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3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凝沉淀单元、汽提脱氨单元、pH回调沉淀单元、生化反应单元、MBR膜单元、NF膜单元、氨回收单元、污泥处理单元和腐殖酸回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渗滤液中的COD与氨氮进行资源化处理,生成副产品碳酸氢铵或氨水,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和降低渗滤液处理成本和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处理成本和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处理成本和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主要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水质的变化主要与填埋场垃圾成份、垃圾处理规模、降雨量、气候温度、填埋操作工艺及填埋年限等密切相关。垃圾渗滤液的显著特征为:(1)垃圾渗滤液的水量随季节性变化量很大。(2)垃圾渗滤液中普遍氨氮浓度较高,尤其是在填埋后期其氨氮浓度更高,其浓度一般从数十到数千mg/L不等。(3)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较差,且随着填埋场时间的延长,渗滤液的生化性逐渐降低,在填埋后期,可生化性已经很差,BOD/COD值小于0.1。(4)垃圾渗滤液污水的色度比较高,且颜色发黑,恶臭明显。
[000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多以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化学处理等技术相结合,目前市面上较为成熟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艺技术主要为三大类,即:(1)混凝沉淀+厌氧水解+生化处理+MBR膜系统+深度处理(UF+NF+RO或高级氧化+NF+RO)+蒸发;(2)混凝沉淀+两级DTRO+离子交换树脂+蒸发;(3)混凝沉淀+生化处理+MBR+蒸发。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主要着眼于“处理”,并未考虑资源化回收利用,随着渗滤液处理执法力度的加大,其处理难度和项目投入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有限投入的基础上增加项目副产品的产出,即项目资源化利用,成为渗滤液处理的一大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具有有效处理渗滤液和对渗滤液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
[0007]混凝沉淀单元,用于接收渗滤液,并脱除所述渗滤液中的污泥,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上连通有原水管;
[0008]汽提脱氨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提取渗滤液的氨氮;
[0009]pH回调沉淀单元,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调节渗滤液的pH;
[0010]生化反应单元,与所述pH回调沉淀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0011]MBR膜单元,与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进一步分离渗滤液中的污泥及杂质;
[0012]NF膜单元,与所述MBR膜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拦截并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泥、有机物和氮,所述NF膜单元上连通有排液管,用于排放清液;
[0013]氨回收单元,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的出气端连接,用于回收氨,以获得碳酸氢铵;
[0014]污泥处理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所述pH回调沉淀单元、所述生化反应单元和所述MBR膜单元的排泥口连接,用于接收污泥,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
[0015]腐殖酸回收单元,与所述NF膜单元的浓水出料端连接,用于制备腐殖酸肥料。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沉淀单元包括第一加药装置、第一加药泵、混凝反应池、第一斜管沉淀池和第一排泥泵;
[0017]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原水管连通,以接收待处理的渗滤液;
[0018]所述第一加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与所述混凝反应池之间,用于将药物输送至所述混凝反应池;
[0019]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的进料端与所述混凝反应池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连通,用于静置反应完毕的渗滤液;
[0020]所述第一排泥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之间,用于将污泥排放至所述污泥处理单元。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提脱氨系统包括:
[0022]自清洁过滤器,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连通;
[0023]换热器,其冷液进料端与所述自清洁过滤器的出料端连通,用于预热渗滤液;
[0024]解析塔,其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液出料端连通,用于脱除渗滤液中的二氧化碳,其出气口与所述氨回收单元的进气口连通;
[0025]脱氨塔,其进料端与所述解析塔的出料端连通,用于脱除渗滤液中的氨氮,其出气口与所述解析塔的进气口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液进料端连通;
[0026]第一冷凝器,其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液出料端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pH回调沉淀系统连通。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H回调沉淀单元内设置有pH反应池、第二斜管沉淀池、第二加药装置、第二加药泵和第二排泥泵;
[0028]所述pH反应池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连通;
[0029]所述第二加药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加药装置与所述pH反应池之间,用于将药物输送至所述pH反应池;
