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包括:湿地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湿地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湿地本体中部的核心净化区,以及与所述核心净化区由生态透水坝相连通的前置处理区和清水出流区;所述前置处理区、所述核心净化区和所述清水出流区容积分别为所述湿地本体总容积的10~20%、70~80%和10~20%,所述前置处理区、所述核心净化区和所述清水出流区水深分别控制在1.5~2.0m、0.8~1.2m和0.3~0.6m。对受轻度污染的水体具有很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同时还兼具一定的生态景观功能。采用纯生态的技术手段,绿色、环保、节能效益显著。选择利用的水生植物类型涵盖挺水、浮叶、漂浮、沉水全生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性丰富。性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的低污染水体,一般是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
2002)中V类水限值要求,其表现为水体中的COD浓度较低且不超标,但氮磷浓度较高,有超标现象但超标倍数不大的情形,常见于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微污染河湖水、农田退水等类似性质的水。对于低污染水体的处理,既要求能实现有效水质净化,也要求考虑一定的观赏效果,目前主要采用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治理模式。
[0003]早在20世纪70年代,园林学家便注意到了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中的作用,并开始巧妙地应用于园林以治理污水;近年来兴起的人工生态湿地技术,更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在削减水污染、营造水景观方面表现突出。按照生长条件和生长习性来分,水生植物可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这四大类。而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其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也有所区别,比如水深是水生植物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很关键问题,绝大多数挺水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0~30cm,浮叶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20~150cm,漂浮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大于5cm,沉水植物适宜水深范围为30~200cm。此外,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耐污能力和去污效果不同,比如在净化水质能力的大小方面,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若再进一步地具体到不同品种的水生植物,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在净水能力、景观效果上也是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合理、恰当地把握水生植物的最佳选择配置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基于水生植物的选配利用,提供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旨为对低污染水体实现有效的水质净化,并兼具一定的生态观赏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包括:湿地本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湿地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湿地本体中部的核心净化区,以及与所述核心净化区由生态透水坝相连通的前置处理区和清水出流区;
[0006]所述前置处理区、所述核心净化区和所述清水出流区容积分别为所述湿地本体总容积的10~20%、70~80%和10~20%,所述前置处理区、所述核心净化区和所述清水出流区水深分别控制在1.5~2.0m、0.8~1.2m和0.3~0.6m,所述前置处理区的基底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50mm厚碎石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和2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所述核心净化区和所述清水出流区的基底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50mm厚碎石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和不小于300mm厚种植土底;
[0007]所述湿地本体周围还设置有石笼驳岸,所述石笼驳岸将所述前置处理区、所述核心净化区、所述清水出流区和所述生态透水坝包围在内,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石笼驳岸
中并与所述前置处理区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石笼驳岸中并于所述清水出流区相连通。
[000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置处理区水面种植有漂浮植物,所述漂浮植物品种选择粉绿狐尾藻。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置处理区水底还安装有排泥装置。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核心净化区水底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品种选择苦草。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核心净化区水中还投放有滤食性鱼类和腹足类底栖动物,以及水面还安装有推流曝气设备。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出流区水面种植有浮叶植物,所述浮叶植物品种选择睡莲。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态透水坝由石笼网内填装直径50~80mm碎石堆叠而成,且坝顶上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品种选择黄菖蒲和风车草。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笼驳岸由石笼网内填装直径120~150mm石块堆建而成。
[0015]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对受轻度污染的水体具有很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同时还兼具一定的生态景观功能。
[0017](2)本技术中,采用纯生态的技术手段,绿色、环保、节能效益显著。
[0018](3)本技术中,选择利用的水生植物类型涵盖挺水、浮叶、漂浮、沉水全生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
[0019](4)本技术中,在后期运行管理维护上,主要是注意水生植物的收割,简单、方便、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图1中A
‑
A处剖面结构图;
[0023]图中:1、湿地本体;11、前置处理区;111、粉绿狐尾藻;112、排泥装置;12、核心净化区;121、苦草;122、滤食性鱼类;123、腹足类底栖动物;124、推流曝气设备;13、清水出流区;131、睡莲;14、生态透水坝;141、黄菖蒲;142、风车草;2、进水管;3、出水管;4、石笼驳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包括:湿地本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湿地本体1包括位于湿地本体1中部的核心净化区12,以及与核心净化区12由生态透水坝14相连通的前置处理区11和清水出流区13;
[0026]前置处理区11、核心净化区12和清水出流区13容积分别为湿地本体1总容积的10~20%、70~80%和10~20%,前置处理区11、核心净化区12和清水出流区13水深分别控制在1.5~2.0m、0.8~1.2m和0.3~0.6m,前置处理区11的基底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50mm厚碎石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和2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核心净化区12和清水出流区13的基底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50mm厚碎石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和不小于300mm厚种植土底;
[0027]湿地本体1周围还设置有石笼驳岸4,石笼驳岸4将前置处理区11、核心净化区12、清水出流区13和生态透水坝14包围在内,进水管2设置在石笼驳岸4中并与前置处理区11相连通,出水管3设置在石笼驳岸4中并于清水出流区13相连通。
[0028]前置处理区11水面种植有漂浮植物,漂浮植物品种选择粉绿狐尾藻111。
[0029]前置处理区11水底还安装有排泥装置112。
[0030]核心净化区12水底种植有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品种选择苦草1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低污染水体的生态净化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地本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湿地本体(1)包括位于所述湿地本体(1)中部的核心净化区(12),以及与所述核心净化区(12)由生态透水坝(14)相连通的前置处理区(11)和清水出流区(13);所述前置处理区(11)、所述核心净化区(12)和所述清水出流区(13)容积分别为所述湿地本体(1)总容积的10~20%、70~80%和10~20%,所述前置处理区(11)、所述核心净化区(12)和所述清水出流区(13)水深分别控制在1.5~2.0m、0.8~1.2m和0.3~0.6m,所述前置处理区(11)的基底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50mm厚碎石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和2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所述核心净化区(12)和所述清水出流区(13)的基底构造自下而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50mm厚碎石垫层、膨润土防水毯和不小于300mm厚种植土底;所述湿地本体(1)周围还设置有石笼驳岸(4),所述石笼驳岸(4)将所述前置处理区(11)、所述核心净化区(12)、所述清水出流区(13)和所述生态透水坝(14)包围在内,所述进水管(2)设置在所述石笼驳岸(4)中并与所述前置处理区(11)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设置在所述石笼驳岸(4)中并于所述清水出流区(13)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琪,李刘欣,郭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逐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