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阳离子分子转运体及SARS-CoV-2mRNA的离子复合体的冠状病毒感染-19预防性疫苗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92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包含编码抗原肽或蛋白质的mRNA序列的mRNA化合物以及阳离子分子转运体的离子复合体的疫苗组合物,将作为对人体无害的糖化合物的山梨醇(Sorbitol)和基于阳离子性胍(Guanidinium)的阳离子分子转运体用作递送体成分,从而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mRNA递送效率且在冷冻干燥时也稳定的疫苗。递送效率且在冷冻干燥时也稳定的疫苗。递送效率且在冷冻干燥时也稳定的疫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阳离子分子转运体及SARS

CoV

2 mRNA的离子复合体的冠状病毒感染

19预防性疫苗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阳离子分子转运体及核酸的离子复合体以有效地将核酸递送到体内的疫苗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引起全球大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

CoV

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作为RNA病毒,外部刺突(spike)蛋白为具有特征性的皇冠形态的球形,并且由刺突(spike)(S)、膜(membrane)(M)、包膜(envelope)(E)、核衣壳(nucleocapsid)(N)构成。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由SARS

CoV

2引起的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

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并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直持续到现在,截止2021年,确诊病例已超过1.03亿人,死亡病例已超过224万人。
[0003]目前,包括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疫苗种类在内的总共11种品种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接种。其中,最先获得美国FDA批准的辉瑞/生物科技的mRNA(BNT 162b2)疫苗及莫德纳的mRNA(mRNA

1273)疫苗以将载有能够合成抗原蛋白的遗传信息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messenger RNA)递送到细胞内以使表达为抗原蛋白之后诱导免疫反应的方式起作用。
[0004]这种mRNA疫苗的优点大致有三点。第一、在生产方面,该过程相对简单,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备,从而能够快速且灵活地应对诸如疫情之类的紧急情况或变异。第二、在功能方面,若有效地实现细胞内递送,则能够同时诱导全身免疫(Systemic immunity)和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从而可以期待相比其他种类的疫苗更加有效地预防疾病。第三、在安全性方面,副作用小,并且具有与DNA不同地作为单链的RNA不会进入核而引起人体基因的变形的较大的优点。
[0005]然而,这种mRNA疫苗也存在需要补充的缺点。mRNA的分子量大且具有较高的负电荷,并且易受体内RNA降解酶的影响。目前,辉瑞/生物科技和莫德纳使用的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技术适用于疫苗,但这也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在递送效率方面不算高。辉瑞/生物科技和莫德纳的疫苗分别使用一次接种量为30μg及100μg的过量的mRNA,因此不能说是有效的。如果通过提高递送效率来减少mRNA的使用量,则不仅可以以相同的产量普及更多的疫苗,还会具有降低疫苗的单价的效果。第二、脂质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低。纯化的mRNA本身是相当稳定的物质,但由于脂质纳米颗粒不稳定,因此必须在低温或超低温下储存。实际上,辉瑞/生物科技和莫德纳的疫苗需要在

70℃和

20℃以下的温度下流通和/或储存,因此与在4℃下处理的现有的大多数疫苗相比,需要构建超低温流通系统和处理机构的储存设施,所以即使是最强的疫苗,也可能难以快速普及。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克服以上涉及的脂质纳米颗粒的递送效率和热稳定性的缺点的新的递送技术。
[0006]据此,为了有效地递送药物,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对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脂质纳米颗粒的研究,并且已经积极地使用了利用作为生物组成组分之一的脂质双层构成的脂质体
递送载体。脂质体是微囊泡形态,其中,作为生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诸如磷脂之类的两亲性脂质分子构成双层或多重双层,并在内部具有亲水性空间,且在外部具有脂质膜结构。因此,以优秀的生物相容性为优点,在作为亲水性空间的内部结合水溶性药物,在作为外部脂质膜结合脂溶性药物和电荷性物质,从而开发作为多种药物转运体的脂质体制剂。其中,阳离子脂质体和阴离子核酸以规定比例混合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来形成的核酸

脂质体复合体容易进行内吞作用(endocytosis),从而可以顺畅地通过细胞内,并且容易经由核内体向细胞质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克服脂质纳米粒子所具有的递送效率和热稳定性的问题而努力的结果,在将作为对人体无害的糖化合物的山梨醇(Sorbitol)和基于阳离子性胍(Guanidinium)的阳离子分子转运体(SG6:Sorbitol

