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春峰专利>正文

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31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属于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机架、齿轮传动箱、离合机构、覆土轮及导土罩四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机架为方钢管框式结构,前部焊接有三点悬挂架;齿轮传动箱固定在机架的中部,前有动力输入轴,左右有动力输出轴;离合机构,包括定牙盘、动牙盘、转臂及轴套固定板、驱动转臂转动的油缸;覆土轮为阶梯型多层刀盘结构,刀盘外小里大,刀盘间有间隔柱,每个刀盘均布配有刀片,导土罩位于覆土轮的上方,固定在转臂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左右对称的可离合的覆土轮结构,可以往返双向埋藤作业,作业效率高,消耗小,覆土轮为阶梯型多层刀盘结构,取土更细,抛土远近均衡,埋藤效果好。埋藤效果好。埋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

技术介绍

[0002]在葡萄栽培管理中,为了采光效果好,多数采取枝藤向一面分布,在越冬前,枝藤修剪下架,顺池摆放覆盖,然后覆土埋藤。在大面积葡萄园的埋藤过程中,普遍使用葡萄埋藤机,目前各地使用的埋藤机都是向着机具运行方向的同一侧抛土埋藤,对于每个单一葡萄池长度都较长,取土通常只能在葡萄池的同一侧取土,使用的埋藤机只能单方向作业,当完成一个葡萄池从起点到终点的埋藤后,需要将埋藤机空车返回到下一个葡萄池的起点,再进行埋藤作业,因此,空车返回过程降低了作业效率,增加了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在机具的左右两端装配相同的覆土轮,每个覆土轮与齿轮箱输出轴采用牙嵌式离合器,在油缸控制下,实现覆土轮与齿轮箱输出轴的分离或结合,在往返作业时,通过改变覆土轮动力结合,即可改变抛土方向,实现往返相同的埋藤作业,有效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包括机架、齿轮传动箱、离合机构、覆土轮及导土罩四个部分。
[0005]机架为方钢管框式结构,在机架的前部焊接有三点悬挂架,上悬挂点通过两片钢板分别焊在机架左右钢管上,两个下悬挂点分别位于机架左右钢管前端的下面。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两个下悬挂点分别与拖拉机牵引架拉杆相联结,在牵引架拉杆处装有液压油缸,可以调节两个下悬挂点中任意一个高低位置,使两个下悬挂点之间与地面形成一定角度,改变作业中的覆土轮入土状态,达到最佳埋藤效果。
[0007]齿轮传动箱固定在机架的中部,为一组伞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箱的前端有动力输入轴,由花键与拖拉机的动力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齿轮传动箱的左右分别各有一个动力输出轴和两个油缸基座。
[0008]离合机构包括定牙盘、动牙盘、转臂、轴套固定板、轴套、轮轴、油缸。定牙盘固装在动力输出轴的端部,动牙盘固装在轮轴的端部,两个转臂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机架铰接,两个转臂焊接在轴套固定板上,转臂的下端与油缸铰接,油缸的基座与齿轮传动箱上的油缸基座铰接,轴套固定板的中部焊接有轴套,轴套与轮轴相配合。
[0009]优选地,所述的四个油缸均配有液压定位装置,能够准确定位离合机构中定牙盘和动牙盘分离或结合的位置。
[0010]覆土轮为阶梯型多层刀盘结构,刀盘外小里大,每层之间有间隔柱固定联结,每个刀盘均布配有刀片,刀片嵌入刀座中,并用螺栓联结。导土罩位于覆土轮的上方,固定在转臂之上,并配有支撑板。
[0011]优选地,所述的阶梯型多层刀盘的刀盘数量为3

