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36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止回阀,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侧壁开设有入口,入口处连接有进水管,第一连接部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第二连接部侧壁开设有出口,出口处连接有出水管,第二连接部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顶盖,顶盖的底端中部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底端安装有阀板,阀板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装方便快捷,便于对止回阀内部的元件清理或者更换,给检修提供了便利,避免杂质造成止回阀的堵塞,提高止回效率。回效率。回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止回阀


[0001]本技术涉及止回阀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于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回流阀或隔离阀,介质从进口端流入,从出口端流出,当进口压力大于阀瓣重量及其流动阻力之和时,阀门被开启,反之,介质倒流时阀门则关闭。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28044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止回阀门,包括阀体,通过设置滤网可以对阀体内的介质过滤掉一些较大的颗粒物,活性炭吸附网可以对介质中一些小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吸附,确保阀体内介质的洁净程度;通过设置水压检测仪,可以对进水管内的水压进行测量,可以在防水块出现故障导致水压过高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维修,避免设备损坏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通过设置计量器可以对阀体内的介质流动量进行检测,方便后续对介质进行统计,减少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0004]但是现有的止回阀在使用时,滤网拆装繁琐,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为了避免滤网被杂质堵塞干扰流体流通,需要将阀体从管道中拆除再将阀体内部的滤网拆除清理或者更换,并且阀体内部的元件受损之后拆装不够方便快捷,给检修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止回阀。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止回阀,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侧壁开设有入口,入口处连接有进水管,第一连接部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第二连接部侧壁开设有出口,出口处连接有出水管,第二连接部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顶盖,顶盖的底端中部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底端安装有阀板,阀板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相适配。
[0007]优选的,第二连接部顶端连接有第三连接座,第三连接座与顶盖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部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通过螺栓相连接。
[0008]优选的,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连接有凸座,凸座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09]优选的,过滤网抵接在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过滤网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与第二连接座相适配。
[0010]优选的,调节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弹簧顶端连接限位座底端,弹簧底端连接阀板。
[0011]优选的,阀板底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底端相抵接,阀板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底端相适配的密封垫。
[0012]优选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法兰盘。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密封盖和凸座的设置便于定期将第一连接部内部被过滤网过滤出来的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杂质将止回阀堵塞;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以及连接管的设置便于过滤网的拆装,便于对过滤网进行定期清理,避免过滤网被杂质堵塞干扰流体流动;通过调节杆、弹簧以及阀板的设置便于提升止回效率;通过顶盖、第三连接座的设置便于对顶盖进行拆装,方便工作人员对调节杆和弹簧进行检修,拆装方便快捷,给止回阀的检修和清理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阀板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部与密封盖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安装方式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部;101、进水管;102、密封盖;103、凸座;104、第一连接座;2、过滤网;201、密封圈;3、第二连接部;301、连接管;302、第二连接座;303、出水管;304、第三连接座;4、顶盖;401、限位座;402、调节杆;403、阀板;404、密封垫;4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止回阀,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一连接部1侧壁开设有入口,入口处连接有进水管101,第一连接部1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3和第一连接部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2,第二连接部3侧壁开设有出口,出口处连接有出水管303,第二连接部3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顶盖4,顶盖4的底端中部连接有限位座401,限位座4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02,调节杆402的底端安装有阀板403,阀板40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3相适配。
[0022]需要说明的是,此止回阀上还设置有水压检测仪,未画出,检测仪的检测端位于阀板403底部,此为已知技术,具体原理和结构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2804415U的专利中有详细记录,不再赘述。
[0023]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3顶端连接有第三连接座304,第三连接座304与顶盖4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三连接座304与顶盖4之间设置也有第二密封圈,避免连接处发生流体泄露,第三连接座304与顶盖4的连接处开设有若干组与螺栓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便于拆装,第二连接部3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301,连接管30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02,第一连接部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4,第一连接座104与第二连接座302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一连接座104与第二连接座302的连接处开设有若干组与螺栓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便于拆装。
[0024]进一步的,过滤网2抵接在第一连接座104与第二连接座302之间,过滤网2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201,密封圈201与第二连接座302相适配,密封圈201的设置避免连接处发生
流体泄露,过滤网2可拆卸,便于清理。
[0025]进一步的,阀板403底端与第二连接部3的底端相抵接,阀板403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部3底端相适配的密封垫404,密封垫404可以避免阀板403与第二连接部3底端抵接时发生流体泄露,密封性较高。
[0026]进一步的,进水管101和出水管303上均设置有法兰盘,便于通过螺栓与其他管道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与法兰盘将进水管101和出水管303连接在管道中,流体由进水管101进入沿着第一连接部1和过滤网2进入到连接管301,在过滤网2的设置便于将流体中的杂质过滤,过滤出来的杂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到第一连接部1底端,流体将阀板403向上顶起,使得调节杆402沿着限位座401向上滑动,此时第二连接部3底端通道打开,流体沿着第二连接部3进入到出水管303再流向管道中,当发生流体回流时,在水压和自身重力作用下,调节杆402沿着限位座401向下滑动带动阀板403与第二连接部3底端抵接,进而避免流体回流;工作人员定期取下螺栓将第一连接部1顶端的第一连接座104与连接管301底端的第二连接座302分离,即可将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1),第一连接部(1)侧壁开设有入口,入口处连接有进水管(101),第一连接部(1)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3)和第一连接部(1)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2),第二连接部(3)侧壁开设有出口,出口处连接有出水管(303),第二连接部(3)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顶盖(4),顶盖(4)的底端中部连接有限位座(401),限位座(4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02),调节杆(402)的底端安装有阀板(403),阀板(40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3)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止回阀,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3)顶端连接有第三连接座(304),第三连接座(304)与顶盖(4)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第二连接部(3)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管(301),连接管(301)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02),第一连接部(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4),第一连接座(104)与第二连接座(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帮海张维朋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晋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