挡板打开第一流道,第二挡板封闭第二流道,通水口和第一流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污智能分流阀在分流雨污时能够避免第一排水管的堵塞和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堵塞和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堵塞和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污智能分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流阀
,具体涉及一种雨污智能分流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雨水可以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而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并使水质达到相关标准后,该污水才可以排入河道,该雨污分流的方式可以避免河道被污染,同时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
[0003]公开号为CN11526274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污分流智能分流阀,包括呈筒状的分流连接体、分隔板和适于封堵分隔板的通口的浮筒组件,分隔板将分流连接体分为上侧空间和下侧空间,分流连接体设有用于连通上侧空间和外界的雨水传输管以及用于启闭雨水传输管的旋转阀板,分流连接体还设有通过转臂和转杆与旋转阀板相连的浮球,转臂内滑动连接有与浮球相连的顶块,顶块适于触发转臂上的启动按键开关,分流连接体设有连通下侧空间和外界并与启动按键开关电连接的抽水泵。
[0004]下雨时,初期污染程度较大的雨水由通口流入下侧空间,并随污水通过分流连接体的污水出水管传输至污水处理厂。随着下侧空间的雨水累积,位于下侧空间的浮筒组件上浮并封堵通口。然后,雨水上侧空间累积并上浮浮球,浮球带动旋转阀板打开雨水传输管。由此实现雨污分流。当雨水传输管阻塞时,上侧空间的液面继续上升,浮球继续上浮并带动顶块滑动,顶块接触启动按键开关,启动按键开关驱动抽水泵运行,抽水泵加快下侧空间水的外排,下侧空间的液面下降,浮筒组件随之下降并打开通口,上侧空间堆积的雨水由通口流入下侧空间并随下侧空间的污水外排。由此实现了上侧空间雨水的消纳,避免了雨水因累积而回流至地面,造成路面积水。
[0005]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施该用于雨污分流智能分流阀时发现其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1、雨水未经过滤即通过雨水传输管,由此较易堵塞雨水传输管。
[0006]2、雨水传输管堵塞后,通口打开,虽然实现了雨水的消纳,但是此时雨水和污水一起通过污水出水管流入了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的效果丧失,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污智能分流阀,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雨水传输管易堵塞及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加重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雨污智能分流阀包括阀体、堵板、接水盒和曲柄,所述阀体具有上下间隔的雨水腔和污水腔,所述阀体具有连通所述雨水腔和所述污水腔的通水口,所述雨水腔的顶壁设有雨水进口,所述阀体的周壁设有连通所述雨水腔和外界的第一排水管,所述堵板和所述阀体弹性连接并适于封堵所述通水口;所述接水盒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雨水腔并和所述阀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接水盒内设有立板,所述立板和所述接水盒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所述接水盒的周壁设有出水口,所述立板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曲柄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雨水腔的顶部,第二端和所述立板之间铰接有滤板,所述滤板设
有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挡板和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挡板,所述接水盒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挡板打开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挡板打开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第二流道,所述堵板在水压作用下打开所述通水口,所述通水口和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雨污智能分流阀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并在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铰接于所述立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立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挡板。
[0010]优选地,所述曲柄有两个并在第一方向上对称,第一方向垂直于竖向,所述立板和所述曲柄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立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立板和相应所述曲柄的第二端之间铰接有所述滤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立板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立板和相应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两个所述第一挡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内,两个所述第二挡板分别位于邻近的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接水盒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挡板搭接并封闭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挡板打开邻近的所述第二流道,所述接水盒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挡板分离并打开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挡板封闭邻近的所述第二流道。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立板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三挡板和相应所述立板铰接,所述第三挡板和相应所述立板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
[0012]优选地,所述立板设有支轴,所述第三挡板设有过孔,所述第三挡板通过所述过孔转动套设于相应所述立板的所述支轴,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支轴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立板。
