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道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78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频道触控面板。在一实施例中,多频道触控面板包含多个驱动电极、多个感应电极、N个驱动线与M对感应线。驱动电极个别分开地配置形成一矩阵。感应电极配置对应于驱动电极,使得每一感应电极由其中的一对应驱动电极所包围。其中,电极矩阵的列中的每一驱动电极,通过一对应驱动线彼此电性连接,并且电极矩阵的行中的每一奇数感应电极,通过所对应的感应线对中的一第一感应线相互电性连接,并且电极矩阵的行中的每一偶数感应电极,通过所对应的感应线对中的一第二感应线相互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是有关一种使用多频道驱动与多频道感应的方式,来减少驱动电极与/或感应电极的RC负载的多频道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感应技术可提供介于电子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一种自然介面,并且其应用以 充分地使用于各领域中,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自动提款机(ATMs)、游戏机、医疗 装置、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装置、电浆显示面板(PDP)装置、运算处理器与 其相关装置,其中使用者可通过与电子系统连结的触控感应装置,来进行输入所需的数据 与/或操作此电子系统。触控感应装置一般包含一控制器、一感应电路、一网络以及一触控 面板。感应电路具有多个触控感应器。网络由控制线所构成,并且电性连接触控感应器以 连结至控制器。然而,触控面板则连接触控感应器。目前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触控感应装置,提供以检测其触控位置。其中一种为电阻 式触控感应装置,其包含两层相隔一间距的透明导电材质,例如透明导电氧化物。当施予充 足力量来触碰触控感应装置时,其中一导电层将产生形变进而与另一导电层相接触。控制 器可通过感测到接触点上的电阻值的变化,进而检测出接触点的位置。如此,控制器可执行 有关于接触点相关的应用功能。另一种则为电容式触控感应装置。电容式触控感应装置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 比电容式感应装置与一投射电容式感应装置。类比电容式感应装置使用一相邻接电阻层, 然而投射电容式感应装置则使用图案化导电层(电极)。在一投射电容式感应装置中,触控感应器使用一连串图样化电极,并且通过控制 器的信号来驱动。同样地,可通过一或多个对应电极上的电流,其对应经由使用者手指触控 所产生的电容变化,进而获得接触点的位置。当使用者通过手指触碰感应装置时,则将自导 电层间提供一电容耦合至其主体。控制器可通过量测接触点上的电容耦合电子信号,进而 检测出接触点的位置。如此一来,控制器可执行有关于接触点相关的应用功能。图11与图12绘示一种一般常见的触控装置10,具有五个驱动电极条(driving electrode strip) 11、5X5感应电极12、五个驱动线X1-X5与五个感应线Y1-Y5。5X5感 应电极配置在一 5X5矩阵中,而驱动线与感应线分别沿着矩阵的列方向与行方向配置。每 一驱动电极条11电性连接至相对应的驱动线X1-X5。矩阵中的行上的每一感应电极12,通 过所对应的感应线Y1-Y5,彼此相互电性连接。一般的触控装置10,由于驱动电极条11与/ 或感应电极12的RC负载,使得末端区域的感应电极的驱动电极18与感应电极17实质上 产生失真,相较于施加一驱动信号16在一驱动电极条。触控装置愈大,则感应信号失真愈 加严重。然而,感应信号的失真将导致触控装置的性能不佳。因此,迄今为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不穷其努力寻找解决之道,以改善上述的 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有关于一种多频道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多频道触控面板包含多个驱动电极与多个感应电极。驱动电极个别分开地配置形成一矩阵,而 感应电极配置对应于驱动电极,使得每一感应电极由一对应驱动电极所包围,其中驱动电 极与感应电极界定出一具有N列与M行的一电极矩阵,N与M皆为一正整数。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感应电极与其对应驱动电极,彼此相互电性绝缘。每一感应电 极与其对应驱动电极,界定出一感应电容。另外,每一感应电极与所对应包围其的驱动电 极,相互个别分开地配置。在一实施例中,每一驱动电极形成以具有一主体与一桥,而桥电 性连接主体与一对应驱动线Xn,每一感应电极形成以具有一主体与一桥,而桥电性连接主 体与M对感应线中的一对应感应线。每一感应电极的主体具有一圆形、一椭圆形、一菱形、 一正方形、一三角形或一多边形的一几何形状。另外,每一驱动电极具有一凹边,界定出实 质上互补于每一感应电极的主体的几何形状的一空间。