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异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严密的制备工艺流程,对制备所需的化学物质材料进行精度、纯度控制,通过切制、研磨、清洗、干燥平面玻璃,配制二氧化钛七元混合溶胶、分层旋涂二氧化钛无机膜,真空蒸镀金属铜膜层,真空热处理,最终制成纳米二氧化钛异质复合膜产物,无机二氧化钛膜层厚度分别为100nm和80nm,金属膜层厚度为60nm,总膜层厚度为240nm,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膜层结构合理严密,产物纯度高,膜层纯度可达99.5%,产物在太阳光下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是十分理想的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异质复合膜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无机半导体材料光催化膜制备方法的
技术介绍
二氧化钛是一种宽禁带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理论带隙为3. 2eV,在紫外光下,二氧 化钛价带的电子可被激发至导带,形成分离的电子空穴对,分离后的电荷具有较强的氧化 和还原能力,能与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从而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二氧化钛是一种白色颜料,具有无毒、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紫 外光源的高成本,限制了二氧化钛在环境净化
的大规模应用,由于分离电荷的再 复合率高,也影响量子产率问题。 如何扩大二氧化钛对可见光的吸收,使其在阳光下具有光催化活性,减少分离电 荷的再复合,提高量子产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用二氧化 钛制备复合膜来提高二氧化钛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是一个捷径。 二氧化钛复合膜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例如化学气相沉积法、涂层干燥法等,但这些 方法均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有的工艺繁杂,且产物纯度低;有的膜层不均匀,与衬底连接 强度低,容易脱落,且化学物理性能不稳定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采用溶胶凝胶旋涂膜层、蒸镀金属膜层、 热处理结晶等技术,制成二氧化钛+氧化亚铜+ 二氧化钛异质复合膜,以大幅度提高二氧化 钛的化学物理性能和光催化效率。 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钛酸丁酯、二乙醇胺、乙酰丙酮、聚乙二醇、无水乙醇、亚甲基蓝、盐酸、去离子水、氩气、铜片、平面玻璃、水浴水、研磨膏,其组合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毫米为计量单位钛酸丁酯Ti(0C4H9)4 50ml±0. lml 二乙醇胺NH(C2H40H)2 10ml士0.05ml 乙酉先丙酮C5H802 10ml±0. 05ml 聚乙二醇H0(CH2CH20)18H 5. 8g±0. OOlg无水乙醇<:2115011 1000ml士5ml 亚甲基蓝C16H18C1N3S 3H20 0. 03g±0. OOlg 盐 酸HCl 10ml±0. 01ml 去离子水H20 5000ml ± 100ml氩气Ar 90000cm3 ± 100cm37 铜片Cu 5X20Xlmm l片 平面玻璃无色诱明2X25X25mm l换 水浴水H20 5000ml ± 100ml 研磨膏氧化铝 50g±2g 二氧化钛异质复合膜由4层结构组成,基层为平面玻璃层,基层上部为无机层,即二氧化钛层,无机层上部为金属层,即铜层,金属层上部为无机层,即二氧化钛层。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材料 对制备所需的化学物质材料进行精选,并进行纯度、精度控制 钛酸丁酯液态液体,纯度99. 99% , 二乙醇胺液态液体,纯度99. 99% 乙酰丙酮液态液体,纯度99. 99% 聚乙二醇固态固体,纯度99. 99% 无水乙醇液态液体,纯度99. 99% 亚甲基蓝固态固体,纯度99. 99% 盐 酸液态液体,浓度37% 去离子水液态液体,纯度99. 99% 铜 片固态固体,纯度99.99% 平面玻璃平面度'ZI7 1. 2 ii m,表面粗糙度Ra 1. 0 ii m 水浴水液态液体,纯度85 % 研磨膏600粒 (2)切制、研磨平面玻璃 用机械切割平面玻璃周边,成方形,尺寸为2X25X25mm,垂直平行; 用研磨膏研磨平面玻璃的上下表面,平面度0. 6 ii m,表面粗糙度RaO. 5 y m ; (3)超声清洗平面玻璃 将切割研磨后的平面玻璃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加入去离子水500ml,超声清洗 20min士2min,清洗后晾干; (4)真空干燥 将超声清洗后的平面玻璃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真空度10Pa,干燥温度40。C 士2。