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030 阅读:4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包括罐体、吊架、料门、液压控制系统和能量转换臂,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蓄能油缸和液压油缸,所述吊架通过与罐体铰接的能量转换臂与罐体连接,蓄能油缸分别与能量转换臂和罐体铰接,液压油缸分别与料门和罐体铰接,料门通过两侧支臂与罐体铰接,两支臂间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铰接为光滑圆柱铰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吊起过程中完成液压蓄能,在落放过程中蓄能油缸完成吸油,在起重全过程中完成能量转换和蓄能准备,无等待时间,还可实现料门多次全启闭和局部开关,并能在任一局部开度下锁定料门开度,也适应于一次装料后进行多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及小流量卸料施工要求,提高了浇筑施工灵活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是属于大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用的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电站混凝土大坝和其它大仓位的混凝土浇筑常采用吊罐方式进行施工,目前所 采用的吊罐,从启闭料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靠人力启闭料门,这种启闭方式 有操作不方便也不安全;另一种是液压蓄能启闭料门,这种吊罐的蓄能油缸吸油采用弹簧 或重锤机构。采用弹簧方式吸油的蓄能吊罐,由于压缩蓄能时弹簧起反作用力减弱蓄能量, 从而减少了启闭料门的次数,不合适于一次装料多部位混凝土浇筑的需求;采用重锤方式 吸油的蓄能吊罐,由于重锤机构工作方式的需要,吊罐采用立式装料,对于容量大点的吊罐 不适合混凝土自卸车装料,同时如其重锤机构太轻会因吸油等待时间长而影响工作效率, 若增加重量会导致罐体自身重量过大,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起重全过程中完成能量 转换和蓄能准备、无等待时间的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它可实现料门多次全启闭和局部开 关,并能在任一局部开度下锁定料门开度,也适应于一次装料后进行多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及小流量卸料施工要求,提高了浇筑施工灵活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包括罐体、吊架、料门、液压 控制系统和能量转换臂,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蓄能油缸和液压油缸,罐体上端设有吊架, 其下端铰接两扇对开的料门,所述能量转换臂中部铰接于罐体上端,该能量转换臂的一端 与吊架底端铰接,其另一端与蓄能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蓄能油缸的缸筒底端与罐体铰接,所 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料门铰接,其缸筒底端与罐体铰接,所述料门通过其两侧的支臂与 罐体铰接,两料门支臂间靠近其与罐体铰接位置处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铰接为光滑 圆柱铰链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蓄能油缸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罐体两侧,并通过液压管路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下端出料口设有带弧形转角的钢结构支架。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出料口容器呈四方锥形。作为优选,所述齿轮呈可满足料门全开全闭时啮合转动长度要求的扇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卧式装料,起吊时立式卸料,其容量 可以达到10多立方米以上,较大容量的卧罐也可以用混凝土自卸车装料,其中能量转换臂 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对罐体起重起吊耳作用;二是起吊过程中罐体产生的部份重力势能利 用杠杆原理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油缸活塞做功,使用蓄能油缸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能;三是 能量转换臂在罐体起重吊起后的着地落放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将蓄能油缸活塞向外拔, 油缸内因负压吸入液压油;本技术能在吊起过程中完成液压蓄能,在落放过程中蓄能 油缸完成吸油,在起重全过程中完成能量转换和蓄能准备,无等待时间。液压控制系统能在卧罐起吊蓄能后实现料门多次全启闭和局部开关,并能在任一局部开度下锁定料门开度, 也适应于一次装料后进行多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及小流量卸料施工要求,提高了浇筑施工灵 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压蓄能卧罐起吊状态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液压蓄能卧罐料门部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蓄能卧罐液压控制系统图。