6个。
[0012]优选地,所述的每个刀盘均布配有刀片,其数量为4

6片。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覆土轮转向为与前进方向呈反向滚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过程是:(以向左侧埋藤为例)
[0015]1、作业前准备,检查机架上的三点悬挂与拖拉机的牵引架连接,齿轮箱与拖拉机动力轴通过万向节连接,四个油缸与拖拉机油路连接,保证覆土轮转向为与前进方向呈反向滚动状态;
[0016]2、下行操控,在机具抬起状态下,首先操控左侧两个油缸,使左侧离合机构中定牙盘与动牙盘完全结合,再操控右侧两个油缸,使右侧离合机构中定牙盘与动牙盘完全分离,然后将油缸液压定位装置锁定;
[0017]3、启动覆土轮旋转,并将机具下降,使左侧覆土轮缓慢进入土壤中,再向前行进,此时抛出的土壤会均匀覆盖在枝藤覆盖物上;当行进到终点,抬起机具,停止覆土轮旋转,完成下行操控过程;
[0018]4、上行操控,将机具移动到下一个葡萄池一侧,首先操控左侧两个油缸,使右侧离合机构中定牙盘与动牙盘完全结合,再操控左侧两个油缸,使左侧离合机构中定牙盘与动牙盘完全分离,然后将油缸液压定位装置锁定;
[0019]5、重复上述第3步过程,完成上行操控过程;
[0020]6、在埋藤过程中,当需要调节覆土量或埋藤效果时,可随时调整拖拉机配置的牵引架拉杆处装有的液压油缸,调节两个下悬挂点中任意一个点的高低位置,使两个下悬挂点之间与地面形成一定角度,改变作业中的覆土轮入土状态,达到最佳埋藤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与现有的埋藤机性能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0022]1、采用对称的可离合的覆土轮结构,通过油缸控制牙嵌式离合器的分开或结合,可控制左右覆土轮单独作业,拖拉机往返行走,只要改变作业覆土轮的动力输出联结,就可以往返双向完成作业,避免了以往空车返程过程,提高作业效率和节省了不必要的消耗,降低了作业成本;
[0023]2、本机采用阶梯式多层刀盘结构覆土轮,取土更细,抛土远近均衡,埋藤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覆土轮的左视图;
[0027]图中标识:1

机架、11

三点悬挂架、2

齿轮箱、21

动力输入轴、22

动力输出轴、23

油缸基座、31

定牙盘、32

动牙盘、33

轮轴、41

转轴、42

转臂、43

轴套固定板、44

油缸、45

轴套、50

轮轴套、51

间隔柱、52

刀盘、53

刀座、54

刀片、60

导土罩、61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为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为方钢管框式结构,在机架的前部焊接有三点悬挂架11,上悬挂点通过两
片钢板分别焊在机架1左右钢管上,两个下悬挂点分别位于机架1左右钢管前端的下面。在所述的机架1的中部固装有齿轮传动箱2,所述的齿轮传动箱2为一组伞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箱2的前端有动力输入轴21,由花键与拖拉机的动力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齿轮传动箱2的左右面分别各有一个动力输出轴22和两个油缸基座23;在所述的动力输出轴22的端部固装有离合机构,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定牙盘31、动牙盘32、转臂42、轴套固定板43、轴套45、轮轴33、油缸44,所述的定牙盘31固装在动力输出轴22的端部,所述的动牙盘32固装在轮轴33的端部,所述的两个转臂42的上端通过转轴41与机架1铰接,两个转臂42焊接在所述的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土轮可离合的双向埋藤机,包括机架(1)、齿轮传动箱(2)、离合机构、覆土轮及导土罩(60)四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为方钢管框式结构,在机架(1)的前部焊接有三点悬挂架(11),上悬挂点通过两片钢板分别焊在机架(1)左右钢管上,两个下悬挂点分别位于机架(1)左右钢管前端的下面;所述的齿轮传动箱(2)固定在机架(1)的中部,为一组伞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箱(2)的前端有动力输入轴(21),由花键与拖拉机的动力轴通过万向节相连接,齿轮传动箱(2)的左右面分别各有一个动力输出轴(22)和两个油缸基座(23);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定牙盘(31)、动牙盘(32)、转臂(42)、轴套固定板(43)、轴套(45)、轮轴(33)、油缸(44),所述的定牙盘(31)固装在动力输出轴(22)的端部,所述的动牙盘(32)固装在所述的轮轴(33)的端部,两个所述的转臂(42)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转轴(41)与机架铰接,两个转臂(42)焊接在所述的轴套固定板(43)上,转臂(42)的下端与油缸(44)的油缸杆相铰接,油缸(44)的基座与齿轮传动箱(2)上的油缸基座(23)铰接,所述的轴套固定板(43)的中部焊接有所述的轴套(45),轴套(45)与轮轴(33)相配合;所述的覆土轮为阶梯型多层刀盘结构,刀盘(52)的直径变化为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峰韩永太
申请(专利权)人:韩春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