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由具有一或多个透明、导电材料的一薄层所 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由具有一或多个非透明、导电材料的一薄层所 形成。多频道触控面板也包含N个驱动线{Xn},n = 1,2,…,N,沿着电极矩阵的一列方 向个别分开地配置,与M对感应线{Υμ,Ym_2},m= 1,2,…,M,沿着电极矩阵的一行方向且 穿越N个驱动线{Xn},以个别分开地配置,其中电极矩阵的行方向垂直于其列方向,另外,本 专利技术的电极矩阵方向不需局限于此垂直结构。电极矩阵的第η列中的每一驱动电极,通过 一对应驱动线Xn相互电性连接。电极矩阵的第m行中的每一奇数感应电极,通过第m对感 应线Ynrl与Ym-2中的一第一感应线Ynrl相互电性连接。然而,电极矩阵的第m行中的每一偶 数感应电极,通过第m对感应线Ylrt与Ym_2中的一第二感应线Ym_2相互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N个驱动线{XJ中的每一驱动线与M对感应线中的每一感应线,彼 此相互电性绝缘。驱动线Xn与穿越驱动线Xn的感应线Ynri或Ym-2的交会处,包含一由非导 电性材质所形成的绝缘层,其将驱动线Xn自感应线Ynri或Ym-2隔开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则是有关一种多通道触控面板。在一实施例中,多通道 触控面板具有多个驱动电极、多个感应电极、N对驱动线{Xn_i,Xn_2}以及M个感应线{Ym}。 驱动电极个别分开地配置形成一矩阵。感应电极配置对应于驱动电极,使得每一感应电极 为一相对应驱动电极所包围,其中这些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界定出一具有N列与M行的电 极矩阵。N对驱动线(Xiri,χη_2},η= 1,2,···,Ν,沿着电极矩阵的一列方向个别分开地配置。 M个感应线{Ym},m= 1,2,…,M,沿着电极矩阵的一行方向且穿越N对驱动线(X1^XnJ, 以个别分开地配置,其中行方向垂直于列方向,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极矩阵方向不需局限于此 垂直结构。其中电极矩阵的第η列中的每一奇数驱动电极,通过第η对驱动线Xlri与Χη_2中 的一第一驱动线Xlri相互电性连接;电极矩阵的第η列中的每一偶数驱动电极,通过第η对 驱动线Xlri与Χη_2中的一第二驱动线Χη_2相互电性连接。并且,电极矩阵的第m行中的每一 感应电极,通过一对应感应线Ym相互电性连接。在一实施例中,N对驱动线{Xn_i,Xn_2}中的每一驱动线与M个感应线{YJ中的每 一感应线,彼此相互电性绝缘。驱动线Xlri或Xn-2与穿越驱动线Xlri或Xn-2的感应线Ym的交 会处,包含一由非导电性材质所形成的绝缘层,其将驱动线Xlri或xn-2自感应线Ym隔开来。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感应电极与其对应驱动电极,彼此相互电性绝缘。每一感应电 极与其对应驱动电极,界定出一感应电容。此外,每一感应电极与所对应包围其的驱动电 极,相互个别分开地配置。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感应电极形成以具有一主体与一桥,而桥电 性连接主体与N对驱动线中的一对应驱动线。每一感应电极形成以具有一主体与一桥,而 桥电性连接主体与一对应感应线Ym,其中每一感应电极的主体具有一圆形、一椭圆形、一菱 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或一多边形的几何形状。另外,每一驱动电极具有一凹边,界定出实 质上互补于每一感应电极的主体的几何形状的一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极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道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驱动电极,个别分开地配置形成一矩阵;多个感应电极,配置对应于该驱动电极,使得每一该感应电极由一对应驱动电极所包围,其中该驱动电极与该感应电极界定出一具有N列与M行的一电极矩阵,N与M皆为一正整数;N个驱动线{X↓[n]},n=1,2,…,N,沿着该电极矩阵的一列方向个别分开地配置;M对感应线{Y↓[m-1],Y↓[m-2]},m=1,2,…,M,沿着该电极矩阵的一行方向且穿越该N个驱动线{X↓[n]}以个别分开地配置,其中该行方向垂直于该列方向;其中该电极矩阵的第n列中的每一该驱动电极,通过一对应驱动线X↓[n]相互电性连接;以及其中该电极矩阵的第m行中的每一该奇数感应电极,通过第m对感应线Y↓[m-1]与Y↓[m-2]中的一第一感应线Y↓[m-1]相互电性连接,而且该电极矩阵的第m行中的每一该偶数感应电极,通过第m对感应线Y↓[m-1]与Y↓[m-2]中的一第二感应线Y↓[m-2]相互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伦尤建盛郭俊谷刘柏源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