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环辗模具及法兰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71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法兰环辗模具及法兰锻件,法兰环辗模具包括内辗环结构和外辗环结构;内辗环结构包括芯辊、盖板组件以及内辗轮组件。通过内辗环结构和外辗环结构分别环辗挤压法兰锻件,盖板组件以及内辗轮组件对法兰锻件的周向内轮廓面以及沿法兰锻件轴向的上下端面进行环辗作用,外辗环结构对法兰锻件的周向外轮廓面进行环辗作用,以充分辗扩整体法兰锻件;利用对称设置的辗环腔分别锻造两个法兰锻件,通过一次锻造成型两个法兰锻件,以提高锻造生产效率,节省锻件原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法兰环辗模具,其具有锻造质量优越,锻造生产效率高,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优点。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优点。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兰环辗模具及法兰锻件


[0001]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法兰环辗模具及法兰锻件。

技术介绍

[0002]蒸压釜是大型容器设备,用于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型轻质墙体材料,混凝土管桩等建筑制品的蒸压养护,经过蒸养,使制品获得高强度。蒸压釜通常应用于热电、建筑等行业。法兰在蒸压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连接件,主要是用于连接在釜盖与釜体之间,起到一个连接密封作用,便能够使两者之间承受较大的压力。釜体法兰通常采用锻造制得,釜体法兰的锻造质量决定了釜盖与釜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目前,对于釜体法兰的锻造工艺方法有自由锻、模锻和胎膜锻;其整体锻造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其锻造成型质量低,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其容易在蒸压釜密封使用过程中,因压力膨胀变化而变形,导致密封状态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相关技术中锻造生产效率较低、锻造成型质量低。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法兰环辗模具,包括:
[0005]内辗环结构,所述内辗环结构包括芯辊、盖板组件以及内辗轮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内辗轮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辗轮、第二内辗轮以及第三内辗轮,任一盖板和任一内辗轮套接安装在所述芯辊上,所述第一内辗轮和所述第三内辗轮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辗轮上;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辗轮的两侧,所述第一盖板抵接在所述第一内辗轮远离所述第二内辗轮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抵接在所述第三内辗轮远离所述第二内辗轮的一侧;
[0006]外辗环结构,适于环辗法兰锻件的周向外轮廓面,所述外辗环结构和所述内辗环结构相间隔设置,所述内辗环结构和所述外辗环结构共同围合形成有对称设置的辗环腔。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内辗轮上设有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辗轮靠近所述第二内辗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缘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辗轮外壁面的方向延伸;和/或
[0008]所述第三内辗轮上设有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内辗轮靠近所述第二内辗轮的一侧,所述第二凸缘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内辗轮外壁面的方向延伸。
[0009]可选地,所述外辗环结构包括主辊和外辗轮组件,所述外辗轮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外辗轮、第二外辗轮以及第三外辗轮,任一外辗轮套接安装在所述主辊上,所述第一外辗轮和所述第三外辗轮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外辗轮上。
[0010]可选地,所述芯辊的轴向方向和所述主辊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芯辊朝向所述主辊靠近进给,在所述芯辊靠近所述主辊的行程中,所述辗环腔径向尺寸逐渐缩小设置;
[0011]所述第一外辗轮的径向尺寸和所述第三外辗轮的径向尺寸相等;所述第二外辗轮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外辗轮的径向尺寸。
[0012]可选地,所述外辗环结构还包括过渡套,所述过渡套安装套接在所述主辊上,所述第一外辗轮、第二外辗轮以及第三外辗轮安装在所述过渡套上,所述过渡套和所述第三外辗轮相抵接设置;
[0013]所述主辊上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和所述过渡套耦合限位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外辗环结构还包括第二压紧轮,所述第二压紧轮套接在所述主辊上,所述第二压紧轮抵接设置在所述过渡套上,所述第二压紧轮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辗轮远离所述第二外辗轮的一侧。
[0015]可选地,所述外辗轮组件沿所述主辊延伸方向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盖板组件和所述内辗轮组件沿所述芯辊延伸方向的轴向尺寸。
[0016]可选地,所述内辗环结构还包括第一压紧轮,所述第一压紧轮套接在所述芯辊上,所述第一压紧轮抵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远离第一内辗轮的一侧;
[0017]所述芯辊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二盖板抵接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0018]一种法兰锻件,其具有环状内腔,所述环状内腔上成型有第一环槽;所述法兰锻件的周向外轮廓面上成型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相对设置。
