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育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14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种子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育苗盘,包括第一盆体,第一盆体上悬架有第二盆体,第二盆体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筛网,第二盆体的侧壁设有与筛网的上表面平齐的条形开口,第二盆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杆,轴杆位于条形开口的正上方,轴杆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布,吸水棉布穿过条形开口平铺在筛网上,吸水棉布在筛网上呈两层设置,吸水棉布的尾端延伸至第一盆体中,条形开口相邻的两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均与条形开口连通,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位于两层吸水棉布之间,用于解决现有水培育苗盘不便于取出吸水棉布的问题。育苗盘不便于取出吸水棉布的问题。育苗盘不便于取出吸水棉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式育苗盘


[0001]本技术属于种子育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育苗盘。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土育苗是目前培养植物所用的新技术。即不用土壤,而用非土壤的固体材料作基质,或不用任何基质,而利用水培或雾培的方式进行育苗。现有的水培育苗盘多为平盘或者穴盘,在盘内放入海绵块或者岩棉作为播种介质,种子在湿润的海绵块或者岩棉上进行生根发育,但是在育苗期需要每天多次补水施肥,费时费力。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人员将海绵块或岩棉替换为吸水棉布,吸水棉布的一端连接到营养液中,通过吸水棉布的吸水原理自动的进行补水,从而降低浇水次数,但是,某些种子发芽后,植株的根系在吸水棉上生长空间有限,不利于根系生长,需要延伸并浸泡在水或营养液中,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幼苗根已长出,但未扎根在吸水棉时)将吸水棉取出,现有的水培育苗盘中的吸水棉布基本都是直接平铺在盘内,拉动吸水棉布时棉布上的植株也会移动,会改变植株的生长布局,也容易对植株的根系造成损伤,因此,存有不便于取出吸水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吸式育苗盘,解决现有水培育苗盘不便于取出吸水棉布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自吸式育苗盘,包括第一盆体,第一盆体上悬架有第二盆体,第二盆体的上下端均开口设置,第二盆体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筛网,第二盆体上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用于透气的通孔,第二盆体的侧壁设有与筛网的上表面平齐的条形开口,第二盆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杆,轴杆位于条形开口的正上方,轴杆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布,吸水棉布穿过条形开口平铺在筛网上,且吸水棉布在筛网上呈两层设置,吸水棉布的尾端延伸至第一盆体中,条形开口相邻的两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均与条形开口连通,第一滑槽与第二盆体的外部连通,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位于两层吸水棉布之间,滑杆的端部通过第一滑槽延伸至第二盆体的外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0008]进一步,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的上下壁均设有限位槽,滑杆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避免滑杆滑动时从滑槽中脱落。
[0009]进一步,第二盆体内设置有横板和纵板,第二盆体的内壁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底部与筛网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卡槽的底部设有用于限制横板和纵板向下滑动的盲道,横板上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底部设有用于限制横板和纵板
向下滑动的盲道,横板插在第一卡槽中,纵板插在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中。避免横板或纵板过紧的压在吸水棉布上阻碍吸水棉布的拉出,横板和纵板将第二盆体分割为多个小格子便于分组实验,同时将吸水棉取出时,部分幼苗根系若出现已扎根吸水棉布,则横板和纵板可起到阻挡植株大范围移动,帮助植株从吸水棉布上顺利脱落到筛网,减少植株损伤。
[0010]进一步,该自吸式育苗盘采用透明材料制备而成。便于直接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取出吸水棉布时,通过拉动吸水棉布的尾端,在滑杆的限位导向以及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吸水棉布会绷直,继续拉动吸水棉布,吸水棉布会迫使滑杆朝向条形开口的方向滑动,随着滑杆的滑动吸水棉布上方的植株能够直接掉落在网孔上,避免拉扯植株根系的情况出现,进而降低对根系的伤害,通过拉扯吸水棉布的端部即可将吸水棉布从第二盆体中取出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吸式育苗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吸式育苗盘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盆体安装横板和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盆体安装吸水棉布和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的立体剖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横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纵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10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11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12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其中,1

第一盆体、2

第二盆体、21

条形开口、22

轴杆、23

第一滑槽、24

第二滑槽、25

限位槽、26

第一卡槽、3

筛网、4

盖子、5

吸水棉布、6

滑杆、61

限位块、7

横板、71

第二卡槽、8

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1至图12所示
[0028]一种自吸式育苗盘,包括第一盆体1,第一盆体1内设有用于提供种子生长的营养液,第一盆体1上悬架有第二盆体2,第二盆体2上设有用于起到悬挂作用的折沿,第二盆体2的上下端均开口设置,第二盆体2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筛网3,例如在第二盆体2的底部设有挂钩,将筛网3的边沿挂在挂钩上即可,可拆卸筛网的筛孔大小可以为8mm、5mm、3mm或1mm等,通过替换不同规格的筛网能够对种子大小不同的品种进行育苗,如黄豆,小麦或油菜等,第二盆体2用于放置培育的种子,成型后的植株的根系通过筛网3的网孔能够直接与第一盆体1内的营养液接触,第二盆体2上设有盖子4,盖子上设有提手,盖子4上设有用于
透气的通孔,盖子上设有用于遮挡通孔的挡片,挡片与盖子4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转片能够调节通孔透气口径的大小;
[0029]第二盆体2的侧壁设有与筛网3的上表面平齐的条形开口21,条形开口21的底边与筛网3的上表面平齐,第二盆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杆22,轴杆22位于条形开口21的正上方,轴杆22的两端通过支耳与第二盆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杆22与支耳可拆卸连接,轴杆22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布5,吸水棉布5的端部设有与轴杆22相匹配的套圈,使用时将轴杆22穿在套圈上,然后将轴杆22安装在支耳上即可,为了操作方便使用夹子将吸水棉布5夹在轴杆22上也可以,吸水棉布5穿过条形开口21平铺在筛网3上,且吸水棉布5在筛网3上呈两层设置,即呈折叠状态,将需要培育的种子平铺于吸水棉布5上,吸水棉布5的尾端延伸至第一盆体1的营养液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育苗盘,包括第一盆体(1),所述第一盆体(1)上悬架有第二盆体(2),所述第二盆体(2)的上下端均开口设置,所述第二盆体(2)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筛网(3),所述第二盆体(2)上设有盖子(4),所述盖子(4)上设有用于透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盆体(2)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筛网(3)的上表面平齐的条形开口(21),所述第二盆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杆(22),所述轴杆(22)位于所述条形开口(21)的正上方,所述轴杆(22)上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布(5),所述吸水棉布(5)穿过所述条形开口(21)平铺在所述筛网(3)上,且所述吸水棉布(5)在所述筛网(3)上呈两层设置,所述吸水棉布(5)的尾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盆体(1)中;所述条形开口(21)相邻的两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槽(23)以及第二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3)以及第二滑槽(24)均与所述条形开口(21)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3)与所述第二盆体(2)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滑槽(23)与所述第二滑槽(24)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娟杨向娜刘林丽韩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