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1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包括两副呈长方体形和结构相同且上下连接的水平调节装置、一副安装在上方的水平调节装置上面的竖直调节装置,两副水平调节装置在长度方向呈垂直布置;水平调节装置由下滑构件和上滑构件配合连接构成;所述下滑构件的底面呈长方形,断面呈凹槽形,在下滑构件的底面中部设有四个第一圆柱凸台,四个第一圆柱凸台的中心设有螺纹通孔,四个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呈正方形;在下滑构件长度方向一外侧的上部设有主尺、长度方向另一外侧的上部设有调节机构,在下滑构件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分别设有一条下导轨槽,在下导轨槽的上下边分别安装有一根下导轨。其能够在X、Y、Z三个方向六个自由度调节,而且重复利用。且重复利用。且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制作或检测时所使用的定位夹具中的可调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身制造作为汽车制造过程中重要环节,对其零部件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因此需要使用定位夹具对其进行装夹约束,以保证其制造及检测满足设计状态要求。现有的定位夹具通常根据车身零部件设计图纸进行设计制作并组装,但因为定位夹具的制作及组装产生的误差,导致定位夹具还需经过调试才能达到设计定位精度。调试时一般使用三坐标检测定位点的实际坐标值,并与设计值进行比对,通过偏差值及方向增减垫片厚度,再进行三坐标检测,直至定位点的实测值逼近设计值,一般要求X、Y、Z各方向偏差均小于0.1mm。如现有的“一种汽车夹具自身定位调节支撑结构”,包括可调节压头、支撑块、连接块和底板,所述支撑块包括竖杆和纵杆,所述纵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竖杆的中部,所述可调节压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可调节压头和纵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连接块由竖向部和横向部连接呈L形,所述支撑块的竖杆与所述连接块的竖向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支撑块的竖杆和连接块的竖向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连接块的横向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连接块的横向部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垫片。这种增减垫片的调节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调整范围较小,一般仅为几毫米,加装垫片如太多,则容易导致定位点在装夹零部件时因整体强度不足发生偏移,影响重复定位精度;(2)调试周期长,通过三坐标测量定位点实测值并增减垫片调整,但通常由于安装重复性精度不足导致不能一次调整到位,需多次重复测量调试;(3)重复利用率低,一旦零部件发生设计变更或更换其他零部件,定位夹具必须重新设计制作并调试,导致成本过高。
[0003]因此,现有的车身定位夹具亟待加以改进。
[0004]CN 218136072U公开了“一种滑轨式的车身定位夹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内侧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侧设有手动转盘,所述活动块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活动块上方设有可滑动调节定位夹持位置的滑轨式定位组件,其适用于车身加工时对车身进行定位夹持,通过旋转手动转盘能够带动螺纹杆旋转,从而带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与夹具台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带动夹具台沿着滑轨进行水平移动,对车身进行定位夹持,使该定位夹具能够根据车身实际情况改变夹持位置,提高定位夹持效果。
[0005]CN213258287U公开了“一种定位夹具的自动调节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定位板和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抵触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安装部;所述推动机构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穿过所述定位板设置,当工件放置在安装部上时,所述推动机构推动定位板位移,使得所述调节机构
抵触在所述工件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轨,所述调节板可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其具有操作简单、能够自动适应不同误差的工件装夹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定位夹具的装夹尺寸是固定,由于工件的尺寸存在误差,导致定位夹具无法装夹工件,需要调整工件的尺寸才能实现工件的装夹,费时费力,容易损坏工件的问题。
[0006]毫无疑问,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述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其能够实现定位夹具在X、Y、Z三个方向六个自由度快速调节,不仅调节精度高、操作简单,而且重复利用程度高,制作成本低。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包括两副呈长方体形和结构相同且上下连接的水平调节装置、一副安装在上方的水平调节装置上面的竖直调节装置,两副水平调节装置在长度方向呈垂直布置;所述水平调节装置由下滑构件和上滑构件配合连接构成;所述下滑构件的底面呈长方形,断面呈凹槽形,在所述下滑构件的底面中部设有四个第一圆柱凸台,四个第一圆柱凸台的中心设有螺纹通孔,四个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呈正方形;在所述下滑构件长度方向一外侧的上部设有主尺、长度方向另一外侧的上部设有调节机构,在所述下滑构件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分别设有一条下导轨槽,在下导轨槽的上下边分别安装有一根下导轨,两根所述下导轨与一直线轴承的一面接触。
