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182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二连通管道向雾化喷管内注入臭氧,与供水管注入的水混合,然后喷洒在纺织品的表面,进行初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脱色技术领域。该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通过吸风管道将吹气槽内纺织品表面逸散的臭氧吸取,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将一部分气体吹向清理箱和脱色箱连通处,防止脱色箱内的臭氧逸散,内部有部分臭氧吸附,通过射灯发光,臭氧受到光照分解,然后输出,可以有效的对纺织品内残余的臭氧进行回收利用,无法清理的在进行分解,利用率更高,更加节能。更加节能。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脱色
,具体为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广义上说纺织品从纺纱、织布和制成品,包括:纱、线、天然丝、人造丝、化纤长短丝、弹力丝、金属丝等等纺织原材料;针织布、梭织布、无纺布、天然裘皮面料、塑胶布、工业用布,农业、医用纺织品;服装、服装饰品、家用纺织品、装饰布艺制品、手套、帽子、袜子、箱包、毯子等等制成品;其它纺织品:布艺玩具、灯饰、工艺品、塑胶制品;手工钩编物、缂丝、腰带、绳子、带子、缝纫线绣花线等使用纱线的制品。纺织品在回收处理时,需要对纺织品进行脱色处理,使纺织品露出原色,方便二次加工,传统的纺织品的脱色工艺,存在原材料的浪费,例如大量的用水,同时传统工艺会导致部分药剂残留在纺织品表面,未能清除干净。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108625076A所述的一种纺织品脱色工艺,在使用时对于纺织品的表面染料不能快速的去除,并且处理后纺织品内容易有化学残留,不能有效的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第二连通管道向雾化喷管内注入臭氧,与供水管注入的水混合,然后喷洒在纺织品的表面,进行初步处理;
[0007]步骤二、第一链轮传动系统和第二链轮传动系统传动方向相反,纺织品位于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之间,通过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的反复挤压,将经过漂洗后的液体挤出,进行脱色处理;
[0008]步骤三、在使用时经过脱色的纺织品输出时,通过除水轮挤压将内部液体排出,然后通过刮板抵接在除水轮的表面,将除水轮表面的水分刮走,防止水二次落到纺织品上,并且在使用时刮板不断磨损,通过复位弹簧挤压带动刮板运动,持续的挤压在除水轮的表面,可以长时间使用无需经常更换;
[0009]步骤四、通过拨动板的设置,来回击打纺织品的两侧,带动纺织品振抖,能更加有效的对纺织品内的水分进行清理;
[0010]步骤五、吸风管道将吹气槽内纺织品表面逸散的臭氧吸取,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将一部分气体吹向清理箱和脱色箱连通处,防止脱色箱内的臭氧逸散,所述光照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射灯,经过抽气的纺织品输送到光照槽内,此时内部有部分臭氧吸附,此时通过射灯发光,臭氧受到光照分解,然后输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进行初步处理时,第二连通管道向雾化喷管
内注入臭氧,与供水管注入的水混合,然后喷洒在纺织品的表面,进行第一步脱色。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中对纺织品进行脱色处理时第一链轮传动系统和第二链轮传动系统传动方向相反,纺织品位于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之间,通过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反复挤压。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脱色箱内置有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发生器不断的生成臭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进行脱水处理时,通过除水轮挤压将内部液体排出,然后通过刮板抵接在除水轮的表面,将除水轮表面的水分刮走,防止水二次落到纺织品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在使用时刮板不断磨损,通过复位弹簧挤压带动刮板运动,持续的挤压在除水轮的表面,可以长时间使用无需经常更换。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五中进行臭氧吸收时吸风管道将吹气槽内纺织品表面逸散的臭氧吸取,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将一部分气体吹向清理箱和脱色箱连通处,防止脱色箱内的臭氧逸散。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五中的进行臭氧分解时经过抽气的纺织品输送到光照槽内,此时内部有部分臭氧吸附,此时通过射灯发光,臭氧受到光照分解。
[0018]脱色设备包括脱色箱,所述脱色箱两侧分别连通有预处理箱和清理箱,所述预处理箱的左侧设置有用于纺织品布匹上料的上料辊,所述脱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端通过收线盘传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脱色箱的内腔,所述脱色箱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与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分别转动有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所述升降板的背面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顺时针挤压轮转动的第一链轮传动系统和用于驱动逆时针挤压轮转动的第二链轮传动系统,所述升降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链轮传动系统和第二链轮传动系统的动力电机,所述第一链轮传动系统和第二链轮传动系统传动方向相反,纺织品位于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之间,通过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的反复挤压,将经过漂洗后的液体挤出,进行脱色处理,所述脱色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有除水轮,所述脱色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与除水轮表面抵接的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脱色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使用时经过脱色的纺织品输出时,通过除水轮挤压将内部液体排出,然后通过刮板抵接在除水轮的表面,将除水轮表面的水分刮走,防止水二次落到纺织品上,并且在使用时刮板不断磨损,通过复位弹簧挤压带动刮板运动,持续的挤压在除水轮的表面,可以长时间使用无需经常更换,所述清理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延伸至脱色箱内腔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板,通过拨动板的设置,来回击打纺织品的两侧,带动纺织品振抖,能更加有效的对纺织品内的水分进行清理,所述清理箱的内腔通过隔断板隔断有吹气槽和光照槽,所述清理箱的内腔分别连通有吹风管道和吸风管道,所述清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抽风口通过第一连通管道和吸风管道连通,所述风机的吹风口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吹风管道连通,所述吸风管道将吹气槽内纺织品表面逸散的臭氧吸取,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将一部分气体吹向清理箱和脱色箱连通处,防止脱色箱内的臭氧逸散,所述光照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射灯,经过抽气的纺织品输送到光照槽内,此时内
部有部分臭氧吸附,此时通过射灯发光,臭氧受到光照分解,然后输出,所述预处理箱内腔连通有雾化喷管,所述第二连通管道的一端与雾化喷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雾化喷管的表面连通有与外界水源连通的供水管,第二连通管道向雾化喷管内注入臭氧,与供水管注入的水混合,然后喷洒在纺织品的表面,进行初步处理,所述预处理箱的一侧通过导水管道与脱色箱内腔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吸风管道将吹气槽内纺织品表面逸散的臭氧吸取,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道设置,将一部分气体吹向清理箱和脱色箱连通处,防止脱色箱内的臭氧逸散,内部有部分臭氧吸附,通过射灯发光,臭氧受到光照分解,然后输出,可以有效的对纺织品内残余的臭氧进行回收利用,无法清理的在进行分解,利用率更高,更加节能。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连通管道向雾化喷管内注入臭氧,与供水管注入的水混合,然后喷洒在纺织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纺织品进行初步处理;步骤二、纺织品输送到脱色箱(1)内,被臭氧水浸泡进行漂白,将经过漂洗后的液体挤出,进行脱色处理;步骤三、在使用时经过脱色的纺织品输出时,进行脱水处理;步骤四、通过拨动板(18)的设置,来回击打纺织品的两侧,带动纺织品振抖,能更加有效的对纺织品内的水分进行清理;步骤五、进行臭氧吸收和臭氧分解然后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进行初步处理时,第二连通管道(12)向雾化喷管(26)内注入臭氧,与供水管(27)注入的水混合,然后喷洒在纺织品的表面,进行第一步脱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纺织品进行脱色处理时第一链轮传动系统(23)和第二链轮传动系统(24)传动方向相反,纺织品位于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之间,通过顺时针挤压轮和逆时针挤压轮反复挤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纺织品脱色工艺,其特征在于:脱色箱(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莉李飞高翔宇史晟张晓磊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