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包括道路主体、排水机构和防堵机构,道路主体上铺设有若干个块砖体,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道,所述排水道位于道路主体的边缘处,所述排水道内安装有过滤箱;通过设置排水机构,利用道路主体上的导水槽,能够将渗透过砖体的雨水导流到排水道内,泥沙顺着雨水落入淤泥槽内,淤泥槽内的雨水会通过挡泥网进入排水道内,而其他杂物会被过滤箱和盖板阻挡住,通过设置防堵机构,可以使转杆和螺旋叶片杆同时转动,转杆上的疏通件能将下泥孔处堆积的泥垢搅碎,防止下泥孔被堵塞,而螺旋叶片杆转动时可以将淤泥槽底部堆积的淤泥向雨水井的方向运送,防止淤泥槽底部被淤泥堵塞。防止淤泥槽底部被淤泥堵塞。防止淤泥槽底部被淤泥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各个城市对于各种道路的排水要求越来越高,在路两边的人行道上,若积水较多,当行人踩在路面上的砖块时,积水会在挤压作用下会迸溅而出,从而弄脏行人的衣服,因此需要在人行道上采用防积水道路结构。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4613405U)公开了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涉及道路结构
包括公路和人行道,公路和人行道之间设置有路缘石,公路上间隔设置有雨水井,雨水井包括位于公路表面的雨水口,路缘石由并排的路缘石块拼接而成,路缘石块内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排水管,路缘石块朝向公路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和第一排水管连通,路缘石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排水管和雨水井的引流机构;针对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经实践认为仍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雨水中会掺杂有泥沙和其他杂物,泥沙和杂物容易将排水道堵住,影响排水效果,造成路面积水;2、人工疏通排水道较为麻烦,当排水道的淤泥过多时,无法顺畅地将雨水引流到雨水井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装置的排水道容易被泥沙和杂物堵住和排水道疏通麻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排水机构和防堵机构,道路主体上铺设有若干个块砖体,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道,所述排水道位于道路主体的边缘处,所述排水道内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排水道上靠近道路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淤泥槽,所述淤泥槽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挡泥网。
[0006]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转杆和螺旋叶片杆,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淤泥槽的上端,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疏通件,所述螺旋叶片杆转动安装在淤泥槽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螺旋叶片杆的中部和转杆的中部均连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所述转杆的一端连接有锥齿轮。
[000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排水机构,利用道路主体上的导水槽,能够将渗透过砖体的雨水导流到排水道内,水流在经过淤泥槽时,泥沙顺着雨水落入淤泥槽内,淤泥槽内的雨水会通过挡泥网进入排水道内,而其他杂物会被过滤箱和盖板阻挡住,防止排水道被杂物堵住,通过设置防堵机构,利用链条和两个链轮的传动关系,可以使转杆和螺旋叶片杆同时转动,转杆上的疏通件能将下泥孔处堆积的泥垢搅碎,防止下泥孔被堵塞,而螺旋叶片杆转动时可以将淤泥槽底部堆积的淤泥向雨水井的方向运送,防止淤泥槽底部被淤泥堵塞。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道路主体上开设有若干条导水槽,所述道路主体的斜面与平面的交接处连接有挡条。
[000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水槽,能够将渗透过砖体的雨水顺着导水槽流向排水道,通过设置挡条,能够限制砖体的安装位置。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道的两侧上端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过滤箱的两侧板均连接有若干个卡块,若干个所述卡槽的位置与若干个卡块的位置相对应。
[001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挡条和卡槽,使得过滤箱能够安装在排水道内,并限制过滤箱在排水道内的位置。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箱的两侧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组圆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道方孔。
[001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过滤箱的两侧设置圆孔,能够将过滤箱内的雨水排到排水道内,通过在盖板上设置方孔,能够将树叶、塑料袋等大型杂物挡住。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板上表面的两侧均连接有拉手,所述淤泥槽的上端开设有若干个下泥孔,若干个所述下泥孔的位置与转杆上若干个疏通件的位置相对应。
[00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手,方便拉手的放置与移除,通过设置下泥孔,配合上疏通件,能够将大体积的杂物阻挡住,使小体积的杂物落入淤泥槽内。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淤泥槽上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防撞槽,所述锥齿轮位于一侧的防撞槽内。
[001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淤泥槽上设置防撞槽,能够防止疏通件转动时锥齿轮发生碰撞。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淤泥槽的底部内壁上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螺旋叶片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头,所述螺旋叶片杆通过安装头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之间。
[001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座和安装头,能够限制螺旋叶片杆在淤泥槽内的位置,防止螺旋叶片杆在转动时发生晃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该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通过设置排水机构,利用道路主体上的导水槽,能够将渗透过砖体的雨水导流到排水道内,水流在经过淤泥槽时,泥沙顺着雨水落入淤泥槽内,淤泥槽内的雨水会通过挡泥网进入排水道内,而其他杂物会被过滤箱和盖板阻挡住,防止排水道被杂物堵住;
[0022]该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通过设置防堵机构,利用链条和两个链轮的传动关系,可以使转杆和螺旋叶片杆同时转动,转杆上的疏通件能将下泥孔处堆积的泥垢搅碎,防止下泥孔被堵塞,而螺旋叶片杆转动时可以将淤泥槽底部堆积的淤泥向雨水井的方向运送,防止淤泥槽底部被淤泥堵塞。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道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排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转杆和疏通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螺旋叶片杆和链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道路主体;2、砖体;3、排水道;4、过滤箱;5、盖板;6、淤泥槽;7、挡泥网;8、转杆;9、疏通件;10、螺旋叶片杆;11、链轮;12、链条;13、锥齿轮;14、导水槽;15、挡条;16、卡槽;17、卡块;18、拉手;19、下泥孔;20、安装座;21、安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请参阅图1
‑
7,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1、排水机构和防堵机构,道路主体1上铺设有若干个块砖体2,排水机构包括排水道3,排水道3位于道路主体1的边缘处,排水道3内安装有过滤箱4,过滤箱4的上方设置有盖板5,排水道3上靠近道路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淤泥槽6,淤泥槽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挡泥网7。
[0032]道路主体1上开设有若干条导水槽14,道路主体1的斜面与平面的交接处连接有挡条15,通过设置导水槽14,能够将渗透过砖体2的雨水顺着导水槽14流向排水道3,通过设置挡条15,能够限制砖体2的安装位置,排水道3的两侧上端均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6,过滤箱4的两侧板均连接有若干个卡块17,若干个卡槽16的位置与若干个卡块17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挡条15和卡槽16,使得过滤箱4能够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1)、排水机构和防堵机构,其特征在于:道路主体(1)上铺设有若干个块砖体(2),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道(3),所述排水道(3)位于道路主体(1)的边缘处,所述排水道(3)内安装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上方设置有盖板(5),所述排水道(3)上靠近道路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淤泥槽(6),所述淤泥槽(6)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挡泥网(7);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转杆(8)和螺旋叶片杆(10),所述转杆(8)转动安装在淤泥槽(6)的上端,所述转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疏通件(9),所述螺旋叶片杆(10)转动安装在淤泥槽(6)的底部内壁上,所述螺旋叶片杆(10)的中部和转杆(8)的中部均连接有链轮(11),两个所述链轮(11)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12),所述转杆(8)的一端连接有锥齿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主体(1)上开设有若干条导水槽(14),所述道路主体(1)的斜面与平面的交接处连接有挡条(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伽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泗县康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