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及遮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38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遮弹结构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及一种遮弹结构,所述约束结构包括约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限定组件,约束组件与连接组件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多个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的约束单元,每个约束单元内均设置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充腔,填充腔的形状与约束单元的形状对应,限定组件用于可分离地连接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当限定组件连接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时,约束组件与连接组件的形状被限定;当限定组件与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分离时,约束组件与连接组件的形状可发生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遮弹结构的约束结构具有便于运输并且能够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并且能够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优点。并且能够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及遮弹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遮弹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及一种遮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矛利盾坚,重要军事目标的地下化与坚固化催生了钻地弹,而钻地弹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又刺激和推动遮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各国都在不断改进并研制新的常规钻地武器,其中,美军在实战中大量使用钻地弹,摧毁了诸多地下工事,这样的实践证明:大量使用钻地武器打击敌方地下目标成为未来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特点。
[0003]目前重要的设施越埋越深,采取偏航结构和高强材料之类的遮弹技术可应对现有常规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但这类遮弹技术的造价高昂。钢管约束混凝土是另一种遮弹技术,因其具有承载力高、延展性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已在桥墩构建、矿洞加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通过套在混凝土外侧的钢管的包箍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状态,限制混凝土的开裂,同时利用混凝土的填充和支撑作用来限制钢管的内屈曲变形,因而具有优良的抗弹性能。
[0004]钢管约束混凝土的工艺包括原材料的裁切、弯折和焊接成型以及混凝土的浇筑,但是现有的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由于受到运输工具的限制,钢管约束混凝土中的钢管只能在工厂生产半成品(完成裁切、弯折以及有限尺寸规格的焊接工艺),在工事建造现场仍然需要二次焊接成型(将半成品钢管的管壁焊接为一体),然后浇筑混凝土,可见现有的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具有不便于运输、难以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缺点。
[0005]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并且能够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并且能够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所述约束结构包括约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限定组件,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多个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的约束单元,每个所述约束单元内均设置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的形状与所述约束单元的形状对应,所述限定组件用于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约束组件和/或所述连接组件,当所述限定组件连接所述约束组件和/或所述连接组件时,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形状被限定并且所述约束单元被限定为所述展开状态;当所述限定组件与所述约束组件和/或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时,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形状可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约束单元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约束单元和所述填充腔均为正棱柱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约束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约束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所述多个第一约束件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且形成多个所述约束单元。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件包括第一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有枢转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结构以及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的枢转轴,所述枢转轴可相对枢转且一一对应地穿过在所述枢转连接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约束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约束件,所述多个第一约束件、所述多个第二约束件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且形成多个所述约束单元,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约束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定组件包括限定件和多个设置在所述限定件上的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对应的第二卡接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有多个用于一一对应地紧固连接多个所述枢转轴的安装孔,多个所述枢转轴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紧固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约束结构还包括第一约束限定件和第二约束限定件,所述第一约束限定件的一端用于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约束限定件的另一端可相对枢转且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枢转轴,所述第二约束限定件的两端分别可相对枢转且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各自的所述枢转轴。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以及多个分别彼此平行地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紧固连接的所述枢转轴,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沿所述枢转轴的轴向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避让凹槽。
[0016]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遮弹结构,所述遮弹结构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以及填充在所述约束结构的多个所述填充腔中的填料。
[0017]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由于包括约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限定组件,约束组件与连接组件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多个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的约束单元,每个约束单元内均设置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充腔,填充腔的形状与约束单元的形状对应,限定组件用于可分离地连接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当限定组件连接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时,约束组件与连接组件的形状被限定并且约束单元被限定为展开状态;当限定组件与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分离时,约束组件与连接组件的形状可发生变化并且约束单元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可以在工厂模块化大批量生产制造约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限定组件,并将约束组件、连接组件装配为一体,然后将限定组件以及装配为一体且其中的约束单元处于折叠状态的约束组件和连接组件运输到工事建造现场,接着在工事建造现场将装配为一体的约束组件和连接组件展开使得约束单元处于展开状态,随后将限定组件与约束组件和/或连接组件连接而将约束单元限定为展开状态,最后将填料填充在约束结构的多个填充腔中即可,可见,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具有便于运输并且能够模块化大批量生产的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的遮弹结构由于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因此其同样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约束结构的上述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2]图2是图1中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3是图1中A区域的部分部件和/或组件的分解视图;
[0024]图4是图1中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中的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5]图5是图1中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中的第二连接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6]图6是图1中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中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结构包括约束组件、连接组件以及限定组件,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形成多个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的约束单元,每个所述约束单元内均设置有用于填充填料的填充腔(1),所述填充腔(1)的形状与所述约束单元的形状对应,所述限定组件用于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约束组件和/或所述连接组件,当所述限定组件连接所述约束组件和/或所述连接组件时,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形状被限定并且所述约束单元被限定为所述展开状态;当所述限定组件与所述约束组件和/或所述连接组件分离时,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形状可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约束单元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约束单元和所述填充腔(1)均为正棱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约束件(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3),所述多个第一约束件(2)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3)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且形成多个所述约束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件(2)包括第一本体(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两端的第一连接结构(2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2)设置有枢转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结构(31)以及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连接的枢转轴(32),所述枢转轴(32)可相对枢转且一一对应地穿过在所述枢转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遮弹结构的折叠式约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约束件(4),所述多个第一约束件(2)、所述多个第二约束件(4)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3)可形变地连接为一体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殿义谭清华刘飞曹扬悦也狄保君王梓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