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06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由细菌引发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抗生素是疾病治疗中最普遍的抗菌方式,但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激增,最终将导致抗生素的抗菌效果降低并且存在出现超级细菌的风险。
[0003]另一方面,从抗菌剂的使用上来说,除了作为药物使用以外,近年来众多抗菌或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食品加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这也对抗菌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开发新型抗菌剂及相关抗菌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IR

780碘化物溶液与HKUST

1溶液进行第一混合,所述HKUST

1将IR

780碘化物包裹,得到IR

780@HKUST

1;将所述IR

780@HKUST

1溶于水中,得到IR

780@HKUST

1溶液;
[0008]将明胶和第一甘油溶解到水中,得到明胶溶液;将壳聚糖和第二甘油溶解到乙酸

水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将所述明胶溶液与壳聚糖溶液进行第二混合,发生交联反应,得到交联溶液;
[0009]将寡聚鸟苷酸溶液与所述IR

780@HKUST

1溶液进行第三混合,所述寡聚鸟苷酸被负载到IR

780@HKUST

1上,得到IR

780@HKUST

1/G6溶液;所述寡聚鸟苷酸的核苷酸序列为5'

GGGGGG

3';
[0010]将所述IR

780@HKUST

1/G6溶液与所述交联溶液进行第四混合,将所得混合液成膜,得到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
[0011]优选的,所述HKUST

1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醋酸铜、均苯三甲酸与缓冲溶液进行混合,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金属有机框架HKUST

1;将所述HKUST

1溶于水中,得到HKUST

1溶液。
[0013]优选的,所述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3.5:1;所述缓冲溶液为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为6.8~7.2;所述混合的时间为7.5~8.5h,温度为28~33℃。
[0014]优选的,所述IR

780碘化物与HKUST

1的质量比为1:20。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的时间为2h,温度为室温。
[0016]优选的,所述明胶的质量、第一甘油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比为1g:0.15g:100mL;所述
壳聚糖的质量、第二甘油的质量和乙酸

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g:0.15g:100mL;所述乙酸

水溶液中乙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所述明胶溶液与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的时间为20~40min,温度为40~50℃。
[0018]优选的,所述寡聚鸟苷酸溶液和IR

780@HKUST

1溶液的体积比为1:50;所述寡聚鸟苷酸溶液的浓度为5μM;所述IR

780@HKUST

1溶液的浓度为0.098μM;所述第三混合的时间为10min,温度为室温。
[0019]优选的,所述IR

780@HKUST

1/G6溶液和交联溶液的体积比为1:4;所述第四混合的时间为20~40min,温度为室温。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包括IR

780@HKUST

1/G6以及明胶与壳聚糖的交联物;所述IR

780@HKUST

1/G6包括IR

780@HKUST

1和负载于所述IR

780@HKUST

1上的寡聚鸟苷酸;所述寡聚鸟苷酸的核苷酸序列为5'

GGGGGG

3';所述IR

780@HKUST

1包括HKUST

1和被HKUST

1包裹的IR

780碘化物。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IR

780碘化物溶液与HKUST

1溶液进行第一混合,所述HKUST

1将IR

780碘化物包裹,得到IR

780@HKUST

1;将所述IR

780@HKUST

1溶于水中,得到IR

780@HKUST

1溶液;将明胶和第一甘油溶解到水中,得到明胶溶液;将壳聚糖和第二甘油溶解到乙酸

水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将所述明胶溶液与壳聚糖溶液进行第二混合,发生交联反应,得到交联溶液;将寡聚鸟苷酸溶液与所述IR

780@HKUST

1溶液进行第三混合,所述寡聚鸟苷酸被负载到IR

780@HKUST

1上,得到IR

780@HKUST

1/G6溶液;所述寡聚鸟苷酸的核苷酸序列为5'

GGGGGG

3';将所述IR

780@HKUST

1/G6溶液与所述交联溶液进行第四混合,将所得混合液成膜,得到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记为IR

780@HKUST

1/G6/GC)。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金属有机框架HKUST

1中存在铜离子,能够增强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的抗菌性。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I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IR

780碘化物溶液与HKUST

1溶液进行第一混合,所述HKUST

1将IR

780碘化物包裹,得到IR

780@HKUST

1;将所述IR

780@HKUST

1溶于水中,得到IR

780@HKUST

1溶液;将明胶和第一甘油溶解到水中,得到明胶溶液;将壳聚糖和第二甘油溶解到乙酸

水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将所述明胶溶液与壳聚糖溶液进行第二混合,发生交联反应,得到交联溶液;将寡聚鸟苷酸溶液与所述IR

780@HKUST

1溶液进行第三混合,所述寡聚鸟苷酸被负载到IR

780@HKUST

1上,得到IR

780@HKUST

1/G6溶液;所述寡聚鸟苷酸的核苷酸序列为5'

GGGGGG

3';将所述IR

780@HKUST

1/G6溶液与所述交联溶液进行第四混合,将所得混合液成膜,得到含铜纳米酶复合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KUST

1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醋酸铜、均苯三甲酸与缓冲溶液进行混合,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金属有机框架HKUST

1;将所述HKUST

1溶于水中,得到HKUST

1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铜和均苯三甲酸的摩尔比为3.5:1;所述缓冲溶液为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所述缓冲溶液的pH值为6.8~7.2;所述混合的时间为7.5~8.5h,温度为28~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R

780碘化物与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超陈奕彤王玥董甜甜李兆静张志远曹美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