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07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属于乳化机技术领域,包括底盘、支撑柱、控制阀、乳化装置、加强圈、入液口、动力装置、干粉腔和外循环入口,乳化装置包括搅拌腔、乳化腔,原料进入搅拌腔后,在半磁长杆和搅拌叶片的作用下被搅拌,同时用于搅拌叶片的角度在变化,使得远离中心的物料也被引导流向中心位置,确保原料被均匀搅拌混合,搅拌均匀后的原料进入乳化腔,在乳化腔内,物料在定子和转子的作用下被剪切乳化,乳化腔和储存罐连通时,储存罐内的产品通过连接着外循环入口的管路重新进入搅拌腔,进而实现外循环,当乳化腔和搅拌腔连通时,乳化腔内的产品进入搅拌腔内,再次进行搅拌乳化,从而实现内循环。从而实现内循环。从而实现内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化机
,具体为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

技术介绍

[0002]乳化机是一种用于将固液或多种不相溶液体混合并形成乳状液的设备。乳化过程包括将一个固体相(或者液体相)细分为微小的粉末(或者液滴),并将其均匀地分散在另一个连续液相(通常为水相)中,乳化机利用高速旋转的叶片或刀片以及特殊的乳化头设计,产生强大的剪切力和涡流,将液体相分散为微小的液滴。剪切力通过将两个不相容的物质相引入到乳化头中,并快速分散、剪切和折叠,实现微细化和分散均匀。。
[0003]传统的用于固液固化的乳化机在进行乳化前需要将固液两种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在混合搅拌均匀之后再进行乳化,这样就使得整个过程需要两台设备来完成,极大的占用场地,乳化前的搅拌混合状态同样影响乳化的效率,搅拌时一部分原料远离搅拌中心,使得搅拌不够充分和均匀;当搅拌后的混合物乳化后,当乳化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再次乳化时,只能从储料罐出来再次进入乳化机乳化,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化机包括底盘、支撑柱、控制阀、乳化装置、加强圈、入液口、动力装置、干粉腔和外循环入口,底盘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底盘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柱下端,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乳化装置,乳化装置下端设置有控制阀,乳化装置上部固定安装有加强圈,乳化装置上设置有入液口,乳化装置上设置有外循环入口,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加强圈,干粉腔固定连接加强圈和乳化装置,动力装置转动连接乳化装置。这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由底盘和支撑柱进行支撑,进而上方设置了乳化装置,乳化装置上设置了入液口、外循环入口和加强圈,加强圈上安装动力装置和干粉腔,动力装置为设备提供搅拌、乳化的动力,干粉腔内放置固体原料,控制阀来控制乳化装置内物料的流通方向。
[0006]进一步的,所述乳化装置包括搅拌腔、乳化腔和外壳,外壳内部分为搅拌腔和乳化腔,搅拌腔在乳化腔上方,外壳固定连接加强圈。乳化装置是设备实现所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化装置内部有搅拌腔和乳化腔,原料先在搅拌腔内搅拌,然后在乳化腔乳化,实现在一个设备内先搅拌后乳化的功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腔包括转动十字架、固定齿轮、半磁长杆、套筒、缺口圆环和搅拌叶片,转动十字架固定连接半磁长杆,半磁长杆靠近外壳的一半具有磁性,半磁长杆远离外壳的一半没有磁性,半磁长杆转动连接套筒,套筒上端设置有齿轮结构,套筒啮合连接固定齿轮,套筒上设置有缺口圆环,缺口圆环转动连接搅拌叶片,固定齿轮固定连接乳化腔,固定齿轮转动连接动力装置,转动十字架固定连接动力装置,搅拌腔连通乳化腔。搅拌腔是
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的工作腔,转动十字架的每个端点连接一根半磁长杆,半磁长杆上套着套筒,套筒的上端设置有齿轮结构,齿轮结构和固定齿轮啮合连接,当动力装置带动转动十字架转动时,半磁长杆同时发生位移,但是有磁性的一半始终保持着面向外壳,半磁长杆发生位移时,安装在上面的套筒开始围绕固定齿轮旋转,同时在齿轮的啮合作用下自旋,带动缺口圆环和搅拌叶片移动,对原料进行搅拌,当搅拌叶片移动到有半磁长杆有磁性的一半时,被磁性吸引,搅拌叶片和套筒之间的夹角减小,当搅拌叶片移动到有半磁长杆没有磁性的一半时,在物料的作用下,搅拌叶片和套筒之间的夹角增大,从而实现了将边缘的原料引流到搅拌腔的中心位置,使得搅拌更加充分,缺口圆环限制搅拌叶片和套筒之间的角度,避免搅拌叶片吸附到套筒上而无法打开,或者是搅拌叶片反转过来,无法实现搅拌引流功能,最后原料搅拌均匀后进入乳化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乳化腔包括轴套、定子和转子,轴套固定连接定子,定子固定连接外壳,轴套转动连接动力装置,转子固定连接动力装置。乳化腔是对物料实现乳化功能的位置,动力装置带动转子高速旋转,搅拌均匀的原料被吸引,进而从搅拌腔进入乳化腔,在乳化腔内,物料在定子和转子的作用下被剪切乳化,轴套转动连接的动力装置,确保动力装置不会左右晃动,轴套上端连接着固定齿轮,使得固定齿轮保持不转。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动力轴,电机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加强圈,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动力轴一端,动力轴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子,动力轴固定连接转动十字架,动力轴转动连接轴套和固定齿轮,电机固定连接加强圈。动力装置为搅拌腔和乳化腔提供动力来源,电机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着加强圈,电机带动动力轴旋转,动力轴带动转动十字架和转子旋转,从而使得搅拌腔和乳化腔同时工作。
