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00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通过搅拌漏斗,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进行搅拌;挤出机,所述挤出机设置在所述搅拌漏斗下方,所述搅拌漏斗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端设置,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搅拌后输入所述挤出机内,通过所述挤出机将原料挤出;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挤出机下方,并且靠近挤出机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模具适于承接挤出机挤出的原料;压机,所述压机设置在所述挤出机另一端的一侧,所述模具适于在承接挤出机挤出的原料后移动至所述压机处,所述压机适于对模具中的原料进行冲压;实现了搅拌挤出的浮力材料直接进入模具进行冲压,省去了人工运送的环节,避免了外界的灰尘和气体进入影响浮力材料的密度和品质。和品质。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浮力材料成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心微球浮力材料,它是将空心玻璃微球填充到预先改性的树脂基体中制成的复合材料,也称为两相复合泡沫材料。空心微球浮力材料具有高耐压强度、低密度、耐海水腐蚀、低吸水率等优点,其密度一般为0.4

0.6g/cm3,耐压强度为40

100MPa,可用于水下勘探设备、海上浮标、各种载(无)人深水潜器、海上石油系统、海洋采矿系统等海洋领域。
[0003]浮力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真空搅拌法,但是树脂在搅拌时粘性较大,会残留在搅拌器内壁,且低温时,树脂为固态或半固态,与空心玻璃微球搅拌效果不好,目前的浮力材料生产中,搅拌完的浮力材料由人工运送到挤出机挤出,然后由人工放置于模具中冲压,这一过程中,外界的灰尘和气体容易进入影响浮力材料的密度和品质,且费时费力。
[000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浮力材料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以解决原料挤出后在冲压成型前运输中外界的灰尘和气体进入影响浮力材料的密度和品质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包括:
[0007]搅拌漏斗,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进行搅拌;
[0008]挤出机,所述挤出机设置在所述搅拌漏斗下方,所述搅拌漏斗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端设置,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搅拌后输入所述挤出机内,通过所述挤出机将原料挤出;
[0009]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挤出机下方,并且靠近挤出机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模具适于承接挤出机挤出的原料;
[0010]压机,所述压机设置在所述挤出机另一端的一侧,所述模具适于在承接挤出机挤出的原料后移动至所述压机处,所述压机适于对模具中的原料进行冲压。
[0011]进一步,所述搅拌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漏斗盖、搅拌进料口、电机固定座、轴承连接座、转轴、搅拌叶片、螺旋推料杆、刮壁架和刮壁刀;
[0012]所述漏斗本体横截面接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挤出机,即漏斗本体的底部朝向所述挤出机;
[0013]所述漏斗盖设置在所述漏斗本体的顶部,所述搅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漏斗盖上;
[0014]所述漏斗盖的底面上设置有所述轴承连接座;
[0015]所述漏斗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
[0016]所述轴承连接座上设置有轴承
[0017]所述电机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伸入所述漏斗本体内与轴承连接座上的轴承连接;
[0018]所述轴承连接座上的轴承还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漏斗本体内,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漏斗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9]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螺旋推料杆,所述螺旋推料杆设置在漏斗本体底部的下料口内部;
[0020]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螺旋推料杆上方;
[0021]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刮壁架,所述刮壁架上设置有刮壁刀,所述刮壁刀与所述漏斗本体的内壁接触;
[0022]所述刮壁刀与漏斗本体内壁呈60度。
[0023]进一步,所述转轴内设置有加热组件。
[0024]进一步,所述挤出机包括:挤出外壳、挤出机进料口、物料挤出口和一对挤出螺杆;
[0025]所述挤出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挤出机进料口,所述挤出机进料口靠近所述挤出外壳的一端设置,所述挤出机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漏斗本体的下方;
[0026]所述挤出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物料挤出口,所述物料挤出口靠近所述挤出外壳的另一端设置;
[0027]所述挤出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双螺杆转动传动箱;
[0028]所述挤出外壳内沿挤出外壳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一对挤出螺杆;
[0029]所述挤出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双螺杆转动传动箱连接;
[0030]所述双螺杆转动传动箱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
[0031]进一步,所述挤出机进料口与漏斗本体之间通过电磁阀连接。
[0032]进一步,所述挤出机还包括:外环固定、挤出外环、支撑座、挤出机前盖和玻璃;
[0033]所述挤出外壳靠近双螺杆转动传动箱的一端连接有外环固定;
[0034]所述外环固定连接有挤出外环,所述挤出外环沿所述挤出外壳长度方向设置;
[0035]所述挤出外环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搅拌挤出工作台上
[0036]所述挤出外环远离外环固定的一侧连接有挤出机前盖;
[0037]所述挤出外环的顶部靠近挤出机前盖的一侧安装有玻璃。
[0038]进一步,所述双螺杆转动传动箱内设置有:联轴器、主动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传动轴、内动力头和过渡接头;
[0039]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动传动轴连接;
