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包括压降分液头,压降分液头前端设有进液管接口,进液管接口后端设置有均流板,均流板后端设有分流锥型腔,压降分液头后端环设有多组毛细分液管流程孔,多组毛细分液管流程孔与分流锥型腔后端连通,均流板与分流锥型腔交汇处一侧设有连接口,进液管接口处连通有连接管一,连接口处连通有连接管二,连接管一尾端与连接管二尾端相连通,连接管一上依次连接有膨胀阀EV和电磁阀SV,连接管二上依次连通有和电磁阀SV和单向阀CV。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解决了热气融霜时逆向式热气融霜排液通过分液头突缩均流板时产生压降容易引发的故障的问题。压降容易引发的故障的问题。压降容易引发的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具体为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逆向式热气融霜是利用压缩机排出的热氟体蒸气(高温高压的热氟气体)经冷风机回气管进入冷风机各分路排管进行加热除霜,除霜后的氟利昂液体反向由分路毛细管汇集到分液头流出到供液管排入排液桶,冷风机分液大部分是采用压降型分液头分液,压降型分液头入口处有一个突缩均流板,使两相制冷剂混合均匀,气液两相的制冷剂进入分液器,通过均流板时,截面突然收缩,制冷剂的流速增大,进入雾状区使得制冷剂混合均匀。制冷剂在通过均流板前后形成压差,在均流板后,高速的制冷剂再产生了涡流,进一步促进气液两相的均匀混合,由于压降型分液头分液通过对制冷剂的节流,引起紊流来使两相制冷剂充分混合,产生较大的压力降,所以在逆向热气融霜的排液过程中也生产制冷剂液体的压降,这样会造成冷风机的排液速度,引起冷风底部的排管积液、积油。不但延长冷风机的热气融霜时间,同时由于积液积油冷风机底部排管融霜效果差、以及融霜不彻底,会严重影响热气融霜效果,也不利于节能,甚至由于冷风机积液在启动压缩机制冷时,会被压缩机的吸回压缩机造成压缩机液击而损坏压缩机,造成系统故障、及经济上的损失。因此,针对现有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当前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供的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包括压降分液头,所述压降分液头前端设有进液管接口,所述进液管接口后端设置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后端设有分流锥型腔,所述压降分液头后端环设有多组毛细分液管流程孔,多组所述毛细分液管流程孔与分流锥型腔后端连通,所述均流板与分流锥型腔交汇处一侧设有连接口,所述进液管接口处连通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口处连通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尾端与连接管二尾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一上依次连接有膨胀阀EV和电磁阀SV,所述连接管二上依次连通有和电磁阀SV和单向阀CV。
[0005]进一步地,所述毛细分液管流程孔上连通有毛细导液管,所述毛细导液管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毛细导液管尾端连通有蒸发器。
[0006]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其优点在于:在压降分液头内部设置的均流板、分流锥型腔、毛细分液管流程孔和连接口,可以使热气融霜排液不经过突缩均流板,而是由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和膨胀阀EV、电磁阀SV1、电磁阀SV2及单向阀CV的配合下,使热气融霜时解决了逆向式热气融霜排液通过分液头突缩均流板时产生压降容易引发的故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08]图1为本技术中压降分液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中压降分液头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1]其中,1、压降分液头,2、进液管接口,3、均流板,4、分流锥型腔,5、毛细分液管流程孔,6、连接口,7、连接管一,8、连接管二,9、膨胀阀EV,10、电磁阀SV1,11、电磁阀SV2,12、单向阀CV,13、毛细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包括压降分液头(1),压降分液头(1)前端设有进液管接口(2),进液管接口(2)后端设置有均流板(3),均流板(3)后端设有分流锥型腔(4),压降分液头(1)后端环设有多组毛细分液管流程孔(5),多组毛细分液管流程孔(5)与分流锥型腔(4)后端连通,均流板(3)与分流锥型腔(4)交汇处一侧设有连接口(6),进液管接口(2)处连通有连接管一(7),连接口(6)处连通有连接管二(8),连接管一(7)尾端与连接管二(8)尾端相连通,连接管一(7)上依次连接有膨胀阀EV(9)和电磁阀SV1(10),连接管二(8)上依次连通有和电磁阀SV2(11)和单向阀CV(12),毛细分液管流程孔(5)上连通有毛细导液管(13),毛细导液管(13)设有多组,多组毛细导液管(13)尾端连通有蒸发器。
[0015]工作原理描述:
[0016]当需要进行制冷时:冷剂液体由连接管一(7)管流入,电磁阀SV1(10)打开(电磁阀SV2(11)关闭),制冷剂在膨胀阀EV(9)的节流减压后进入压降分液头(1)内,通过均流板(3)的压降使制冷剂的压力再次降低,流速增加,在均流板(3)后端的分流锥型腔(4)的分流作用下,使流出膨胀阀EV(9)的气液两相流被均匀地分配到分流锥型腔(4)内的各路毛细分液管流程孔(5)中,并通过多组毛细导液管(13)沿程阻力保持了这种混合状态的平衡进入蒸发器蒸发制冷。
[0017]当需要在逆向式热气融霜状态时:开启磁阀SV2(11),(电磁阀SV1(10)关闭),蒸发器将液体由通过多组毛细导液管(13)反向流入压降分液头(1)内的分流锥型腔(4)内,并通过连接口(6)流入连接管二(8),经过电磁阀SV2(11)和单向阀CV(12)后由连接管一(7)反向排液。
[0018]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
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向式热气融霜防压降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降分液头(1),所述压降分液头(1)前端设有进液管接口(2),所述进液管接口(2)后端设置有均流板(3),所述均流板(3)后端设有分流锥型腔(4),所述压降分液头(1)后端环设有多组毛细分液管流程孔(5),多组所述毛细分液管流程孔(5)与分流锥型腔(4)后端连通,所述均流板(3)与分流锥型腔(4)交汇处一侧设有连接口(6),所述进液管接口(2)处连通有连接管一(7),所述连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良,张周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科德冷冻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