[0010]进一步的,所述干粉腔包括置物槽和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转动连接置物槽,置物槽下方设置有连通外壳的管道,螺旋输送机的安装在管道内。干粉腔是存放固体原料的腔室,固体原料在存放时存在结块堵塞现象,为了确保固体原料能顺利通过管道进入搅拌腔,进而加装有螺旋输送机,确保物料顺利进入搅拌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三通管、旋转开关和旋转手柄,旋转开关转动连接三通管,旋转开关安装在三通管内,旋转手柄固定连接旋转开关,旋转手柄转动连接三通管,三通管固定连接外壳,三通管上端口连通搅拌腔,三通管下端口伸出外壳,三通管中间端口连通乳化腔。控制阀用于控制产品流向,三通管分别连通储存罐、乳化腔和搅拌腔,通过操作旋转手柄使得旋转开关转动,从而控制乳化腔和储存罐连通,或者使乳化腔和搅拌腔连通,当乳化腔和储存罐连通时,储存罐内的产品通过连接着外循环入口的管路重新进入搅拌腔,进而实现外循环,当乳化腔和搅拌腔连通时,乳化腔内的产品进入搅拌腔内,再次进行搅拌乳化,从而实现内循环。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的制作材料能被磁力吸引。搅拌叶片的制作材料需要能被磁性吸引,这样才能实现搅拌叶片移动到半磁长杆有磁性的一侧时,搅拌叶片和套筒之间的夹角减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实现由一台设备实现对原料的搅拌和乳化功能,极大程度避免因为设备多而产生的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乳化前需要对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时通过改变搅拌叶片的角度,实现对固液混合物的引流,使远离中心的物料在搅拌叶片的引导下向搅拌中心靠拢;当发现孵化效果
不理想时,通过对控制阀的操作,来改变乳化腔内产品的流向,当乳化腔和搅拌腔相连通的时候,产品进入搅拌腔再次被搅拌后进入乳化腔内,或者当乳化腔和储存罐相连通的时候,产品进入储存罐,再由储存罐进入搅拌腔,从而再次被搅拌后进入乳化腔内,实现内外循环搅拌循环。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18]图4是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机包括底盘(1)、支撑柱(2)、控制阀(3)、乳化装置(4)、加强圈(5)、入液口(6)、动力装置(7)、干粉腔(8)和外循环入口(9),所述底盘(1)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所述底盘(1)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柱(2)下端,所述支撑柱(2)上端固定连接乳化装置(4),所述乳化装置(4)下端设置有控制阀(3),所述乳化装置(4)上部固定安装有加强圈(5),所述乳化装置(4)上设置有入液口(6),所述乳化装置(4)上设置有外循环入口(9),所述动力装置(7)固定连接加强圈(5),所述干粉腔(8)固定连接加强圈(5)和乳化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7)转动连接乳化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装置(4)包括搅拌腔(41)、乳化腔(42)和外壳(43),所述外壳(43)内部分为搅拌腔(41)和乳化腔(42),所述搅拌腔(41)在乳化腔(42)上方,所述外壳(43)固定连接加强圈(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外循环功能的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腔(41)包括转动十字架(411)、固定齿轮(412)、半磁长杆(413)、套筒(414)、缺口圆环(415)和搅拌叶片(416),所述转动十字架(411)固定连接半磁长杆(413),所述半磁长杆(413)靠近外壳(43)的一半具有磁性,所述半磁长杆(413)远离外壳(43)的一半没有磁性,所述半磁长杆(413)转动连接套筒(414),所述套筒(414)上端设置有齿轮结构,所述套筒(414)啮合连接固定齿轮(412),所述套筒(414)上设置有缺口圆环(415),所述缺口圆环(415)转动连接搅拌叶片(416),所述固定齿轮(412)固定连接乳化腔(42),所述固定齿轮(412)转动连接动力装置(7),所述转动十字架(411)固定连接动力装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洪波项光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