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53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包括上层液冷板、下层液冷板和保护板,上层液冷板上固定有进水嘴和出水嘴;下层液冷板上设置有液冷区域、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分别与进水嘴和出水嘴连通,进水流道位于液冷区域四周,出水流道贯穿于液冷区域中心,使换热介质从液冷区域四周进入至中间流出;保护板远离下层液冷板的一面与电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液冷板结构更贴合于电芯排布为中间热四周冷的特点,可使换热介质从液冷板四周进入中心,缩短了换热介质的路径,促使换热介质可更快的到达液冷板中心对电芯中心进行散热,从而快速达到液冷液热目的,提高散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液冷板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板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CTC(CelltoChassis)作为目前电动车动力电池最新研究方向之一,摒弃了电池包的概念,直接将电芯与底盖板一体化设计。CTC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减重,减少中间工序和零部件,减少零部件所节省的空间还可以装进更多的电池,进而提升续航里程,这项技术也被视作是未来电动车主要的方向。但CTC技术仍然面临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高温会加快电池内部副反应的进行,消耗电池的电解质、溶剂和电解液,降低使用寿命,增加安全隐患。因此在环境温度过高时对电池进行冷却处理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液冷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处理。
[0003]中国专利CN214014856U公开了一种液冷板,包括上液冷板、一个以上的中液冷板和下液冷板,其中的中液冷板上形成镂空的流道,该流道分别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上液冷板和中液冷板之间接触的区域密封连接、中液冷板和下液冷板之间接触的区域密封连接,三者共同形成密闭的流道空间。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液冷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液冷板流道不均匀,上液冷板和下液冷板平面度低、平面平行度差以及液冷板内部流体压力低的问题。
[0004]但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1、电芯排布为中间热四周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液冷板的液体流道为整体式的蛇形流道,换热介质从进水口流经流道至出水口,虽然设置了不同的流道,但仍存在中间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2、由上液冷板、中液冷板和下液冷板密封形成,在液冷板出现问题时,需拆解整个液冷板结构,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冷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板散热效果差、不便维修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包括上层液冷板、下层液冷板和保护板,
[0008]所述上层液冷板上固定有进水嘴和出水嘴;
[0009]所述下层液冷板上设置有液冷区域、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分别与所述进水嘴和出水嘴连通,
[0010]所述进水流道位于所述液冷区域四周,所述出水流道贯穿于所述液冷区域中心,使换热介质从液冷区域四周进入至中间流出;
[0011]所述保护板远离所述下层液冷板的一面与电芯连接。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液冷区域包括呈多组分布的区域流道,多组所述区域流道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出水流道两侧。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每组所述区域流道均包括依次串联的液冷流
道,所述液冷流道呈几字形分布于所述区域流道中。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液冷流道自所述区域流道中心向外呈并列或平行的多流道。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液冷流道深度为4~6mm,宽度为21~23mm。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液冷流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4~6mm。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扰流件,所述扰流件位于下层液冷板上靠近所述进水嘴和/或所述出水嘴的一端,所述扰流件用于对与所述进水嘴和/或所述出水嘴连通的液冷区域进行分流。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方形钢,所述方形钢固定于所述上层液冷板上,所述进水嘴和出水嘴插接于所述方形钢上。
[00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层液冷板远离所述进水嘴和出水嘴的一端设置有维修窗口,所述维修窗口用于对所述液冷板内部进行维修。
[0020]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液冷板。
[0021]本技术的一种液冷板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通过设置进水流道于液冷区域四周,出水流道贯穿于液冷区域中心,促使换热介质从液冷区域四周进入至中间流出,更贴合于电芯排布为中间热四周冷的特点,可使换热介质从液冷板四周进入中心,缩短了换热介质的路径,促使换热介质可更快的到达液冷板中心对电芯中心进行散热,从而快速达到液冷液热目的,提高散热效果;
[0023](2)通过将液冷区域设置为呈多组分布的区域流道,多组区域流道分别对称设置于出水流道两侧;同时将区域流道内的液冷流道设置为几字形,一方面可方便对需要换热的结构的不同区域进行换热,以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使换热介质均匀分布流经散热区域,保证散热区域的均匀性,避免散热死角;
[0024](3)通过设置在液冷板上与进水嘴和出水嘴相对的一端设置维修窗口,在出现问题时可打开电池包内部对电器件进行适当维修,进而增加液冷板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液冷板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下层液冷板的结构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液冷板的侧视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上层液冷板;2、下层液冷板;21、液冷区域;211、区域流道;22、进水流道;23、出水流道;24、液冷流道;25、扰流件;3、保护板;4、进水嘴;41、堵头;5、出水嘴;6、方形钢;7、维修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液冷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液冷板1、下层液冷板2和保护板3,上层液冷板1和下层液冷板2采用钎焊固定,从而形成液冷板整体,然后由保护板3对下层液冷板2远离上层液冷板1的一面进行包络,以为下层液冷板2提供保护。保护板3远离下层液冷板2的一面通过导热胶与电芯进行连接,达到传递热量的目的,同时保护板3相当于车的底板,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能够承受座椅与成年人的重量。
[0033]进一步地,上层液冷板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嘴4和出水嘴5,保护板3远离下层液冷板2的一面与电芯连接。下层液冷板2上设置有液冷区域21、进水流道22和出水流道23,液冷区域21内可通有换热介质,具体地,换热介质可以为冷却液,用于对需要换热的结构进行换热;同时,也可根据使用者需要对需要换热的结构进行加热,在此不做限定。进水流道22和出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液冷板(1)、下层液冷板(2)和保护板(3),所述上层液冷板(1)上固定有进水嘴(4)和出水嘴(5);所述下层液冷板(2)上设置有液冷区域(21)、进水流道(22)和出水流道(23),所述进水流道(22)和出水流道(23)分别与所述进水嘴(4)和出水嘴(5)连通,所述进水流道(22)位于所述液冷区域(21)四周,所述出水流道(23)贯穿于所述液冷区域(21)中心,使换热介质从液冷区域(21)四周进入至中间流出;所述保护板(3)远离所述下层液冷板(2)的一面与电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区域(21)包括呈多组分布的区域流道(211),多组所述区域流道(211)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出水流道(23)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区域流道(211)均包括依次串联的液冷流道(24),所述液冷流道(24)呈几字形分布于所述区域流道(211)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24)自所述区域流道(211)中心向外呈并列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志豪冯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