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包括底板、侧板、线束固定机构和胶套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于底板上,所述线束固定机构设于底板上,所述胶套缠绕机构设于侧板上且设于线束固定机构的上方,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滑轨、支撑导轨、滑槽、双向螺杆、调整电机、进给螺杆、驱动滑块、进给电机、支撑滑块、导向杆、U型卡槽、气缸和托块,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设于滑槽上,所述进给螺杆转动连接设于底板上且设于支撑导轨的下方,所述气缸设于支撑滑块上且设于导向杆内,所述托块设于气缸上且插拔连接于U型卡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线束胶套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适用范围广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适用范围广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线束胶套机
,具体是指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汽车及其附属产品的各种生产工艺也不断完善,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其电气性能、材料散发性、耐温性等等,都比一般的线束要求要高,特别是涉及到安全方面,需要在汽车线束外部设有保护套,以保证线束在使用时的防水、耐磨、防损等功能,通常是缠绕胶带的方式,在线束的外部形成保护套。
[0003]现有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改变了传统采用人工方式将电线胶管带缠绕在线束外部效率低的问题,然而其仍存在有一些问题,一是现有的胶套机无法满足不同长度线束固定的需求,汽车线束需要固定在接头与线束连接处,才可以对全部的线束进行套胶,二是线束在套胶工序结束后无法自动脱出,人工取放容易导致线束与固定结构之间发生剐蹭,造成胶套的破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在固定线束时无法灵活调整固定间距,满足不同长度线束套胶需求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包括底板、侧板、线束固定机构和胶套缠绕机构,所述侧板设于底板上,所述线束固定机构设于底板上,所述胶套缠绕机构设于侧板上且设于线束固定机构的上方,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滑轨、支撑导轨、滑槽、双向螺杆、调整电机、进给螺杆、驱动滑块、进给电机、支撑滑块、导向杆、U型卡槽、气缸和托块,所述滑轨设于底板上,所述支撑导轨滑动连接于滑轨上,所述滑槽设于支撑导轨上,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设于滑槽上,所述调整电机设于支撑导轨的一侧且贯穿支撑导轨与双向螺杆连接,所述进给螺杆转动连接设于底板上且设于支撑导轨的下方,所述驱动滑块设于进给螺杆的底部且螺纹连接于进给螺杆上,所述进给电机设于底板的一侧且贯穿底板与进给螺杆连接,所述支撑滑块滑动连接设于滑槽上且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上,所述导向杆设于支撑滑块上,所述U型卡槽设于导向杆的顶部,所述气缸设于支撑滑块上且设于导向杆内,所述托块设于气缸上且插拔连接于U型卡槽上。
[0006]更好地,为了实现胶套的自动缠绕,所述胶套缠绕机构包括固定板、限位滚轮、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电机和C型板,所述固定板设于侧板上,所述限位滚轮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同步轮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同步带设于同步轮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固定板上且贯穿固定板与同步轮连接,所述C型板滚动连接于限位滚轮上且与同步带贴合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C型板上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上插拔连接有胶套缠绕辊,所述固定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挡件,所述固定挡件设于胶套缠绕辊的外侧。
[0008]其中,所述限位滚轮和同步轮均以C型板的轴线为圆心沿着圆周方向分布。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滑块设于底板和支撑导轨之间,所述固定板与侧板呈垂直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圆形通孔且通孔的一侧设有开口。
[0011]优选地,所述U型卡槽呈U型设置且远离侧板的一侧低于另外一侧,所述托块呈弧形设置。
[0012]其中,所述滑轨设有两组且分布于进给螺杆的两侧,所述限位滚轮设有四组,所述同步轮设有四组。
[0013]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在固定线束时无法灵活调整固定间距,满足不同长度线束套胶需求的问题,在实现灵活可调的同时,能够实现自动化进给,使套胶缠绕的更加均匀,且能够实现在套胶结束后,将汽车线束自动顶起托出,避免人工取放与设备发生剐蹭、造成线束外部胶套损坏的问题,具体是一种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底板,2、侧板,3、线束固定机构,4、胶套缠绕机构,5、滑轨,6、支撑导轨,7、滑槽,8、双向螺杆,9、调整电机,10、进给螺杆,11、驱动滑块,12、进给电机,13、支撑滑块,14、导向杆,15、U型卡槽,16、气缸,17、托快,18、固定板,19、限位滚轮,20、同步轮,21、同步带,22、驱动电机,23、C型板,24、固定螺杆,25、胶套缠绕辊,26、固定挡件。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包括底板1、侧板2、线束固定机构3和胶套缠绕机构4,所述侧板2设于底板1上,所述线束固定机构3设于底板1上,所述胶套缠绕机构4设于侧板2上且设于线束固定机构3的上方,所述线束固定机构3包括滑轨5、支撑导轨6、滑槽7、双向螺杆8、调整电机9、进给螺杆10、驱动滑块11、
进给电机12、支撑滑块13、导向杆14、U型卡槽15、气缸16和托块17,所述滑轨5设于底板1上,所述支撑导轨6滑动连接于滑轨5上,所述滑槽7设于支撑导轨6上,所述双向螺杆8转动连接设于滑槽7上,所述调整电机9设于支撑导轨6的一侧且贯穿支撑导轨6与双向螺杆8连接,所述进给螺杆10转动连接设于底板1上且设于支撑导轨6的下方,所述驱动滑块11设于进给螺杆10的底部且螺纹连接于进给螺杆10上,所述进给电机12设于底板1的一侧且贯穿底板1与进给螺杆10连接,所述支撑滑块13滑动连接设于滑槽7上且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8上,所述导向杆14设于支撑滑块13上,所述U型卡槽15设于导向杆14的顶部,所述气缸16设于支撑滑块13上且设于导向杆14内,所述托块17设于气缸16上且插拔连接于U型卡槽15上。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胶套缠绕机构4包括固定板18、限位滚轮19、同步轮20、同步带21、驱动电机22和C型板23,所述固定板18设于侧板2上,所述限位滚轮19设于固定板18上,所述同步轮20设于固定板18上,所述同步带21设于同步轮20上,所述驱动电机22设于固定板18上且贯穿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包括底板、侧板、线束固定机构和胶套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于底板上,所述线束固定机构设于底板上,所述胶套缠绕机构设于侧板上且设于线束固定机构的上方,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滑轨、支撑导轨、滑槽、双向螺杆、调整电机、进给螺杆、驱动滑块、进给电机、支撑滑块、导向杆、U型卡槽、气缸和托块,所述滑轨设于底板上,所述支撑导轨滑动连接于滑轨上,所述滑槽设于支撑导轨上,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连接设于滑槽上,所述调整电机设于支撑导轨的一侧且贯穿支撑导轨与双向螺杆连接,所述进给螺杆转动连接设于底板上且设于支撑导轨的下方,所述驱动滑块设于进给螺杆的底部且螺纹连接于进给螺杆上,所述进给电机设于底板的一侧且贯穿底板与进给螺杆连接,所述支撑滑块滑动连接设于滑槽上且螺纹连接于双向螺杆上,所述导向杆设于支撑滑块上,所述U型卡槽设于导向杆的顶部,所述气缸设于支撑滑块上且设于导向杆内,所述托块设于气缸上且插拔连接于U型卡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胶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缠绕机构包括固定板、限位滚轮、同步轮、同步带、驱动电机和C型板,所述固定板设于侧板上,所述限位滚轮设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田琪,薛峰,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奇汽车配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