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29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包括胆道管和猪尾形的肠道管,肠道管连接在胆道管的前端,胆道管的后端连接有连接接头,胆道管内设置有主通道,主通道内设置有导丝,导丝的后端前后滑动连接在连接接头上,胆道管内主通道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副通道,副通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从肠道管和胆道管的侧壁穿出、并与其外部相连通,副通道前端端口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密封垫,弹性密封垫上设置有预开切口,肠道管的内径小于胆道管的内径,且肠道管与胆道管内部通道之间通过锥形连接部进行连接,胆道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主通道的引流侧孔A,肠道管侧壁上设置有引流侧孔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可以更加有效防止肠道内容物逆流、使用安全、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引流管植入术以其创伤小、技术成功率高、疗效确切等等优点被广泛推广应用,使胆汁经引流管再经正常肠道排出,保留了胆汁的肝肠循环。但市场上现有的胆道引流管大多只有一个通道,引流管通道阻塞事件时有发生,而且现有的胆道引流管由于设计的结构缺陷,在患者腹压增大时,很容易发生肠内容物及病菌逆流入胆道,进而形成肝内逆行感染;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设计结构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医用产品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更加有效防止肝内逆行感染、性能安全可靠的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包括胆道管和猪尾形的肠道管,所述肠道管连接在胆道管的前端,且所述肠道管与胆道管的内部通道之间通过锥形连接部进行连接,为柔性软管,所述胆道管的后端连接有连接接头,所述胆道管的外侧壁上靠近肠道管的位置处设置有马克环,所述胆道管内设置有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内设置有导丝,所述导丝的后端前后滑动连接在连接接头上,所述胆道管内主通道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副通道,所述副通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从肠道管和胆道管的侧壁穿出、并与其外部相连通,所述副通道前端端口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密封垫,所述弹性密封垫上设置有预开切口,所述肠道管的内径小于胆道管的内径,且肠道管与胆道管内部通道之间通过锥形连接部进行连接,所述胆道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主通道的引流侧孔A,所述引流侧孔A与主通道相连通,所述肠道管侧壁上设置有引流侧孔B,所述引流侧孔B与肠道管相连通,所述肠道管与胆道管内的主通道相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预开切口采用在弹性密封垫中心设置打孔线的方式,副通道用于装载放射粒子时,弹性密封垫将副通道的前端密封,防止放射粒子从副通道内滑出;当需要副通道进行辅助引流是,将密封垫上的打孔线捅开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0006]进一步地,所述胆道管内副通道的数量为3个,且3个副通道沿胆道管的内侧壁均匀分布,方便放射粒子对胆道各段及壶腹部不同方向的癌变部位进行放射治疗。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侧孔A在胆道管的侧壁上交错设置,即所有的引流侧孔A分别位于胆道管的不同截面上,以便将胆总管内不同位置处的胆汁吸入主通道内并通过主通道送入十二指肠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肠道管处连接有弧度调节结构,通过弧度调节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对肠道管的弯曲程度进行调节。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弧度调节结构包括拉丝,所述拉丝的一端与连接接头固定连接,另
一端经主通道进入肠道管内后从肠道管尾端处的拉丝孔A穿出,之后经过肠道管靠近其后端位置处的拉丝孔B进入主通道内,然后从主通道后端处的连接接头内穿出且与连接接头上的固定夹前后滑动连接,向后方拉动拉丝的活动端可以带动肠道管的活动端向胆道管方向移动成袢,从而保持肠道管稳定的居于十二指肠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拉丝孔A12和拉丝孔B13分别位于肠道管的不同侧,调节肠道管的弯曲程度时,方便肠道管的活动端顺利成袢。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马克环与拉丝孔B13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马克环与肠道管前端之间的直线距离为90mm,保证肠道管、拉丝等可以完全置入到十二指肠内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引流侧孔B的内径为5F,所述副通道的内径约为0.85mm
±
0.03mm,所述肠道管的内径为。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副通道的近端预开口居马克环肠道管侧20mm位置,并留有明确标记。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引流侧孔B位于肠道管的内侧圈壁上,以避免十二指肠的肠壁等将其掩挡,从而影响其正常引流。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肠道管的内径小于胆道管的内径,且肠道管与胆道管的内部通道之间锥形连接部进行连接,通过锥形连接部进行连接部可以更加有效防止十二指肠内的胆汁等液体逆流至胆道管内;
[0017]2、本技术中副通道不仅可以用于装载放射粒子以对胆道内的癌变部位进行放射治疗,而且当肠道管发生阻塞时,没有装载放射粒子的副通道还可以用于承担内引流责任,使其可以达到一腔两用的效果,使用可靠性高;
[0018]3、本技术中的引流侧孔A在胆道管的侧面上交错分布,使其可以起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0019]4、本技术中马克环与拉丝孔B13之间有10mm的间距,保证肠道管、拉丝等完全置入到十二指肠内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的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的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的俯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6]图中:1、胆道管 2、肠道管 3、连接接头 4、固定夹 5、马克环 6、鲁尔接头 7、导丝 8、拉丝 9、引流侧孔A 10、引流侧孔B 11、副通道 12、拉丝孔A 13、拉丝孔B 14、主通道 15、锥形连接部进行连接部 16、弹性密封垫 17、预开切口。
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包括胆道管(1)和猪尾形的肠道管(2),所述肠道管(2)连接在胆道管(1)的前端,且所述肠道管(2)与胆道管(1)一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胆道管(1)和肠道管(2)为柔性软管,所述胆道管(1)的后端连接有连接接头(3),所述胆道管(1)的外侧壁上靠近肠道管(2)的位置处设置有马克环(5),所述胆道管(1)内设置有主通道(14),所述主通道(14)内设置有导丝(7),所述导丝(7)的后端前后滑动连接在连接接头(3)上,所述胆道管(1)内主通道(14)的周围均匀设置有副通道(11),所述副通道(11)的前后两端分别从肠道管(2)和胆道管(1)的侧壁穿出、并与其外部相连通,所述副通道(11)前端端口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密封垫(16),所述弹性密封垫上设置有预开切口(17),所述肠道管(2)的内径小于胆道管(1)的内径,且肠道管(2)与胆道管(1)的内部通道之间通过锥形连接部(15)进行连接,所述胆道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主通道(14)的引流侧孔A(9),所述引流侧孔A(9)与主通道(14)相连通,所述肠道管(2)侧壁上设置有引流侧孔B(10),所述引流侧孔B(10)与肠道管(2)相连通,所述肠道管(2)与胆道管(1)内的主通道(14)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开切口(17)采用在弹性密封垫(16)中心设置打孔线的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D多通道锥形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胆道管(1)内副通道(11)的数量为3个,且3个副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长德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