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的设计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714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激光分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所述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有机激光分子不含双键,在泵浦激发下,化学键不会断裂,分子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有机激光分子结构两端均有烷基链结构,提高了分子的溶解度,增强了制样的均匀性与测试的准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有机激光分子结构可造成光谱红移,可达到黄光发射效果。可达到黄光发射效果。可达到黄光发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的设计及其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激光分子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在有机激光器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共轭结构分子可作为有机激光器的发光层材料,有机固态激光器(OSSL),尤其是有机半导体激光器(OSL),被认为在生物成像、数据通信、光谱和化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0003]有机激光器的历史始于1966年报道的有机材料的受激发射。之后,在众多研究工作中,通过在溶液中使用有机材料作为增益介质来获得激光。为了解决流体和器件的大小问题,染料激光器已逐渐被有机固态激光器(OSSL)替换,其中增益介质通常由半导体分子薄膜组成,该分子分散在基质中,最后在谐振腔中集成。这一发展为小型化、低成本、大规模地制造激光器铺平了道路。
[0004]有机增益激光分子由最初的染料分子,如罗丹明、喹啉等,发展为基于噻吩寡聚物、聚苯、聚苯基乙烯、聚芴等地有机大共轭分子,这些分子大多发射蓝绿光,分子中的双键易断裂,分子结构不稳定,且很多共轭结构具有溶解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克服现有有机大共轭分子的双键易断裂,分子结构不稳定,且很多共轭结构具有溶解度不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0008][0009]所述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不含双键,两端均有烷基链结构,具有黄光发射效果。
[0010]所述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0011](1)将当量比1:1的对碘苯酚与2

乙基己基溴与碳酸钾均匀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热搅拌至回流,反应3个小时,提纯得到产物1;
[0012](2)将产物1与3

溴咔唑按当量比1:1混合,再加入碘化亚铜、碳酸钾和脯氨酸,而后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溶解;搅拌加热至100℃,反应24个小时,提纯得到产物2;
[0013](3)将产物2与醋酸钾,,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二联苯(SPhos)混
合均匀,加入1,4

二氧六环溶剂;在抽真空

氩气循环三次后,在氩气条件下快速加入醋酸钯,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反应后提纯得到产物3;
[0014](4)产物3与4,7

二溴

2,1,3

苯并噻二唑,磷酸钾,,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二联苯(SPhos)混合均匀,加入1,4

二氧六环溶剂与重蒸水;在抽真空

氩气循环三次后,在氩气条件下快速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提纯得到终产物,该终产物即为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
[0015]所述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的合成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0016][0017]步骤(1)中,碳酸钾的当量为碘苯酚的1

1.5倍,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用量为100

180ml。
[0018]步骤(2)中,碘化亚铜、碳酸钾、脯氨酸的当量比为0.1:3:0.4。
[0019]步骤(3)中,产物2与醋酸钾,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二联苯(SPhos)的当量比为:1:3:0.05。
[0020]步骤(4)中,产物3与4,7

二溴

2,1,3

苯并噻二唑,磷酸钾,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二联苯(SPhos)的当量比为:2.2:1:5:0.2。
[0021]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在有机激光器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有机激光分子不含双键,在泵浦激发下,化学键不会断裂,分子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性。
[0023]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有机激光分子结构两端均有烷基链结构,提高了分子的溶解度,增强了了制样的均匀性与测试的准确度。
[0024]本专利技术合成的有机激光分子结构可造成光谱红移,可达到黄光发射效果。
[0025]说明书附图
[0026]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检测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1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0029][0030]所述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不含双键,两端均有烷基链结构,具有黄光发射效果。
[0031]实施例2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0032](1)将1当量对碘苯酚与1当量2

乙基己基溴与1.5当量的碳酸钾均匀分散在150ml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热搅拌至回流,反应3个小时,提纯得到产物1;
[0033](2)将产物1与3

溴咔唑按当量比1:1混合,再加入0.1当量碘化亚铜、3当量碳酸钾和0.4当量脯氨酸,而后用100mL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溶解;搅拌加热至100℃,反应24个小时,提纯得到产物2;
[0034](3)将产物2与3当量醋酸钾,0.05当量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二联苯(SPhos)混合均匀,加入120mLd的1,4

二氧六环溶剂;在抽真空

氩气循环三次后,在氩气条件下快速加入0.05当量醋酸钯,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反应后提纯得到产物3;
[0035](4)2.2当量产物3与1当量4,7

二溴

2,1,3

苯并噻二唑,5当量磷酸钾,0.2当量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所述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不含双键,两端均有烷基链结构,具有黄光发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有机激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1)将当量比1:1的对碘苯酚与2

乙基己基溴与碳酸钾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加热搅拌至回流,反应3个小时,提纯得到产物一;(2)将产物一与3

溴咔唑按当量比1:1混合;再加入碘化亚铜、碳酸钾和脯氨酸;而后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溶解;搅拌加热至100℃,反应24个小时,提纯得到产物二;(3)将产物二与醋酸钾,2

双环己基膦

2',6'

二甲氧基

1,1'

二联苯(SPhos)混合均匀,加入1,4

二氧六环溶剂;在抽真空

氩气循环三次后,在氩气氛下快速加入醋酸钯,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反应后提纯得到产物三;(4)产物三与4,7

二溴

2,1,3

苯并噻二唑,磷酸钾,SPhos混合均匀,加入1,4

二氧六环溶剂与重蒸水;在抽真空

氩气循环三次后,在氩气氛下快速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加热至回流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提纯得到终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玮玮余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