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176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热管理集成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水加热器,所述冷媒侧组件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所述水侧组件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连接冷媒侧组件和水加热器,且冷媒侧组件与水侧组件相连,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可以将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和水加热器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集成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热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和具有该集成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水侧系统和冷媒侧系统一般都是独立集成的,两套系统独立存在需要的系统空间、系统管路等会大大占用车体空间,不利于空间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可以将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和水加热器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水加热器,所述冷媒侧组件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所述水侧组件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连接冷媒侧组件和水加热器,且冷媒侧组件与水侧组件相连,水加热器与水侧组件连通,可以将冷媒侧组件、水侧组件和水加热器集成布置,且利于提高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和稳定性。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连,所述水加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沿所述冷媒侧组件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架与多个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多个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于所述冷媒侧组件的第一侧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多个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的第二侧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隔振垫和衬套,所述隔振垫套接于所述衬套外侧。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所述水侧组件的至少
一部分层叠连接于所述冷媒板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冷媒板相连。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所述冷媒板在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水加热器设于所述冷媒板的第一侧的外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加热器与所述冷媒板层叠设置或并排设置。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侧组件包括水壶、水板,所述水板上设有水流道,所述水流道与所述水壶连通以形成水回路;所述冷媒侧组件包括冷媒板、换热器,冷媒板上具有设有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以形成冷媒回路,其中,所述冷媒回路与所述水回路相连以进行热交换。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侧组件还包括水阀组件和水泵,所述水阀组件和所述水泵均与所述水板连接,其中,所述水阀组件和所述水泵设于所述水壶的相对两侧或分列到同侧。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流道中设有第一传感器。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媒流道中设有第二传感器。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热管理集成系统还包括线束组件,所述线束组件包括主路和多个支路,多个所述支路均汇集于所述主路上,多个所述支路分别与所述水侧组件和所述冷媒侧组件相连,所述主路用于与控制器相连。
[00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
[00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辆上设置前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热管理集成系统集成度较高,可以直接安装于车内,利于优化车内空间布置。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俯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仰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热管理集成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支撑组件、冷媒板和水加热器);
[0028]图5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线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车架、支撑组件、冷媒板和水加热器)。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热管理集成系统;11、冷媒侧组件;113、冷媒板;115、换热器;1151、第一换热器;1152、第二换热器;1153、第三换热器;1154、第四换热器;1155、第五换热器;116、阀装置;117、储液器;118、第二传感器;12、水侧组件;121、水壶;122、水板;126、水阀组件;1261、第一水阀;1262、第二水阀;125、水泵;127、第一传感器;13、水加热器;14、支撑组件;141、第一支撑架;1411、第一安装部;1412、第二安装部;1413、第三安装部;1414、第四安装部;142、第二支撑架;143、缓冲结构;1431、衬套;1432、隔振垫;144、紧固件;15、线束组件;151、主
路;152、支路;2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包括: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冷媒侧组件11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以实现调温功能;水侧组件12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冷媒侧组件11相连;以实现液冷换热;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通,用于将电能转化为水的热能,从而利于提高换热效果。也就是说,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可以将冷媒侧组件11、水侧组件12和水加热器13连接集成到一起,可以便于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接,便于水侧组件12与冷媒侧组件11连接,利于简化连接管路,提高结构紧凑性,且便于在车辆中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集成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4);冷媒侧组件(11),所述冷媒侧组件(11)配置成利用冷媒相变换热,并与所述支撑组件(14)相连;水侧组件(12),所述水侧组件(12)配置成利用水换热,并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相连;水加热器(13),所述水加热器(13)与水侧组件(12)连通,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4)包括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所述第一支撑架(141)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架(14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41)相连,所述水加热器(1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41)包括沿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42)与多个所述安装部中的至少一个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多个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1411)和第二安装部(1412),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412)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二支撑架(142)设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第一侧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4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1413)和第四安装部(1414),所述第三安装部(1413)和所述第四安装部(1414)连接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的第二侧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缓冲结构(143),所述缓冲结构(143)包括隔振垫(1432)和衬套(1431),所述隔振垫(1432)套接于所述衬套(1431)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组件(11)包括冷媒板(113),所述水侧组件(12)的至少一部分层叠连接于所述冷媒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添程浩楠林建新吴飞方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