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22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支撑机构,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面板架,所述面板架上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自动收卷结构,安装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自动收卷结构用于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使用以实现充电线的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自动收卷结构,使得充电线无需散布在地面上,进而能够避免造成磨损,解决了因充电线难以收卷造成磨损而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手动对充电线进行收束,只需控制起降即可完成收线和放线的功能,在提高了用户设备使用体验的同时还对充电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充电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充电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最常见的就是电动汽车,需要使用充电桩充电,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本是固定式的,一般固定安装在地面或墙壁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其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0003]目前的新能源充电桩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1.充电桩的充电线往往会因为过长而导致在地面上反复摩擦,如果不进行收卷则极为容易受到汽车的碾压,使得线缆极易因损坏而造成线芯暴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2.地下停车场的环境普遍较为昏暗,散布在地上的充电线容易使得车主或行人拌到或滑倒而受伤。
[0006]3.地下停车场空间普遍狭小,车位与车位之间的空间较为紧凑,充电桩不易安装在地面上,而将充电桩安装在墙壁上则会让充电桩的使用受到限制,并且狭小的空间也造成了充电线的收卷困难。
[0007]4.在夜晚或地下停车场内视线不好时,司机开车或倒车时经常会撞到充电桩而造成一定的损失,且当充电桩正在工作时,易造成漏电,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方便安全。r/>[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支撑机构,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面板架,所述面板架上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自动收卷结构,安装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自动收卷结构用于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使用以实现充电线的升降。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用于与天花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以及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电缆穿过的第一穿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杆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面板架之间,所述连杆结构的下方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连杆结构的上方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侧板,且所述连杆结构的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块;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块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杆,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螺杆,能够带动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滑槽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杆结构展开。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结构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收卷结构包括:第二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第二螺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用于电缆绕卷的第一电缆轮,所述第一电缆轮与所述第二螺杆之间安装有发条,且所述第一电缆轮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杆;线轮,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且与所述滑杆滑动配合,所述线轮上的钢丝与安装环相连接;第二电缆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且用于绕卷充电线,所述第二电缆轮的左端面设置有齿圈以及位于所述齿圈外的环形轨道;切换外壳,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切换外壳上转动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穿出所述切换外壳并固定连接有头部,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槽,且所述拨杆位于所述移动槽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弹簧;切换组件,安装于所述切换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线轮和所述第二电缆轮之间,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头部进入所述齿圈或所述环形轨道。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切换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切换外壳上,所述切换杆上固定连接有下抵板、上抵板以及用于与所述移动槽滑动配合且与所述第二弹簧抵接的滑动杆;切换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线轮的右端面且与所述切换外壳滑动配合,所述切换轴的侧面设置有切换槽,所述切换轴远离所述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下抵板或所述上抵板相抵接以带动所述切换杆转动的推杆;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切换外壳上,所述安装座内滑动连接有换向头,所述换向头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安装座并与所述切换槽滑动配合的凸柱,所述换向头与所述切换外壳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槽包括依次首尾连通的第一直轨、第一曲轨、第二直轨和第二曲轨,所述第一直轨和所述第二直轨呈圆周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曲轨和所述第二曲轨呈圆周对称分布。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轴靠近所述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凸环,两个所述凸环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线轮卡接以实现所述切换轴与所述线轮转动连接的环槽。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外壳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所述上抵板相抵接的上挡杆以及用于与所述下抵板相抵接的下挡杆。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卡住充电头的卡扣,且所述面板架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线穿出的第二穿孔。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通过设置自动收卷结构,使得充电线无需散布在地面上,进而能够避免造成磨损,解决了因充电线难以收卷造成磨损而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手动对充电线进行收束,只需控制起降即可完成收线和放线的功能,在提高了用户设备使用体验的同时还对充电线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0021]2、通过联动自动收卷结构和升降机构,使得收放线功能在升降过程中自动运行,解决了因充电线不收卷而造成的充电区域杂乱导致行人或车主绊倒的问题,并且充电线也不会被汽车碾压造成损坏。
[0022]3、本专利技术摈弃了传统的安装方式,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将安装位置改变到了天花板,在不使用时,设备处于天花板,充电线等完全收卷,不会占用下方空间,而在使用时仅需控制该设备下降,进而将充电头送下,在拿到充电插头后即可使设备上升,充电线在下降时
即完全放出,且充电线长度允许设备在充电时处于天花板,故而仅有一根充电线从上延伸至下,极大地增加了设备的操作空间。
[0023]4、由于安装在天花板,需要车主通过手机或遥控控制设备下降才可使用,直接有效的杜绝了对充电桩偷电的行为,有效的保护了车主的财产安全,同时在不工作时完全不占用地面空间,从而完美的避免了因司机失误而撞到充电桩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初始收缩在天花板的状态三维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降状态的三维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时下降状态自动收卷结构的三维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充电时上升状态自动收卷结构局部剖视的三维视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切换组件的局部剖视三维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切换组件另一角度的局部剖视三维视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切换轴的三维视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切换轴另一种角度的三维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固定安装于天花板上;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面板架,所述面板架上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自动收卷结构,安装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自动收卷结构用于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使用以实现充电线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用于与天花板固定连接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以及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电缆穿过的第一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杆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面板架之间,所述连杆结构的下方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连杆结构的上方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侧板,且所述连杆结构的上方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滑块;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块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杆,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螺杆,能够带动所述横杆沿着所述滑槽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杆结构展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对称设置有两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卷结构包括:第二螺杆,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架上,所述第二螺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用于电缆绕卷的第一电缆轮,所述第一电缆轮与所述第二螺杆之间安装有发条,且所述第一电缆轮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杆;线轮,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且与所述滑杆滑动配合,所述线轮上的钢丝与安装环相连接;第二电缆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且用于绕卷充电线,所述第二电缆轮的左端面设置有齿圈以及位于所述齿圈外的环形轨道;切换外壳,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切换外壳上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君胡永滨廖晨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晨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