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6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涉及防堵塞格栅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前后两方分别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右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左侧设有防堵组件,所述防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推杆、刮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过滤箱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格栅板的右侧贴合,所述第一推杆设于第一滑槽的上侧且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堵组件,当格栅板表面堵塞有漂浮物时,能够被检测出来并清除,使格栅板的过滤效率变高,达到了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堵塞格栅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格栅是污水泵站中最主要的辅助设备,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栅条组成,斜置于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其倾斜角度为60
°
~80
°
,格栅后应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一般应高于格栅上游最高水位0.5m,对于人工清渣的格栅,其工作台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1.2m,机械清渣的格栅,其长度不小于1.5m,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0.7m。
[0003]按形状,格栅可分为平面与曲面格栅两种,平面格栅由栅条与框架组成,曲面格栅又可分为固定曲面格栅与旋转鼓筒式格栅两种,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格栅所能截留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统称为栅渣)数量,因所选的栅条间空隙宽度和污水的性质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
[0004]而现有的格栅结构通过粗格栅去除进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时,由于水流带动较大漂浮物不断向一个方向流动,从而使漂浮物过多,堵住格栅的过滤口,导致部分格栅过滤口无法再通过污水,污水的过滤量变少,因此设计一种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和收集漂浮物的防堵塞格栅结构使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前后两方分别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右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的左侧设有防堵组件。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防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一推杆、刮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过滤箱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格栅板的右侧贴合,所述第一推杆设于第一滑槽的上侧且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杆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顶部且与刮板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右侧面与格栅板的左侧面贴合,所述刮板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后侧设有第二推杆且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推杆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侧壁且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后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左侧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推杆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内部且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进料口
与第二滑槽的出口对齐,所述集料箱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的接收端朝向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毛刷头。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箱内部包括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检测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电机信号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与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堵组件,当格栅板表面堵塞有漂浮物时,能够被检测出来并清除,使格栅板的过滤效率变高,达到了自动清除堵塞漂浮物的效果;
[0014]通过设置有第二推杆、第一滑块、集料箱、电机和毛刷头,能够将刮板上的漂浮物传输到集料箱内部,并通过毛刷头将第二滑块表面的漂浮物刮除下来,达到了自动收集漂浮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过滤箱;2、出水管;3、进水管;4、第一滑槽;5、插槽;6、压力传感器;7、第一推杆;8、刮板;9、格栅板;10、出水孔;11、第一滑块;12、第二推杆;13、第二滑槽;14、第三推杆;15、避让槽;16、第二滑块;17、重量传感器;18、集料箱;19、电机;20、毛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过滤箱1的内部前后两方分别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右侧设有插槽5,插槽5的内部设有格栅板9,格栅板9的左侧设有防堵组件。
[0022]防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6、第一推杆7、刮板8,压力传感器6固定连接于过滤箱1的内部,压力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格栅板9的右侧贴合,第一推杆7设于第一滑槽4的上侧且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刮板8的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的内部,第一推杆7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顶部且与刮板8固定连接,刮板8的右侧面与格栅板9的左侧面贴合,刮板8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
[0023]压力传感器6可以检测格栅板9压住压力传感器6所产生的压力,并将压力装换成
电信号发送给控制箱,第一推杆7输出端的伸出和缩回可控制刮板8上下运动,当第一推杆7输出端完全伸出时,刮板8的底面与过滤箱1的内部底面齐平,出水孔10可将第二滑槽13内部的污水排放出去。
[0024]过滤箱1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的后侧设有第二推杆12且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第二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第二推杆12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侧壁且与第一滑块11固定连接。
[0025]第二推杆12输出端的伸出和缩回可控制第一滑块11前后滑动,当第一滑块11向前移动时,由于第二滑槽13内部前方空间变小,第二滑槽13内部的污水逐渐从出水孔10排出,当第二推杆12输出端完全伸出时,第一滑块11刚好划过最后一个出水孔10,此时第一滑块11的前侧空间处于密封状态,空间内有少量的水和刮板8刮下的漂浮物。
[0026]第二滑槽13的一端后侧设有避让槽15,避让槽15的左侧设有第三推杆14,第三推杆14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避让槽15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16,第三推杆14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内部且与第二滑块16固定连接。
[0027]第三推杆14输出端的伸出和缩回可控制第二滑块16左右移动,第三推杆14输出端完全缩回时,第二滑块16向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前后两方分别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右侧设有插槽(5),所述插槽(5)的内部设有格栅板(9),所述格栅板(9)的左侧设有防堵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6)、第一推杆(7)、刮板(8),所述压力传感器(6)固定连接于过滤箱(1)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格栅板(9)的右侧贴合,所述第一推杆(7)设于第一滑槽(4)的上侧且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所述刮板(8)的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的内部,所述第一推杆(7)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顶部且与刮板(8)固定连接,所述刮板(8)的右侧面与格栅板(9)的左侧面贴合,所述刮板(8)的内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底部设有第二滑槽(13),所述第二滑槽(13)的后侧设有第二推杆(12)且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二推杆(12)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侧壁且与第一滑块(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3)的一端后侧设有避让槽(15),所述避让槽(15)的左侧设有第三推杆(14),所述第三推杆(14)与过滤箱(1)固定连接,所述避让槽(15)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三推杆(14)的输出端贯穿过滤箱(1)内部且与第二滑块(1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集料箱(18),所述集料箱(18)的进料口与第二滑槽(13)的出口对齐,所述集料箱(1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重量传感器(17),所述重量传感器(17)的接收端朝向集料箱(18),所述集料箱(18)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蓉童林林王旭阳冯伟松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高新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