C,干燥时间20min士2min ; (5)配制二氧化钛溶胶 ①配制是在四口烧瓶中进行的,将四口烧瓶置于水浴缸上,将水浴缸置于电热皿 上,将四口烧瓶浸泡于水浴缸内的水浴水中,在四口烧瓶上部依次插入氩气管、滴液漏斗、 搅拌器、排气管; ②配制钛酸丁酯+ 二乙醇胺+乙酰丙酮+无水乙醇四元混合溶液 将钛酸丁酯50ml、二乙醇胺10ml、乙酰丙酮10ml、无水乙醇200ml置于烧杯中,用 搅拌器强力搅拌60min士2min,制成钛酸丁酯+ 二乙醇胺+乙酰丙酮+无水乙醇四元混合溶 液; ③配制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元混合溶液8将无水乙醇90ml、去离子水20ml置于另一烧杯中,用搅拌器搅拌5min士lmin,制 成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元混合溶液; ④合成二氧化钛溶胶 1)将钛酸丁酯+ 二乙醇胺+乙酰丙酮+无水乙醇四元混合溶液270ml,由滴液漏 斗加入四口烧瓶内; 2)开启电热皿,加热水浴缸内水浴水,使水浴水升温至25 °C ± 2 °C ,恒温; 3)开启搅拌器,匀速搅拌60±2min ; 4)开启排气口; 5)开启氩气管,输入氩气,氩气输入速度60cmVmin ; 6)由滴液漏斗加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元混合溶液110ml,继续搅拌 180min士2min ;制成四元混合溶液+ 二元混合溶液,成五元混合溶液; 7)滴加盐酸将盐酸1. 5ml加入滴液漏斗中,打开控制阀,开始滴加,滴加速度0. 3ml/min,边滴 加边搅拌,调节五元混合溶液酸碱度pH值为4 5,偏酸性,成六元混合溶液; 8)加入聚乙二醇 打开滴液漏斗加入聚乙二醇5. 8g±0. OOlg,继续搅拌,时间60min士2min,成七元 混合溶液; 9)七元混合溶液原位静置陈化 在温度25°C ±2"的水浴状态下、在氩气保护下,静置陈化960min士2min,成七元 溶胶; 10)用粘度计测量七元溶胶粘度,在25t:下为0. 0218Pa. s,成淡黄色溶胶,备用; 11)在制备七元溶胶的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 水解反应 Ti(OC4H9)4+H20^25°"2。C~~ HO-Ti(OC4H9)3 +C4H9OH j W 500 min± 10 minHO-Ti(OC4H9)3 + 3 H20 ~~25。"2。CTi(OH)4 + 3 C4H9OHv4W 500 min± 10 min 式中 Ti(0C4H9)4 :钛酸丁酯 -OH :羟基 -0C4H9 :丁烷氧基 HO-Ti (0C4H9) 3 :钛酸3 丁酯 C4H90H :丁醇 Ti(0H)4:钛酸 (6)旋涂制备无机膜层——二氧化钛层 ①旋涂无机膜层在真空旋涂机上进行; 打开镀膜机腔,将平面玻璃平行置于镀膜转盘上; 将注胶枪喷头对准转盘上的平面玻璃; 将测厚探头垂直对准平面玻璃; 将真空管伸入镀膜机腔内 ②关闭镀膜机腔,使其处于密闭状态; ③开启真空泵,抽取镀膜机腔内真空,使真空度恒定在0. OlPa ; 开启镀膜转盘,使其顺时针转动,转速为1370r/min ; 开启注胶机,带动溶胶管内溶胶,由注胶管、注胶枪喷头均匀喷至转动的平面玻璃 上,在平面玻璃上形成膜层; 开启测厚探头,测量膜层厚度,当膜层厚度达到110nm时,停止镀膜,静置10min ; ④观察窗观察镀膜状况; ⑤关闭真空泵、注胶机、测厚探头、转盘; ⑥打开镀膜机腔,取出镀膜后的平面玻璃; (7)真空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异质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钛酸丁酯、二乙醇胺、乙酰丙酮、聚乙二醇、无水乙醇、亚甲基蓝、盐酸、去离子水、氩气、铜片、平面玻璃、水浴水、研磨膏,其组合用量如下:以克、毫升、厘米↑[3]、毫米为计量单位钛酸丁酯:Ti(OC↓[4]H↓[9])↓[4]50ml±0.1ml二乙醇胺:NH(C↓[2]H↓[4]OH)↓[2]10ml±0.05ml乙酰丙酮:C↓[5]H↓[8]O↓[2]10ml±0.05ml聚乙二醇:HO(CH↓[2]C二乙醇胺+乙酰丙酮+无水乙醇四元混合溶液;③配制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元混合溶液将无水乙醇90ml、去离子水20ml置于另一烧杯中,用搅拌器搅拌5min,制成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元混合溶液;④合成二氧化钛溶胶1)将钛酸丁酯+二乙醇胺+乙酰丙酮+无水乙醇四元混合溶液270ml,由滴液漏斗加入四口烧瓶内;2)开启电热皿,加热水浴缸内水浴水,使水浴水升温至25℃±2℃,恒温;3)开启搅拌器,匀速搅拌60±2min;4)开启排气口;5)开启氩气管,输入氩气,氩气输入速度60cm↑[3]/min;6)由滴液漏斗加入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元混合溶液110ml,继续搅拌180min±2min;制成四元混合溶液+二元混合溶液,成五元混合溶液;7)滴加盐酸将盐酸1.5ml加入滴液漏斗中,打开控制阀,开始滴加,滴加速度0.3ml/min,边滴加边搅拌,调节五元混合溶液酸碱度pH值为4~5,偏酸性,成六元混合溶液;8)加入聚乙二醇打开滴液漏斗加入聚乙二醇5.8g±0.001g,继续搅拌,时间60min±2min,成七元混合溶液;9)七元混合溶液原位静置陈化在温度25℃±2℃的水浴状态下、在氩气保护下,静置陈化960min±2min,成七元溶胶;10)用粘度计测量七元溶胶粘度,在25℃下为0.0218Pa.s,成淡黄色溶胶,备用;11)在制备七元溶胶的过程中,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水解反应.Ti(OC↓[4]H↓[9])↓[4]+H↓[2]O25℃±2℃/(Ar/500min±10min)HO-Ti(OC↓[4]H↓[9])↓[3]+C↓[4]H↓[9]OHHO-Ti(OC↓[4]H↓[9])↓[3]+3H↓[2]O(25℃±2℃/Ar/500min±10min)Ti(OH)↓[4]+3C↓[4]H↓[9]OH式中:Ti(OC↓[4]H↓[9])↓[4]:钛酸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白爱英,郭玉玲,王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