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胎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59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心胎的制作方法,步骤为:将泡沫内胎固定在轮胎成型模具中,然后合上模具,从浇注孔注入发泡材液体,使发泡材液体充满模具内腔并均匀裹覆泡沫内胎,待发泡材固化后即成型包覆泡沫内胎的实心胎。这种制作方法利用泡沫内胎在实心胎内部形成中空空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泡沫破碎、体积减小而让位出一定的缓冲空间,使用舒适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成型较好的实心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最初的轮胎都使用空心胎,这种空心胎是使用橡胶制成中空的圆环状,然后套置 在车轮的轮毂上,在使用时,向空心胎内充入空气,可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因此得到广泛 的使用。然而,这种空心胎在遇到石块等突起物时,很容易将车胎扎爆,使车轮无法移动,在 某些特殊场合,如残疾人使用的轮椅,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因此,承重较好的实心胎应运 而生,实心胎一般使用橡胶或发泡材制成,即使是在路面不平的路上,也不会发生爆胎等情 形,使用较为安全,然而,由于实心胎本身的变形量较小,当行驶过程中遇到石块等突起物 时,实心胎将作用力直接传到轮毂,造成舒适性较差。 为了提高行驶过程中实心胎的使用舒适性,出现了一种缓冲性较好的实心胎,其 是在模具中固定气囊,然后利用与模具连接的转盘带动整个模具高速旋转,同时由浇注孔 向模腔注入发泡材液体,通过模具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发泡材均匀填充整个模腔,气 囊与发泡材得以紧密结合,从而使气囊在成型的实心胎中占据一空间,可以利用气囊的形 变在一定程度上缓冲来自外界的作用力,提高实心胎的使用舒适性。 然而,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气囊本身形态的不确定性,且在旋转过程中气囊自身产生的离心力和发泡材对气囊的挤压,造成成型后的气囊并无法确实处于预定的位置,而是有所偏离,这样在行驶过程中,实心胎的内壁受力并不对称,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鉴于上述分析,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目前实心胎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其所制成的实心胎质量稳 定,受力均匀,使用舒适性较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种实心胎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泡沫内胎固定在轮胎成型模具中,然后 合上模具,从浇注孔注入发泡材液体,使发泡材液体充满模具内腔并均匀裹覆泡沫内胎,待 发泡材固化后即成型包覆泡沫内胎的实心胎。 上述泡沫内胎的内壁延伸形成至少一个突舌,泡沫内胎借助该突舌固定在轮胎成 型模具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使用气囊形成中空空间的方式,而使用定型较 好的泡沫内胎与发泡材结合,而在实心胎内部占据一定的空间,该空间的形态由泡沫内胎 本身的形态决定,在制作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变形,从而较好地保证了成品的品质;且由于泡 沫内胎自身材料特性,受压后体积极易縮小,可在实心胎内部让位出一定的空间,提供均匀 的缓冲作用力,降低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出物的冲击力,起到良好的避震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合上模具的透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实心胎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轮胎成型模具1及泡沫内胎2,所述模具1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模具11和 下模具12,上模具11的中心开设有贯通的浇注孔13,浇注孔13的周围还均匀分布三个穿 孔111,而下模具12的中心设有下内模121,并在下内模121与下模具12的侧壁之间形成一 容置腔;泡沫内胎2为圆环状,并在环状内壁延伸形成至少一个突舌21,在此实施例中,在 环状内壁均匀分布有三个突舌21,并在每个突舌21上对应穿孔111分别形成固定孔211 ; 将泡沫内胎2放置于模具1的下模具12中,并使用螺钉将泡沫内胎2固定在上模具11上, 可同时参考图2所示; (2)合上轮胎成型模具l,并由浇注孔13向模具1内浇注发泡材液体,同时高速旋 转模具l,使发泡材液体充满模具1的内腔并均匀裹覆泡沫内胎2,待发泡材固化后,发泡材 与泡沫内胎2紧密结合; (3)打开模具l,取出成型后的轮胎; (4)将轮胎上因浇注而形成的毛边及泡沫内胎2上外露的突舌21切除,得到完整 的实心胎。 采用前述方法制成的实心胎,利用泡沫内胎2自身的固性,在随模具1高速旋转时也不会产生变形,从而可以预定位置和形态结合于轮胎内部,如图3所示,发泡材均匀裹覆于泡沫内胎2的外部,当受到来自外界的作用力时,确保受力的均匀,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且由于泡沫材料特性,稍受挤压即体积减小,从而在实心胎内部让位出一定的空间,为实心胎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减小外界震动对轮毂的影响,提高避震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将泡沫内胎固定在轮胎成型模具中,然后合上模具,从浇注孔注入发泡材液体,使发泡材液体充满模具内腔并均匀裹覆泡沫内胎,待发泡材固化后即成型包覆泡沫内胎的实心胎。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内胎的内壁延 伸形成至少一个突舌,泡沫内胎借助该突舌固定在轮胎成型模具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步骤为将泡沫内胎固定在轮胎成型模具中,然后合上模具,从浇注孔注入发泡材液体,使发泡材液体充满模具内腔并均匀裹覆泡沫内胎,待发泡材固化后即成型包覆泡沫内胎的实心胎。这种制作方法利用泡沫内胎在实心胎内部形成中空空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泡沫破碎、体积减小而让位出一定的缓冲空间,使用舒适性较佳。文档编号B29C39/04GK101767392SQ20101010791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龚毅 申请人: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心胎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泡沫内胎固定在轮胎成型模具中,然后合上模具,从浇注孔注入发泡材液体,使发泡材液体充满模具内腔并均匀裹覆泡沫内胎,待发泡材固化后即成型包覆泡沫内胎的实心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