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86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包括: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和加热电路,通过加热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及加热装置连接,用于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对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源电路用于为控制器和加热控制电路供电;加热开启电路通过所述电源电路与充电设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当检测到有充电设备接入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供电回路导通,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加热控制电路开启加热装置对低温充电电池进行加热。如此,使得加热电路仅在接入充电设备来为电池充电时才启动,而没有接入充电设备时是处于非启动状态的,从而使得加热电路的功耗大大地降低,进而减少电池的电量的消耗,减少了充电电路的安全隐患。减少了充电电路的安全隐患。减少了充电电路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放电
,尤其涉及一种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锂(Li)离子电池作为存能和供电电池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锂(Li)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保护电路板对锂电池进行充分电的保护,以避免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充或过放的现象,从而保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在通过保护电路板对电池充电过程中,通常需要保证电池处于允许充电动温度范围,电池厂商一般提供电池允许充电的温度范围,以卡耐36Ah电池为例,允许充电温度为0~45℃。因而,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要先启动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加热,等电池温度升高到允许充电范围时,方可开启充电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加热电路通常相对简单,加热时容易出现故障,对电池的消耗相对较大,甚至导致加热起火等问题,增加充电电路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包括: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和加热电路,所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用于为电池充电保护,所述加热电路用于在为电池充电时,为低温电池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包括:
[0006]控制器;
[0007]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及加热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作用下,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
[0008]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控制器和加热控制电路供电;
[0009]加热开启电路,所述加热开启电路通过所述电源电路与充电设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加热开启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充电设备接入,当检测到有充电设备接入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供电回路导通,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开启加热装置对低温充电电池进行加热。
[0010]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开启电路包括:
[0011]三极管Q8,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源电路与电池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用于连接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电源负端,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用于通过电阻R5连接电池的负电源端;当充电设备接入时,所述三极管Q8导通,从而控制电源电路开启供电,进而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开启加热装置对低温充电电池进行加热。
[0012]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开启电路还包括:
[0013]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所述二极管D2连接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接
口的电源负端;其中,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电源负端;
[0014]二极管D3,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及所述二极管D3连接所述电池的负电源端;其中,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连接所述电池的负电源端;
[0015]电容C10,所述电容C10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
[0016]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
[0017]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0018]电阻R3,所述电阻R3串联在所述加热开启电路与所述电池的正电源端的供电回路上;其中,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或者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
[0019]MOS晶体管Q7,所述MOS晶体管Q7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3的所述一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7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
[0020]电源转换器,所述MOS晶体管Q7的漏极输出电源到所述电源转换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加热控制电路电源端连接。
[0021]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
[0022]MOS晶体管Q5,所述MOS晶体管Q5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的正电源输出端连,所述MOS晶体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MOS晶体管Q5的源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5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20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加热控制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5的漏极与所述加热装置的正端连接;
[0023]MOS晶体管Q6,所述MOS晶体管Q6的漏极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负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21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2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还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信号连接;
[0024]所述MOS晶体管Q5和MOS晶体管Q6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作用下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双重加热保护控制。
[0025]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
[0026]加热检测电阻R26,所述加热检测电阻R26的一端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加热检测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加热检测端连接;
[0027]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通过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一端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连接;
[0028]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6与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所述一端连接,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7与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8与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输出端还与所述控制器的加热电流检测端连接。
[0029]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还包括第一加热MOS管温度检测电路和第二加热MOS管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第一加热MOS管温度检测电路和第二加热MOS管温度检测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所述MOS晶体管Q5和MOS晶体管Q6进行温度检测;
[0030]其中,所述第一加热MOS管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热敏电阻NTC3和加热隔离放大器U6

A,所述第一热敏电阻NTC3的一端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NTC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NTC3的所述另一端还通过电阻R33与所述加热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充电保护电路和加热电路,所述电池充电保护电路用于为电池充电保护,所述加热电路用于在为电池充电时,为低温电池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包括:控制器;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及加热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作用下,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控制;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控制器和加热控制电路供电;加热开启电路,所述加热开启电路通过所述电源电路与充电设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所述加热开启电路用于检测是否有充电设备接入,当检测到有充电设备接入时,将所述电源电路的供电回路导通,并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开启加热装置对低温充电电池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开启电路包括:三极管Q8,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源电路与电池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用于连接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电源负端,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用于通过电阻R5连接电池的负电源端;其中,当充电设备接入时,所述三极管Q8导通,从而控制电源电路开启供电,进而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开启加热装置对低温充电电池进行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开启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所述二极管D2连接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电源负端;其中,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的电源负端;二极管D3,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5及所述二极管D3连接所述电池的负电源端;其中,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连接所述电池的负电源端;电容C10,所述电容C10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3,所述电阻R3串联在所述加热开启电路与所述电池的正电源端的供电回路上;其中,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或者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MOS晶体管Q7,所述MOS晶体管Q7的源极与所述电阻R3的所述一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7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转换器,所述MOS晶体管Q7的漏极输出电源到所述电源转换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加热控制电路电源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
括:MOS晶体管Q5,所述MOS晶体管Q5的源极与所述电池的正电源输出端连,所述MOS晶体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MOS晶体管Q5的源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5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20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加热控制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5的漏极与所述加热装置的正端连接;MOS晶体管Q6,所述MOS晶体管Q6的漏极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负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21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栅极还通过电阻R2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还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信号连接;所述MOS晶体管Q5和MOS晶体管Q6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作用下对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双重加热保护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低温加热的保护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加热检测电阻R26,所述加热检测电阻R26的一端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漏极连接,所述加热检测电阻R26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加热检测端连接;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通过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一端与所述MOS晶体管Q6的源极连接,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设备的负端连接;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6与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所述一端连接,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7与所述加热电流检测电阻R35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38与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隔离放大器U3

A的输出端还与所述控制器的加热电流检测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凌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