[0013]优选地,所述雨污智能分流阀还包括与所述曲柄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固设于相应所述曲柄,两个所述导流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互对称,所述接水盒在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导流板分离,所述接水盒在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导流板搭接。
[0014]优选地,所述接水盒的外周面设有卡槽,所述雨水腔的周壁设有卡柱,所述卡柱背离所述雨水腔的周壁的一端为半球形并配合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接水盒的外周面设有在竖向上延伸且底端与所述卡槽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和所述卡柱背离所述雨水腔的周壁的一端相匹配,以便所述接水盒下移时,能够带动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柱脱离,所述卡柱在所述弧形槽内滑动。
[0015]优选地,所述接水盒的顶壁设有适于承接所述雨水进口的雨水的接水口,所述接水盒设有在第一方向上对称并位于所述接水口的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滤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接水盒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顶板和邻近的所述滤板接触,所述接水盒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板和邻近的所述滤板分离。
[0016]优选地,所述阀体具有用于分隔所述雨水腔和所述污水腔的隔板,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隔板,所述隔板设有位于所述污水腔并在竖向上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堵板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堵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7]优选地,所述堵板的顶面设有在其周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斜面,相邻所述斜面的侧边相接,所述堵板的顶面设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条,以便所述接水盒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三挡板受水压向下翻转时,能够推动所述凸条下移。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滤板实现了对于雨水的过滤,由此避免了污物堵塞第一排水管,实现了第一排水管的畅通。另外,滤板在雨水压力作用下具有自清洁的效果,由此滤板在堵塞时,其堵塞的时长较短,由此雨污合流的时长较短。当滤板完成自清洁时,雨污继续分流,由此避免了雨水大量地涌入污水处理厂,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0019]2、接水盒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滤板做平面运动,滤板带动第一挡板逐渐打开第一流道,滤板带动第二挡板逐渐封闭第二流道,同时滤板带动曲柄转动。在此期间,滤板、第一挡板和接水盒围合形成的空间逐渐减小,该空间内的雨水通过第一流道流入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的空间内,由此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智能分流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具有上下间隔的雨水腔(11)和污水腔(12),所述阀体(1)具有连通所述雨水腔(11)和所述污水腔(12)的通水口(51),所述雨水腔(11)的顶壁设有雨水进口(111),所述阀体(1)的周壁设有连通所述雨水腔(11)和外界的第一排水管(112),还包括:堵板(2),所述堵板(2)和所述阀体(1)弹性连接并适于封堵所述通水口(51);接水盒(3),所述接水盒(3)竖直滑动安装于所述雨水腔(11)并和所述阀体(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3),所述接水盒(3)内设有立板(32),所述立板(32)和所述接水盒(3)之间形成第一流道(35),所述接水盒(3)的周壁设有出水口(36),所述立板(32)和所述出水口(36)之间形成第二流道(37);曲柄(4),所述曲柄(4)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雨水腔(11)的顶部,第二端和所述立板(32)之间铰接有滤板(6),所述滤板(6)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流道(35)的第一挡板(62)和位于所述第二流道(37)的第二挡板(63),所述接水盒(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挡板(62)封闭所述第一流道(35),所述第二挡板(63)打开所述第二流道(37),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挡板(62)打开所述第一流道(35),所述第二挡板(63)封闭所述第二流道(37),所述堵板(2)在水压作用下打开所述通水口(51),所述通水口(51)和所述第一流道(3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智能分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流道(35)并在所述第一挡板(62)下方的第三挡板(7),所述第三挡板(7)铰接于所述立板(32),所述第三挡板(7)和所述立板(32)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复位所述第三挡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智能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4)有两个并在第一方向上对称,第一方向垂直于竖向,所述立板(32)和所述曲柄(4)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立板(3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立板(32)和相应所述曲柄(4)的第二端之间铰接有所述滤板(6);两个所述立板(3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流道(35),所述出水口(36)和所述立板(32)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所述立板(32)和相应所述出水口(36)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流道(37),两个所述第一挡板(62)均位于所述第一流道(35)内,两个所述第二挡板(63)分别位于邻近的所述第二流道(37)内,所述接水盒(3)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挡板(62)搭接并封闭所述第一流道(35),所述第二挡板(63)打开邻近的所述第二流道(37),所述接水盒(3)在所述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挡板(62)分离并打开所述第一流道(35),所述第二挡板(63)封闭邻近的所述第二流道(3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智能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红朱铁军李知航邵建康张晓博李云龙李菊英杜海强周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长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辉县市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