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256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2
本申请公开了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包括绗绣机主轴,绗绣机主轴上安装有编码器,编码器采用增量式正交编码器;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口CN1,接口CN1用于接编码器,接口CN1的1脚连接有编码器的A脚、电阻R1一端和电阻R4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5V;所述接口CN1的2脚连接有编码器的B脚、电阻R2一端和电阻R5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5V;所述接口CN1的3脚连接有编码器的Z脚、电阻R3一端和电阻R6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5V。具有以下优点:编码器的控制电路简单,电路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现编码器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绗绣机主轴控制精度,从而实现绗绣机移框动作的精准控制。机移框动作的精准控制。机移框动作的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是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属于绗绣机控制


技术介绍

[0002]绗绣机绣作时,绣框X\Y横向移动,绣针X\Y不动,这样就可以绣出不同花样,如图2所示,当绣框移动时,如果针扎在布中,则会造成断针。所以绣作的顺序是,落针

>抬针

>移框

>落针

>抬针

>移框...顺序进行,而绗绣机绣作时,如图1所示,绗绣机的主轴电机带动绗绣机主轴转动,绗绣机主轴通过机头带动绣针上下活动,完成完整的绣作动作,因为机头的重量原因,为了提高绗绣机主轴的驱动能力,采用绗绣机主轴电机带动小轮,大轮带动绗绣机主轴,其动作的控制必须精准。
[0003]现有方案在绗绣机主轴增加了一个1000线的编码器,通过正交算法可以得到4000分度,也就是将一圈分为4000份,每份为(360/4000)
°
,以此来保证绗绣机主轴精度,绗绣机主轴的控制精度为1/4000*360,精度不够高。
[0004]且现有技术中编码器的控制电路构成复杂,电路不稳定,不能实现编码器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编码器的控制电路简单,电路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现编码器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绗绣机主轴控制精度,从而实现绗绣机移框动作的精准控制。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包括绗绣机主轴,绗绣机主轴上安装有编码器,编码器采用增量式正交编码器;
[0008]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口CN1,接口CN1用于接编码器,接口CN1的1脚连接有编码器的A脚、电阻R1一端和电阻R4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5V;
[0009]所述接口CN1的2脚连接有编码器的B脚、电阻R2一端和电阻R5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5V;
[0010]所述接口CN1的3脚连接有编码器的Z脚、电阻R3一端和电阻R6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5V。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4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5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2一端,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接地。
[0012]进一步的,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包括绗绣机主轴,绗绣机主轴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绗绣机主轴,伺服电机包括伺服编码器,绗绣机主轴的附近设置有一接近开关,当绗绣机主轴转到接近开关的设置位置,将角度设置为0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口CN11,接口CN11用于外接伺服编码器,接口
CN11的1脚连接有伺服编码器的A脚、电阻R12一端和电阻R14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5V,接口CN11的2脚连接有伺服编码器的B脚、电阻R13一端和电阻R15一端,电阻R13另一端接5V。
[0014]进一步的,所述电阻R14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11一端,电容C11另一端接地;电阻R15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12一端,电容C12另一端接地。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口CN12,接口CN12用于外接接近开关,接口CN12的2脚连接有光耦O1的2脚,光耦O1的3脚接地,接口CN12的3脚连接有电阻R11一端,并接12V,电阻R11另一端连接光耦O1的1脚。
[0016]进一步的,所述光耦O1的4脚连接有CPU、电阻R16一端和电容C13一端,电阻R16另一端接5V,电容C13另一端接地。
[0017]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1、编码器的控制电路简单,电路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现编码器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绗绣机主轴控制精度,从而实现绗绣机移框动作的精准控制。
[0019]2、绗绣机主轴电机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编码器,不需要再在绗绣机主轴上另外安装编码器,节省掉绗绣机主轴的编码器,提高了绗绣机主轴控制精度,按照小大轮齿轮比为1:3来计算,伺服自带的编码器为2500线,通过正交算法可以得到10000*3分度,也就是将一圈分为30000份,每份角度为(360/30000)
°
,精度远远高于原方案(360/4000)
°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绗绣机主轴用同步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绗绣机绣作时动作方式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绗绣机动作对应角度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电路原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包括绗绣机主轴和编码器,编码器安装在绗绣机的绗绣机主轴上,从编码器上可以取得精确地角度信号,在对应地角度上进行相应的动作,编码器采用增量式正交编码器,特点是由A\B\Z三个信号组成,AB信号负责角度变化,Z信号负责将当前位置设置为0度。
[0027]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口CN1,接口CN1用于接编码器,接口CN1的1脚连接有编码器的A脚、电阻R1一端和电阻R4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5V,电阻R4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接口CN1的2脚连接有编码器的B脚、电阻R2一端和电阻R5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5V,电阻R5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2一端,电容C2另一端接地;接口CN1的3脚连接有编码器的Z脚、电阻R3一端和电阻R6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5V,电阻R6另一端连接
有CPU和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接地。电阻R1

R3用来拉高电平防止悬浮而造成电路不稳定,电阻R4

R6用来防止干扰导致的CPU损坏,电容C1

C3过滤掉部分电磁干扰。
[0028]所述接口CN1的4脚接5V,接口CN1的5脚接地。
[0029]实施例2,如图5所示,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绗绣机主轴,伺服电机包括伺服编码器,绗绣机主轴的附近设置有一接近开关,当绗绣机主轴转到接近开关的设置位置,将角度设置为0度。
[0030]由于绗绣机主轴电机采用的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编码器,不需要再在绗绣机主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绗绣机主轴,绗绣机主轴上安装有编码器,编码器采用增量式正交编码器;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接口CN1,接口CN1用于接编码器,接口CN1的1脚连接有编码器的A脚、电阻R1一端和电阻R4一端,电阻R1另一端接5V;所述接口CN1的2脚连接有编码器的B脚、电阻R2一端和电阻R5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5V;所述接口CN1的3脚连接有编码器的Z脚、电阻R3一端和电阻R6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5V。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4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5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2一端,电容C2另一端接地;电阻R6另一端连接有CPU和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接地。3.绗绣机移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绗绣机主轴,绗绣机主轴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绗绣机主轴,伺服电机包括伺服编码器,绗绣机主轴的附近设置有一接近开关,当绗绣机主轴转到接近开关的设置位置,将角度设置为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绗绣机移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君李宝壮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和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