图中1.吊架,2.能量转换臂,3.蓄能油缸,4.罐体,5.液压控制系统,6.液压油 缸,7.料门,8.齿轮,9.三位四通换向阀,10.单向阀,11.油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液压蓄能卧罐具体实施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 卧罐,包括罐体4、吊架1、料门7、液压控制系统5和能量转换臂2,罐体4设计成可卧式结 构以降低进料口高度,便于混凝土自卸车装料,罐体4下端出料口设有带弧形转角的钢结 构支架,以能使用卧罐吊起与着地落放过程中能平稳运动,罐体4出料口容器呈四方锥形, 以能保证卸料迅速和彻底。所述液压控制系统5包括蓄能油缸3和液压油缸6,罐体4上端设有吊架1,其下 端铰接两扇对开的料门7,所述能量转换臂2中部铰接于罐体4上端,该能量转换臂2的一 端与吊架1底端铰接,其另一端与蓄能油缸3的活塞杆铰接,蓄能油缸3的缸筒底端与罐体 4铰接,以实现罐体4被起吊过程中,吊架1可通过能量转换臂2吊起罐体4及其所有附属 件,同时由于能量转换臂2的杠杆作用,对蓄能油缸3的活塞杆施加作用力使无杆腔内的液 压油产生压力,蓄能油缸3在罐体4两侧各设有一个,通过液压管路连接共同起蓄能作用, 所述液压油缸6的活塞杆与料门7铰接,其缸筒底端与罐体4铰接,所述料门7由两个对开 的弧门组成,一个为主动弧门,另一个为从动弧门,它们通过两侧的支臂与罐体4铰接,两 料门7支臂间靠近其与罐体4铰接位置处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8,齿轮8呈可满足料门7全 开全闭时啮合转动长度要求的扇形,主动弧门启闭转动时通过此齿轮8啮合转动,带动从 动弧门实现与主动弧门同步启闭,所述铰接为光滑圆柱铰链连接。通过液压控制系统5将蓄能油缸3内带压力的液压油驱动液压油缸6,带动料门 7作全开关或局部启闭运动。施工使用中通过对三位四通换向阀9通断位置操作来实现料 门7启闭,三位四通换向阀9采用0型结构,施工操作采用拿绳的方式控制三位四通换向阀 9换向,料门7启闭大小合适后停止操作三位四通换向阀9,其工作回到中间位置,使液压油 缸6油路封闭从而达到锁定弧门开度大小的目的。单向阀10在蓄能油缸3压缩蓄能时油 不会流入油箱11内,在吸油时也能保证从油箱11吸油。罐体4在着地落放过程中,由于罐 体4的支架导向和吊架1竖直趋向作用,使能量转换臂2作杠杆转动,带动蓄能油缸3的活 塞向外运动,使蓄能油缸3的无杆腔吸油,为下次蓄能作好准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卧式装料,起吊时立式卸料,其容量 可以达到10多立方米以上,较大容量的卧罐也可以用混凝土自卸车装料,其中能量转换臂 2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对罐体4起重起吊耳作用;二是起吊过程中罐体4产生的部份重力4势能利用杠杆原理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油缸活塞做功,使用蓄能油缸3内的液压油产生压力 能;三是能量转换臂2在罐体4起重吊起后的着地落放过程中,利用杠杆原理将蓄能油缸 3活塞向外拔,油缸内因负压吸入液压油;本技术能在吊起过程中完成液压蓄能,在落 放过程中蓄能油缸3完成吸油,在起重全过程中完成能量转换和蓄能准备,无等待时间。液 压控制系统5能在卧罐起吊蓄能后实现料门7多次全启闭和局部开关,并能在任一局部开 度下锁定料门7开度,也适应于一次装料后进行多部位的混凝土浇筑及小流量卸料施工要 求,提高了浇筑施工灵活性。权利要求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包括罐体、吊架、料门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蓄能油缸和液压油缸,罐体上端设有吊架,其下端铰接两扇对开的料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转换臂,所述能量转换臂中部铰接于罐体上端,该能量转换臂的一端与吊架底端铰接,其另一端与蓄能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蓄能油缸的缸筒底端与罐体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料门铰接,其缸筒底端与罐体铰接,所述料门通过其两侧的支臂与罐体铰接,两料门支臂间靠近其与罐体铰接位置处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铰接为光滑圆柱铰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油缸为两 个,分别设置于罐体两侧,并通过液压管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端出料 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蓄能混凝土卧罐,包括罐体、吊架、料门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蓄能油缸和液压油缸,罐体上端设有吊架,其下端铰接两扇对开的料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转换臂,所述能量转换臂中部铰接于罐体上端,该能量转换臂的一端与吊架底端铰接,其另一端与蓄能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蓄能油缸的缸筒底端与罐体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料门铰接,其缸筒底端与罐体铰接,所述料门通过其两侧的支臂与罐体铰接,两料门支臂间靠近其与罐体铰接位置处设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铰接为光滑圆柱铰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茂夏尹克祥殷高翔杨建平黄富军万山红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