[0009]进一步,所述上滑构件的顶面呈长方形,断面呈“兀”字形,在所述上滑构件顶面中部设有四个第一沉台孔,四个第一沉台孔的中心设有螺纹通孔,四个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呈正方形,并且与四个第一圆柱凸台的中心连线构成的正方形相等;在所述上滑构件长度方向上部的一外侧上部设有游标尺、另一外侧设有紧固销;在所述上滑构件长度方向下部两凸起部分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条上导轨槽,在上导轨槽的上下边分别安装有一根上导轨,两根所述上导轨与所述直线轴承的另一面接触;所述上滑构件长度方向下部两凸起部分与下滑构件凹槽的两内侧对应配合;所述上滑构件上的游标尺与下滑构件上的主尺对应,所述上滑构件上的紧固销与下滑构件上的调节机构对应配合;所述上滑构件与下滑构件能够相对水平滑动。
[0010]进一步,在所述下滑构件设有调节机构的一侧位于下导轨槽之下的部位设有贯通的深槽,并设置有螺栓穿过深槽的两壁。
[0011]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由定位连接在所述下滑构件长度方向另一外侧上的调节支架、两个相向同轴配合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两端部上的调节螺杆和两个分别配合在两个调节螺杆上的锁紧螺母构成;两个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上滑构件上的紧固销两侧紧靠。
[0012]进一步,在所述下滑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封板,在所述上滑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封板。
[0013]进一步,所述下滑构件上设有的主尺和上滑构件上设有的游标尺均为中分尺,所述游标尺的0~20刻度之间间距为19mm,能够配合主尺实现0.05mm分辨率。
[0014]进一步,所述竖直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台和台阶销,所述安装台的水平断面呈正方形、垂直断面呈长方形;在所述安装台下面的中部设有四个第二圆柱凸台,四个所述第二圆
柱凸台的中心连线呈正方形,并与所述水平调节座的上滑构件上的四个第一沉台孔一一对应配合;在所述安装台上面的中部设有四个第二沉台孔,四个所述第二沉台孔与四个所述第二圆柱凸台同轴,在四个所述第二沉台孔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台阶销的中心沉台孔,四个所述第二圆柱凸台内有通孔,并且四个通孔上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沉台孔同轴。
[0015]进一步,所述台阶销一体三段式圆柱结构,由上圆柱段、中圆柱段和下圆柱段相连构成,所述上圆柱段的顶部为锥形;所述中圆柱段的直径比上圆柱段的直径至少大10mm,中圆柱段的上端面为支撑面,与所需配合的车身构件的孔所在平面贴合;中圆柱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安装台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圆柱段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安装台上的中心沉台孔的内径,实现下圆柱段与中心沉台孔间隙配合。
[0016]进一步,在所述中圆柱段的下端面与安装台的上表面之间设有零至多个垫圈,垫圈的厚度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包括两副呈长方体形和结构相同且上下连接的水平调节装置(1)、一副安装在上方的水平调节装置(1)上面的竖直调节装置(2),两副水平调节装置(1)在长度方向呈垂直布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调节装置(1)由下滑构件(11)和上滑构件(12)配合连接构成;所述下滑构件(11)的底面呈长方形,断面呈凹槽形,在所述下滑构件(11)的底面中部设有四个第一圆柱凸台(110),四个第一圆柱凸台的中心设有螺纹通孔,四个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呈正方形;在所述下滑构件(11)长度方向一外侧的上部设有主尺(111)、长度方向另一外侧的上部设有调节机构,在所述下滑构件(11)长度方向的两内侧分别设有一条下导轨槽,在下导轨槽的上下边分别安装有一根下导轨(112),两根所述下导轨(112)与一直线轴承(113)的一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滑构件(12)的顶面呈长方形,断面呈“兀”字形,在所述上滑构件(12)顶面中部设有四个第一沉台孔(120),四个第一沉台孔的中心设有螺纹通孔,四个螺纹通孔的中心连线呈正方形,并且与四个第一圆柱凸台(110)的中心连线构成的正方形相等;在所述上滑构件(12)长度方向上部的一外侧上部设有游标尺(121)、另一外侧设有紧固销(124);在所述上滑构件(12)长度方向下部两凸起部分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条上导轨槽,在上导轨槽的上下边分别安装有一根上导轨(122),两根所述上导轨(122)与所述直线轴承(113)的另一面接触;所述上滑构件(12)长度方向下部两凸起部分与下滑构件(11)凹槽的两内侧对应配合;所述上滑构件(12)上的游标尺(121)与下滑构件(11)上的主尺(111)对应,所述上滑构件(12)上的紧固销(124)与下滑构件(11)上的调节机构对应配合;所述上滑构件(12)与下滑构件(11)能够相对水平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下滑构件(11设有调节机构的一侧位于下导轨槽之下的部位设有贯通的深槽(118),并设置有螺栓穿过深槽的两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构件定位夹具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机构由定位连接在所述下滑构件(11)长度方向另一外侧上的调节支架(115)、两个相向同轴配合在所述调节支架(115)的两端部上的调节螺杆(116)和两个分别配合在两个调节螺杆(116)上的锁紧螺母(117)构成;两个所述调节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