[0019]可选地,所述法兰锻件上下端面间的轴向高度设置为633mm至643mm,所述法兰锻件的外轮廓直径设置为3524mm至3526mm;所述环状内腔的直径设置为3184mm至3186mm;所述第一环槽的轴向高度设置为55.5mm至63.5mm,所述第二环槽的轴向高度设置为80mm至100mm,所述第二环槽的径向长度设置为80mm至120mm。
[0020]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技术提供的法兰环辗模具,包括内辗环结构和外辗环结构;内辗环结构包括芯辊、盖板组件以及内辗轮组件,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辗轮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辗轮、第二内辗轮以及第三内辗轮,任一盖板和任一内辗轮套接安装在芯辊上,第一内辗轮和第三内辗轮对称安装在第二内辗轮上;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称安装在第二内辗轮的两侧,第一盖板抵接在第一内辗轮远离第二内辗轮的一侧,第二盖板抵接在第三内辗轮远离第二内辗轮的一侧;外辗环结构适于环辗法兰锻件的周向外轮廓面,外辗环结构和内辗环结构相间隔设置,内辗环结构和外辗环结构共同围合形成有对称设置的辗环腔。
[0022]此结构的法兰环辗模具,通过内辗环结构和外辗环结构分别环辗挤压法兰锻件,盖板组件以及内辗轮组件对法兰锻件的周向内轮廓面以及沿法兰锻件轴向的上下端面进行环辗作用,外辗环结构对法兰锻件的周向外轮廓面进行环辗作用,以充分辗扩整体法兰锻件,从而提高锻造质量,保证后续法兰锻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通过第一内辗轮和第三内辗轮对称安装在第二内辗轮上;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称安装在第二内辗轮的两侧,以形成自身对称设置的辗环腔,利用对称设置的辗环腔分别锻造两个法兰锻件,通过一次锻造成型两个法兰锻件,以提高锻造生产效率,有利于节省锻件原材料。法兰环辗模具具有锻造质量优越,锻造生产效率高,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优点。
[0023]2.本技术提供的法兰环辗模具,第一内辗轮上设有第一凸缘部,第一凸缘部设置在第一内辗轮靠近第二内辗轮的一侧,第一凸缘部朝向远离第一内辗轮外壁面的方向
延伸;第三内辗轮上设有第二凸缘部,第二凸缘部设置在第三内辗轮靠近第二内辗轮的一侧,第二凸缘部朝向远离第三内辗轮外壁面的方向延伸。
[0024]此结构的法兰环辗模具,通过第一内辗轮上的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三内辗轮上的第二凸缘部向远离内辗轮的方向延伸,以对辗环腔进行遮挡,从而在法兰锻件上形成环槽结构,适配于法兰锻件的期望结构,避免后续加工形成环槽结构,其提高锻件材料的利用率。
[0025]3.本技术提供的法兰环辗模具,芯辊的轴向方向和主辊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在外力作用下,芯辊朝向主辊靠近进给,在芯辊靠近主辊的行程中,辗环腔径向尺寸逐渐缩小设置;第一外辗轮的径向尺寸和第三外辗轮的径向尺寸相等;第二外辗轮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外辗轮的径向尺寸。
[0026]此结构的法兰环辗模具,在法兰锻件辗环过程中,通过芯辊朝向主辊进给,芯辊上的盖板组件和内辗轮组件向外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兰环辗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辗环结构,所述内辗环结构包括芯辊(11)、盖板组件以及内辗轮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12)和第二盖板(16),所述内辗轮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内辗轮(13)、第二内辗轮(14)以及第三内辗轮(15),任一盖板和任一内辗轮套接安装在所述芯辊(11)上,所述第一内辗轮(13)和所述第三内辗轮(15)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辗轮(14)上;所述第一盖板(12)和所述第二盖板(16)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内辗轮(14)的两侧,所述第一盖板(12)抵接在所述第一内辗轮(13)远离所述第二内辗轮(14)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16)抵接在所述第三内辗轮(15)远离所述第二内辗轮(14)的一侧;外辗环结构,适于环辗法兰锻件(3)的周向外轮廓面,所述外辗环结构和所述内辗环结构相间隔设置,所述内辗环结构和所述外辗环结构共同围合形成有对称设置的辗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环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辗轮(13)上设有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辗轮(13)靠近所述第二内辗轮(14)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缘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内辗轮(13)外壁面的方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三内辗轮(15)上设有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内辗轮(15)靠近所述第二内辗轮(14)的一侧,所述第二凸缘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三内辗轮(15)外壁面的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环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辗环结构包括主辊(21)和外辗轮组件,所述外辗轮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外辗轮(22)、第二外辗轮(23)以及第三外辗轮(24),任一外辗轮套接安装在所述主辊(21)上,所述第一外辗轮(22)和所述第三外辗轮(24)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二外辗轮(2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法兰环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辊(11)的轴向方向和所述主辊(21)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在外力作用下,所述芯辊(11)朝向所述主辊(21)靠近进给,在所述芯辊(11)靠近所述主辊(21)的行程中,所述辗环腔径向尺寸逐渐缩小设置;所述第一外辗轮(22)的径向尺寸和所述第三外辗轮(24)的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振平陈晓李同涛王娇娇夏明良
申请(专利权)人:纽威精密锻造溧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