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软件开发系统及服务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7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开发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软件开发系统及服务器,包括开发平台,所述开发平台通信连接有测试分析模块、缺陷分析模块、特征分析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测试分析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将待测的软件开发包标记为测试对象,在测试对象完成软件测试后获取测试对象的测时数据CS、内存数据NC以及功能数据GN;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测试过程中的多个参数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得到效率系数,结合缺陷系数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效率进行监控,并在测试效率异常时及时进行反馈,并对开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后续的测试效率。提高后续的测试效率。提高后续的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软件开发系统及服务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开发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软件开发系统及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0003]现有的软件开发系统无法对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缺陷参数与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从而导致软件测试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开发人员的开发技术、操作习惯无法得到改善与优化,导致软件开发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软件开发系统及服务器,用于解决现有的软件开发系统无法对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缺陷参数与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对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缺陷参数与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的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软件开发包的软件开发系统,包括开发平台,所述开发平台通信连接有测试分析模块、缺陷分析模块、特征分析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测试分析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将待测的软件开发包标记为测试对象,在测试对象完成软件测试后获取测试对象的测时数据CS、内存数据NC以及功能数据GN;通过对测时数据CS、内存数据NC以及功能数据GN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测试对象的效率系数XL,将测试对象的代码行数与测试过程中监测到的BUG数量的比值标记为缺陷系数;通过效率系数XL与缺陷系数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所述缺陷分析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包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判定测试对象测试过程中是否出现致命错误:若是,则生成专业培训信号并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专业培训信号后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否,则获取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的严重数据YZ、一般数据YB以及优化数据YH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测试对象的修复系数XF;通过修复系数XF对测试是否通过进行判定;严重数据YZ、一般数据YB以及优化数据YH分别为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严重故障、一般故障以及建议优化的次数;
所述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对测试过程中的缺陷特征进行分析。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测试对象的测时数据CS为测试对象完成软件测试耗费的总时长,内存数据NC为测试对象的内存总值,功能数据GN为测试对象的待测功能数量。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效率阈值XLmin与缺陷阈值,将测试对象的缺陷系数、效率系数XL分别与缺陷阈值、效率阈值XLmin进行比较:若缺陷系数大于等于缺陷阈值,则判定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不满足要求,生成专业培训信号并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专业培训信号后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缺陷系数小于缺陷阈值且效率系数XL小于效率阈值XLmin,则判定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不满足要求,生成缺陷分析信号并将缺陷分析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缺陷分析信号后将缺陷分析信号发送至缺陷分析模块;若缺陷系数小于缺陷阈值且效率系数XL大于等于效率阈值XLmin,则判定测试对象的测试结果效率要求,生成测试合格信号并将测试合格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测试对象的软件测试是否通过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修复阈值XFmax,将修复系数XF与修复阈值XFmax进行比较:若修复系数XF小于修复阈值XFmax,则判定测试通过,同时生成特征分析信号并将特征分析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特征分析信号后将特征分析信号发送至特征分析模块;若修复系数XF大于等于修复阈值XFmax,则判定测试不通过,同时生成缺陷异常信号并将缺陷异常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缺陷异常信号后将缺陷异常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特征分析模块对测试过程中的缺陷特征进行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对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编号进行提取,将每一个缺陷编号的提取次数标记为缺陷编号的提取值,由所有缺陷编号的提取值构成提取集合,对提取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集中系数,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集中阈值,将集中系数与集中阈值进行比较:若集中系数小于集中阈值,则生成规范培训信号并将规范培训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规范培训信号后将规范培训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集中系数大于等于集中阈值,则生成习惯纠正信号并将习惯纠正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习惯纠正信号后将习惯纠正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0011]基于软件开发包的编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将待测的软件开发包标记为测试对象,在测试对象完成软件测试后获取测试对象的效率系数XL与缺陷系数,通过效率系数XL与缺陷系数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步骤二:对软件开发包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致命错误时获取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的严重数据YZ、一般数据YB以及优化数据YH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修复系数XF,通过修复系数XF对软件测试是否通过进行判定;步骤三:对测试过程中的缺陷特征进行分析:对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编号进行提取,将每一个缺陷编号的提取次数标记为缺陷编号的提取值,由所有缺陷编号的提取值构成提取集合,对提取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集中系数,通过集中系数生成习
惯纠正信号或规范培训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
[0012]基于软件开发包的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处理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网络接口,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网络接口以及处理器之间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网络接口用于与至少一个开发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或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指令或代码。
[0013]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通过测试分析模块可以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测试过程中的多个参数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得到效率系数,结合缺陷系数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效率进行监控,并在测试效率异常时及时进行反馈,并对开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后续的测试效率;通过缺陷分析模块可以对软件开发包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通过对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项缺陷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修复系数,通过修复系数对软件测试是否通过进行判定,在存在不可修复缺陷时及时进行预警与反馈;通过特征分析模块可以对测试过程中的缺陷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缺陷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软件开发包的软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发平台,所述开发平台通信连接有测试分析模块、缺陷分析模块、特征分析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测试分析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包的测试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将待测的软件开发包标记为测试对象,在测试对象完成软件测试后获取测试对象的测时数据CS、内存数据NC以及功能数据GN;通过对测时数据CS、内存数据NC以及功能数据GN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测试对象的效率系数XL,将测试对象的代码行数与测试过程中监测到的BUG数量的比值标记为缺陷系数;通过效率系数XL与缺陷系数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所述缺陷分析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包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判定测试对象测试过程中是否出现致命错误:若是,则生成专业培训信号并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专业培训信号后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否,则获取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的严重数据YZ、一般数据YB以及优化数据YH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测试对象的修复系数XF;通过修复系数XF对测试是否通过进行判定;严重数据YZ、一般数据YB以及优化数据YH分别为测试对象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严重故障、一般故障以及建议优化的次数;所述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对测试过程中的缺陷特征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件开发包的软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对象的测时数据CS为测试对象完成软件测试耗费的总时长,内存数据NC为测试对象的内存总值,功能数据GN为测试对象的待测功能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软件开发包的软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效率阈值XLmin与缺陷阈值,将测试对象的缺陷系数、效率系数XL分别与缺陷阈值、效率阈值XLmin进行比较:若缺陷系数大于等于缺陷阈值,则判定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不满足要求,生成专业培训信号并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专业培训信号后将专业培训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缺陷系数小于缺陷阈值且效率系数XL小于效率阈值XLmin,则判定测试对象的测试效率不满足要求,生成缺陷分析信号并将缺陷分析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开发平台接收到缺陷分析信号后将缺陷分析信号发送至缺陷分析模块;若缺陷系数小于缺陷阈值且效率系数XL大于等于效率阈值XLmin,则判定测试对象的测试结果效率要求,生成测试合格信号并将测试合格信号发送至开发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软件开发包的软件开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对测试对象的软件测试是否通过进行判定的具体过程包括:通过存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晨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