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229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伏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下透明盖板、一下导电层、一光伏层、一上导电层、一电极导线、一上透明盖板、一封装层及一填充层。所述下透明盖板一侧面上依序设有下导电层、光伏层及上导电层,上导电层、下导电层与电极导线电性连结。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周围设有所述封装层。所述上透明盖板为设于所述封装层上,使所述下透明盖板与所述上透明盖板之间具有一封装区。所述填充层为设于所述封装区中。其中,所述上透明盖板及所述下透明盖板依序封装所述下导电层、所述光伏层、所述上导电层、封装层及所述填充层之后,使所述电极导线引出所述上透明盖板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结构外。外。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池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尤指一种薄膜光伏电池的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在环保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薄膜光伏电池是一种较新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具有重量轻、轻薄短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一体化、便携式电源、太阳能自行车等场景。
[0003]然而,薄膜光伏电池存在着封装防水和氧气隔离的问题,以保护光伏电池不受损伤。现有的封装技术多采用封装(胶)层作为防水隔离材料,但封装(胶)层会影响光伏电池的光吸收效率,且封装层在封装过程中易造成挤压光伏电池的问题,进而影响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和寿命,此外封装层的材料于封装作业过程会溢出气体也会影响封装效果及光伏电池的寿命。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封装结构,能够保护光伏电池的同时,不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和寿命。
[0004]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封装技术的技术缺陷,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以及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光伏电池封装结构,以使光伏电池在结构上可以提高寿命,结构上更具有强化效果,利于应用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下透明盖板、一下导电层、一光伏层、一上导电层、一电极导线、一上透明盖板、一封装层及一填充层。所述下导电层为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光伏层为设于所述下导电层的一侧面上。所述上导电层为设于所述光伏层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下导电层电性连结构成串联。所述电极导线为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下导电层电性连结。所述封装层为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周围涂覆一封装层。所述上透明盖板为设于所述封装层上,使所述下透明盖板与所述上透明盖板之间具有一封装区。所述填充层为设于所述封装区中。其中,所述上透明盖板及所述下透明盖板依序封装所述下导电层、所述光伏层、所述上导电层、所述封装层及所述填充层之后,使所述电极导线引出所述上透明盖板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结构外部。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层具有复数个透明的上电极线路及所述下导电层具有复数个透明的下电极线路。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层的所述些上电极线路与所述下导电层的所述些下电极线路电性连结构成电性串联。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层由复数个光伏元件组成,所述光伏元件
之间具有一间隙。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元件各依序具有一电子传递层、一主动层、一电洞传递层结构组成,或者依序具有一电洞传递层、一主动层、一电子传递层结构组成。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元件为有机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鍗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层厚度为0.1μm

500μm。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伏层厚度为10μm

150μm。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导线为软性排线、铜箔、铜线或银胶。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厚度为10um~1000um。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光伏电池预成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在光伏电池上封装有一复合封装涂层的侧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俯视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光伏电池100
[0021]下透明盖板10
[0022]下导电层20
[0023]下电极线路201
[0024]光伏层30
[0025]光伏元件301
[0026]间隙302
[0027]上导电层40
[0028]上电极线路401
[0029]电极导线50
[0030]上透明盖板60
[0031]封装层70
[0032]封装区701
[0033]填充层8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0035]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光伏电池预成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光伏电池封装结构,主要是对光伏电池100结构进行封装,所述光伏电池100包含有﹕一下透明盖板10、一下导电层20、一光伏层30、一上导电层40及一电极导线50。
[0036]所述下透明盖板10为透光塑料或透光玻璃基板。在本图式中,所述透光塑料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聚亚酰胺与无机混合物(hybrid 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醚砜(Polyethers Ulfone,PES)、聚萘二甲酸乙二
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c,PEN)、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COP)、玻璃纤维增强型塑胶基板(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 Substrate)。
[0037]所述下导电层20,为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10的一侧面上,所述下导电层20可以经含无机导体材料蚀刻技术形成具有复数个透明的下电极线路201。在本图式中,所述无机导体材料为氧化铟锡、银胶。
[0038]所述光伏层30,为经制作于设于所述下导电层20的一侧面上,所述光伏层30为由复数个光伏元件301组成,于所述光伏元件301之间具有一间隙302。所述光伏元件301各依序具有一电子传递层、一主动层、一电洞传递层结构组成,或者依序具有一电洞传递层、一主动层、一电子传递层结构组成。在本图式中,所述光伏元件301为有机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鍗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硅(α

Si)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perovskite)薄膜太阳能电池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在本图式中,所述光伏层30厚度为0.1μm

500μm。所述光伏层30厚度为10μm

150μm。
[0039]所述上导电层40,为设于所述光伏元件301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下导电层20的所述下电极线路201电性连结构成所述光伏元件301的电性串联,所述上导电层40可以经含无机导体材料蚀刻技术形成具有复数个透明的上电极线路401。在本图式中,所述无机导体材料为氧化铟锡、银胶。
[0040]所述电极导线50,为为软性排线(FPC)或以铜箔、铜线或银胶经印刷配置于所述下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透明盖板;一下导电层,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一侧面上;一光伏层,设于所述下导电层的一侧面上;一上导电层,设于所述光伏层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下导电层电性连结构成串联;一电极导线,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下导电层电性连结;一封装层,设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周围涂覆一封装层;一上透明盖板,设于所述封装层上,使所述下透明盖板与所述上透明盖板之间具有一封装区;一填充层,设于所述封装区中;其中,所述上透明盖板及所述下透明盖板依序封装所述下导电层、所述光伏层、所述上导电层、所述封装层及所述填充层之后,使所述电极导线引出所述上透明盖板与所述下透明盖板的结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层具有复数个透明的上电极线路及所述下导电层具有复数个透明的下电极线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层的所述上电极线路与所述下导电层的所述下电极线路电性连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建刘远翔王水泉刘修铭
申请(专利权)人:位元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