[0030]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的进料端与所述pH反应池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生化反应单元连通,用于静置反应完毕的渗滤液;
[0031]所述第二排泥泵设置于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之间,用于排放污泥至所述污泥处理单元。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反应单元为两截A/O活性污泥反应器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反应器。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BR膜单元为浸没式MBR膜反应器。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F膜单元包括保安过滤器、高压泵、NF膜组件、第三加药装置、第三加药泵、浓水储存件与产水储存件;
[0035]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MBR膜单元连通;
[0036]所述高压泵设置于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NF膜组件之间,用于将过滤完毕的渗滤液输送至所述NF膜组件;
[0037]所述第三加药泵设置于所述第三加药装置与所述NF膜组件之间,
[0038]用于投入药物至所述NF膜组件;
[0039]所述NF膜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NF膜和循环泵;
[0040]所述浓水存储件的进料端与所述NF膜组件的浓水出料端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腐殖酸回收单元的进料端连通;
[0041]所述产水存储件的进料端与所述NF膜组件的清液出料端连通,其出料端与排液管连通。
[00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氨回收系统单元包括按照气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冷凝器、气液分离罐、真空抽氨装置和碳化回收装置,且所述碳化回收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晶浆罐、离心机与包装机,以将碳酸氢铵溶液制成碳酸氢铵产品,所述碳化回收装置连接有尾气净化塔,用于处理尾气。
[00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腐殖酸回收单元包括:
[0044]一级物料膜装置,与所述NF膜单元的浓水出料端连通,其膜透过液出料端与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进料端连通;
[0045]二价离子调控装置,与所述一级物料膜装置的浓水出料端连通;
[0046]二级物料膜装置,与所述二价离子调控装置的出料端连通,用于分离膜透过液和浓缩液;
[0047]第四加药装置;
[0048]第四加药泵,设置于所述第四加药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沉淀单元,用于接收渗滤液,并脱除所述渗滤液中的污泥,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上连通有原水管;汽提脱氨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提取渗滤液的氨氮;pH回调沉淀单元,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调节渗滤液的pH;生化反应单元,与所述pH回调沉淀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MBR膜单元,与所述生化反应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进一步分离渗滤液中的污泥及杂质;NF膜单元,与所述MBR膜单元的出料端连接,用于拦截并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泥、有机物和氮,所述NF膜单元上连通有排液管,用于排放清液;氨回收单元,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的出气端连接,用于回收氨,以获得碳酸氢铵;污泥处理单元,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所述pH回调沉淀单元、所述生化反应单元和所述MBR膜单元的排泥口连接,用于接收污泥,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腐殖酸回收单元,与所述NF膜单元的浓水出料端连接,用于制备腐殖酸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包括第一加药装置、第一加药泵、混凝反应池、第一斜管沉淀池和第一排泥泵;所述混凝反应池与所述原水管连通,以接收待处理的渗滤液;所述第一加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与所述混凝反应池之间,用于将药物输送至所述混凝反应池;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的进料端与所述混凝反应池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连通,用于静置反应完毕的渗滤液;所述第一排泥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斜管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之间,用于将污泥排放至所述污泥处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提脱氨系统包括:自清洁过滤器,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连通;换热器,其冷液进料端与所述自清洁过滤器的出料端连通,用于预热渗滤液;解析塔,其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液出料端连通,用于脱除渗滤液中的二氧化碳,其出气口与所述氨回收单元的进气口连通;脱氨塔,其进料端与所述解析塔的出料端连通,用于脱除渗滤液中的氨氮,其出气口与所述解析塔的进气口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液进料端连通;第一冷凝器,其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液出料端连通,其出料端与所述pH回调沉淀系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H回调沉淀单元内设置有pH反应池、第二斜管沉淀池、第二加药装置、第二加药泵和第二排泥泵;所述pH反应池与所述汽提脱氨单元连通;所述第二加药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加药装置与所述pH反应池之间,用于将药物输送至所述pH反应池;
所述第二斜管沉淀池的进料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丽梅张舵北吴坤春陈舜龙袁泉熊倩陈增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前海东江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