G6)用作递送体成分的情况下,确认了具有优异的mRNA递送效率的同时能够稳定地提供疫苗,从而完后了本专利技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离子复合体的疫苗组合物,包括:(a)mRNA化合物,包含编码抗原肽或蛋白质的mRNA序列;以及(b)下述化学式1的阳离子分子转运体。
[0010][化学式1][0011][0012]在上述式中,
[0013]R1为其中,n为1至8的整数。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疫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由化学式1表示的阳离子分子转运体;以及(b)制备包含编码抗原肽或蛋白质的mRNA序列的mRNA化合物,并将其与上述步骤(a)的产物混合。
[0015]技术方案
[00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离子复合体的疫苗组合物,包括:(a)mRNA化合物,包含编码抗原肽或蛋白质的mRNA序列;以及(b)下述化学式1的阳离子分子转运体。
[0017][化学式1][0018][0019]在上述式中,
[0020]R1为其中,n为1至8的整数。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现例,所述离子复合体还包括阳离子脂质体。
[0022]本专利技术的脂质体可以通过本
中当前公知的多种技术来制备。多层囊泡(MLV:Multi

lamellar vesicle)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制备,例如,通过将脂质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并将所选择的脂质堆积在合适的箱子(container)或容器(vessel)的内壁上,然后使溶剂蒸发或喷雾干燥以在容器的内侧留下薄膜而制得。之后,进行导致形成MLV的涡旋运动(vortexing motion)的同时可以在容器中添加水相。之后,可以通过多层囊泡的均质化、超声处理或挤出而形成单层囊泡(ULV:Uni

lamellar vesicle)。
[0023]所述mRNA化合物可以通过与所述阳离子分子转运体和/或阳离子脂质体的静电相互作用来形成离子复合体。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现例,所述mRNA化合物与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的质量比为1:1至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mRNA化合物与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的质量比为1:3,在质量比(mRNA:阳离子脂质体)小于1:1的情况下,脂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疫苗组合物,包括:离子复合体,所述离子复合体包括:(a)mRNA化合物,包含编码抗原肽或蛋白质的mRNA序列;以及(b)下述化学式1的阳离子分子转运体:[化学式1]在上述式中,R1为其中,n为1至8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离子复合体还包括阳离子脂质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mRNA化合物与所述阳离子脂质体的质量比为1:1至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抗原肽或蛋白质来源于致病性抗原、肿瘤抗原、过敏性抗原或自身免疫性自身抗原或者其片段或变异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抗原肽或蛋白质来源于SARS

Cov

2的刺突蛋白、核衣壳蛋白或者其片段或变异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mRNA序列包括与根据序列号1的SARS

Cov

2刺突蛋白的RBD序列相应的RNA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疫苗组合物,其中,所述阳离子脂质体包括选自由以下构成的组的阳离子脂质:二甲基二(十八烷基)溴化铵(DDA)、1,2

二油酰
‑3‑
三甲基铵

丙烷(DOTAP)、3β

[N

(N',N'

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基]胆固醇(DC

Chol:3β

[N

(N',N'

dimethylaminoethane)carbamoyl]cholesterol)、1,2

二油酰
‑3‑
二甲基铵

丙烷(DODAP)、1,2





十八烯氧基
‑3‑
甲基铵

丙烷(DOTMA:1,2

di

O

octadecenyl
‑3‑
trimethylammonium propane)、1,2

二肉豆蔻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4:1乙基PC:1,2

dimyrist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1

棕榈酰
‑2‑
油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6:0

18:1乙基PC:1

palmitoyl
‑2‑
ole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1,2

二油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8:1乙基PC:1,2

diole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1,2

双硬脂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8:0乙基PC:1,2

distear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1,2


棕榈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6:0乙基PC:1,2

dipalmit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1,2

二肉豆蔻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4:0乙基PC:1,2

dimyrist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1,2

二月桂酰

sn

甘油
‑3‑
乙基磷脂酰胆碱(12:0乙基PC:1,2

dilauroyl

sn

glycero
‑3‑
ethylphosphocholine)、N1

[2

(1S)
‑1‑
[(3

氨基丙基)氨基]
‑4‑
[二(3

氨基丙基)氨基]丁基甲酰胺基)乙基]

3,4

二[油烯基氧基]

苯甲酰胺(MVL5:N1

[2

(1S)
‑1‑
[(3

aminopropyl)amino]
‑4‑
[di(3

amino

propyl)amino]butylcarboxa mido)ethyl]

3,4

di[oleyloxy]

benzamide)、1,2

二肉豆蔻酰
‑3‑
二甲基铵

丙烷(14:0DAP:1,2

dimyristoyl
‑3‑
dimethylammonium

propane)、1,2

二棕榈酰
‑3‑
二甲基铵

丙烷(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智媄朴大川崔英善郑盛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