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98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嗜热高温菌接种到含有含油污泥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含油污泥耐受性菌种,制成菌液;另取含油污泥与锯末、所述菌液混合培养,得到菌肥;另取含油污泥与所述菌肥混合培养,得到发酵液;将所述发酵液加入待处理的含油污泥中,干化处理,得到含油污泥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生物法以较低的温度实现含油污泥的干化处理,所得污泥粉末含水率低、减量率高、发热量高且无味,可进一步焚烧处理。烧处理。烧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油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含油污泥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而是由于油田开采、石油炼制过程、运输、使用、贮存等各种与原油、成品油有关的工业、民用、个人等,因各种事故、操作不当、设备陈旧、破损、腐蚀等原因造成原油、成品油跑、冒、滴、漏,外泄到地面,沉积到海洋、湖泊、河底,与泥土、水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油、土,水,甚至掺混有等其他污染物的混合物。含油污泥对人体有害,对植物、水体生物有害,蒸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能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器官,使土地失去植物生长的功能,处理和修复困难,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0003]含油污泥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含油污泥常用的处理方法: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但目前现行使用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含水率较高、减量率较低等处理效果差,或者发热量较低导致利用价值低,或者处理温度过高、有害物质挥发多等处理过程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利用生物法以较低的温度实现含油污泥的干化处理,所得污泥粉末含水率低、减量率高、发热量高且无味,可进一步焚烧处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将嗜热高温菌接种到含有含油污泥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含油污泥耐受性菌种,制成菌液;
[0008]S2、另取含油污泥与锯末、所述菌液混合培养,得到菌肥;
[0009]S3、另取含油污泥与所述菌肥混合培养,得到发酵液;
[0010]S4、将所述发酵液加入待处理的含油污泥中,干化处理,得到含油污泥粉末。
[0011]步骤S1中,所述含油污泥包括但不限于含油物化泥、落地油泥、浮渣油泥和罐底油泥。所述含油物化泥如含油活性炭泥。
[0012]所述含油污泥的指标为:含水率为60

85%,优选为75

85%,含油率为22%以下。
[0013]步骤S1中,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0014]进一步地,含油污泥的不同性质,相应选用的嗜热高温菌的种类也不同,以便更好的实现含油污泥处理,具体匹配关系如下:
[0015]所述含油污泥为落地油泥时,对应的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地衣芽孢杆菌和/或枯草
芽孢杆菌,优选为二者组合。
[0016]所述含油污泥为罐底油泥时,对应的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者组合。
[0017]所述含油污泥为浮渣油泥时,对应的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者组合。
[0018]所述含油污泥为含油物化泥时,对应的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地衣芽孢杆菌和/或枯草芽孢杆菌,优选为二者组合。
[0019]步骤S1中,所述菌液的制备中,所述菌液培养基的基础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菌液培养基中,所述污泥的添加量为0.05

0.20g/L,优选为0.1g/L。
[0020]所述嗜热高温菌的接种比例为0.5

1%。
[0021]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8

30℃,时间为24

48h。
[0022]所述菌液的浓度为:(0.5

6)
×
108cfu/g,优选为(2

3)
×
108cfu/g。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菌液按照下述步骤获得:
[0024]在无菌培养皿中,先倒入8

10mL含油泥0.1g/L的LB培养基,制成斜面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再将培养皿放平,倒入8

10mL的LB培养基,即得到油泥浓度梯度平板。将所选菌种溶解于无菌水中作适度稀释,取0.2mL至油泥浓度梯度平板上,涂布均匀。于28

30℃条件下培养24

48h。由于在培养基平板中油泥浓度呈由低到高梯度分布,则高浓度区生长的菌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挑选高浓度区的菌落在LB培养基上划线,于28

30℃培养24

48h,得到油泥耐受性菌种。
[0025]步骤S2中,所述菌肥的制备中,所述含油污泥与所述菌液的质量比为(50

150):1,优选为100:1。
[0026]所述锯末与所述菌液的质量比为1:(0.3

0.7),优选为1:0.5。
[0027]所述混合培养的条件为:先于55

70℃条件下,120

160rpm摇床振荡培养12

20分钟,再降温至25

30℃,120

160rpm摇床振荡培养60

72h。
[0028]步骤S3中,所述发酵液的制备中,所述含油污泥与所述菌肥的质量比为(100

300):1,优选为150:1。
[0029]所述混合培养的条件为:先于55

70℃条件下,120

160rpm摇床振荡培养20

30分钟,再降温至25

30℃,120

160rpm摇床振荡培养24

36h。
[0030]步骤S4中,所述干化处理采取间歇进料、间歇排料的处理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0031]先将所述发酵液加入所述干化设备中,再分批次加入所述待处理的含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在所述干化处理期间,当所述干化设备中污泥粉末累计到目标重量时,在每批次加入所述待处理的含油污泥时同时分批次排出所述污泥粉末,以确保所述干化设备中所述待处理的含油污泥与所述污泥粉末的质量比为1:(1

5),优选为1:1。
[0032]以每批次所述待处理的含油污泥的质量为基准,所述发酵液的添加量为0.6

2.2%,优选为1

2%。
[0033]此外,在所述干化处理期间,可根据所述污泥粉末的出料情况,适时补加发酵液。一般设备运行3

4个月后,需要补加一次。
[0034]步骤S4中,所述干化处理的条件为:
[0035]压力:微负压90

100kPa;
[0036]温度:55

7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嗜热高温菌接种到含有含油污泥的菌液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含油污泥耐受性菌种,制成菌液;S2、另取含油污泥与锯末、所述菌液混合培养,得到菌肥;S3、另取含油污泥与所述菌肥混合培养,得到发酵液;S4、将所述发酵液加入待处理的含油污泥中,干化处理,得到含油污泥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含油污泥为含油物化泥、落地油泥、浮渣油泥和罐底油泥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含油污泥的指标为:含水率为60

85%,含油率为22%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嗜热高温菌按照下述方式进行选择:所述含油污泥为落地油泥时,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地衣芽孢杆菌和/或枯草芽孢杆菌;所述含油污泥为罐底油泥时,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油污泥为浮渣油泥时,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油污泥为含油物化泥时,所述嗜热高温菌为地衣芽孢杆菌和/或枯草芽孢杆菌。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菌液的制备中:所述菌液培养基的基础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菌液培养基中,所述污泥的添加量为0.05

0.20g/L;所述嗜热高温菌的接种比例为0.5

1%;所述培养的条件为:温度为28

30℃,时间为24

48h;所述菌液的浓度为:(0.5

6)
×
108cfu/g。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菌肥的制备中:所述含油污泥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郝春辉李智张欣欣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海创环境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