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93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9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或菌剂对成分比较复杂的原油、柴油、煤油等也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可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或地下水的修复,在石油烃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良好的应用前景。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和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降解石油烃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石油及其制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进入环境,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石油烃已成为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因此,需要进行石油烃污染修复,尤其是对被石油烃污染的土壤和水体进行修复。目前,常用的石油烃污染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法。物理修复法包括超临界萃取技术、蒸发抽提工艺技术和热脱附技术等。化学修复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和生化淋洗法等。生物修复法包括原生动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以及微生物

植物联合修复法等。其中,相较于物理和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是绿色、可持续的环境治理技术。近年来,围绕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培养与应用,国内外众多机构开展了大量研究。
[0003]CN104004687B公开了一株石油烃降解菌DLFJ1

1及其降解基因与应用;所述菌株为Thioclava sp.,对其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许多和烷烃或者芳香烃降解相关基因,7天可将无机盐培养基中的5g/L的石油与柴油的混合物(V:V=1:1)降解59.2%。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菌株在石油烃污染土壤或石油烃污染地下水中对石油烃降解率不高成为石油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石油烃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不高、对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菌剂、降解石油烃的方法及应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或菌剂对石油烃进行降解,降解效率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99。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菌剂,该菌剂含有如上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如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或如上所述的菌剂在降解石油烃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降解石油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如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或如上所述的菌剂与含石油烃的污染物接触。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如上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或如上所述的菌剂在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或石油烃污染地下水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或菌剂具有较高的石油烃降解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在石油烃浓度为10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温度30.0
±
2.0℃、pH 7.0
±
0.2条件下,7天石油烃降解率达到85%以上。在石油烃含量为10g/kg的污染土壤中,温度
30.0
±
2.0℃、pH 7.0
±
0.2条件下,30天石油烃降解率达到80%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或菌剂对成分比较复杂的原油、柴油、煤油等也具有较高的降解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或菌剂可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或地下水的修复,在石油烃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2]生物保藏
[0013]本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12

5B,于2021年08月2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单位的缩写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99。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12

5B在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上菌落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该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99。
[0017]本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筛选自北京地区受柴油污染的土壤。
[0018]所述筛选的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用于新菌株筛选的方法,例如,所述筛选方法可以为:采集污染土壤,加入灭菌后的去离子水中,制成接种液;将接种液接种于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传代3

5次;将上述培养液进行浓度梯度稀释,连续划线培养至单菌落被分离;采用LB培养基对上述单菌落进行扩大化培养,离心得到菌体,即待鉴定菌株。将得到的菌体用灭菌后的生理盐水重悬得到菌悬液,将菌悬液以1:1的体积比例混合于70%甘油中,

80℃冰箱内保存。
[0019]所述待鉴定菌株在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上菌落形态规则,呈白色,布满长鞭毛,菌落表面干燥粗糙,不透明,如图1所示。
[0020]通过16S rDNA测序方法鉴别该菌株的种属,将该菌株确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12

5B。
[0021]将贝莱斯芽孢杆菌12

5B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 No.23199,保藏日期2021年08月26日。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LB培养基可以为本领域常规技术选择,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菌剂,该菌剂含有如上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菌剂为液体菌剂和/或固体菌剂。
[0025]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菌剂中,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浓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选择。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菌剂中的活菌数为
109cfu/mL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菌剂中的活菌数为109cfu/g以上。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菌剂中还可以含有辅料。所述辅料可以为不会对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活性造成影响的、本领域常用的辅料。具体的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27]另外,根据预定用途不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剂可以制备为不同的剂型。具体的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028]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如上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活化后在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菌液原液;将菌液原液离心后得到的菌体以无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特征在于,该贝莱斯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199。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该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中,该菌剂为液体菌剂和/或固体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剂,其中,所述液体菌剂中的活菌数为109cfu/mL以上;所述固体菌剂中的活菌数为109cfu/g以上。5.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或权利要求2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菌剂在降解石油烃中的应用。6.一种降解石油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或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岽黄素秀孙杰王亭李博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