[0040]所述主动传动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
[0041]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0042]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从动传动轴上;
[0043]所述主动传动轴和所述从动传动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均连接有内动力头;
[0044]所述内动力头均通过所述过渡接头连接对应的挤出螺杆。
[0045]进一步,所述压机包括:支撑板、导向轴轴承、导向轴、冲压气缸、压板和若干支撑柱;
[0046]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冲压工作台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
[0047]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导向轴轴承;
[0048]所述支撑板顶面设置有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的冲压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
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面下方;
[0049]所述压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与导向轴轴承对应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穿过支撑板后穿设在对应的导向轴轴承内。
[0050]进一步,所述压机还包括:气缸过渡接头、压力传感器固定板、压力传感器和压板安装块;
[0051]所述冲压气缸的冲压端与压板之间连接有气缸过渡接头、压力传感器固定板、压力传感器和压板安装块。
[0052]进一步,所述冲压工作台低于所述搅拌挤出工作台;
[0053]所述搅拌挤出工作台的底面上设置有推动气缸;
[0054]所述冲压工作台上设置有模具导轨,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模具导轨上;
[0055]所述推动气缸适于推动所述模具在所述模具导轨上移动,以将模具从物料挤出口推动至压板下方。
[005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搅拌漏斗,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进行搅拌;挤出机,所述挤出机设置在所述搅拌漏斗下方,所述搅拌漏斗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端设置,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搅拌后输入所述挤出机内,通过所述挤出机将原料挤出;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挤出机下方,并且靠近挤出机的另一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力材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漏斗,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进行搅拌;挤出机,所述挤出机设置在所述搅拌漏斗下方,所述搅拌漏斗靠近所述挤出机的一端设置,所述搅拌漏斗适于将原料搅拌后输入所述挤出机内,通过所述挤出机将原料挤出;模具,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挤出机下方,并且靠近挤出机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模具适于承接挤出机挤出的原料;压机,所述压机设置在所述挤出机另一端的一侧,所述模具适于在承接挤出机挤出的原料后移动至所述压机处,所述压机适于对模具中的原料进行冲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材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漏斗盖、搅拌进料口、电机固定座、轴承连接座、转轴、搅拌叶片、螺旋推料杆、刮壁架和刮壁刀;所述漏斗本体横截面接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挤出机,即漏斗本体的底部朝向所述挤出机;所述漏斗盖设置在所述漏斗本体的顶部,所述搅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漏斗盖上;所述漏斗盖的底面上设置有所述轴承连接座;所述漏斗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所述轴承连接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电机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伸入所述漏斗本体内与轴承连接座上的轴承连接;所述轴承连接座上的轴承还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漏斗本体内,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漏斗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螺旋推料杆,所述螺旋推料杆设置在漏斗本体底部的下料口内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螺旋推料杆上方;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刮壁架,所述刮壁架上设置有刮壁刀,所述刮壁刀与所述漏斗本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刮壁刀与漏斗本体内壁呈60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材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内设置有加热组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力材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包括:挤出外壳、挤出机进料口、物料挤出口和一对挤出螺杆;所述挤出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挤出机进料口,所述挤出机进料口靠近所述挤出外壳的一端设置,所述挤出机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漏斗本体的下方;所述挤出外壳的底部开设有物料挤出口,所述物料挤出口靠近所述挤出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挤出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双螺杆转动传动箱;所述挤出外壳内沿挤出外壳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一对挤出螺杆;所述挤出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双螺杆转动传动箱连接;所述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宜徐佳明陈雷鸣邹海峰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