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式涂膜转印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3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拆下盒且容易交换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具体为,盖本体(4)在上盖(36)的上壁(38)上具有滑动构件(48)。设置于滑动构件(48)的锥部(66)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至带盒(70)的下盒盖(108)的下方。在该状态下使滑动构件(48)向前端侧滑动时,带盒(70)的后端部以滑上滑动构件(48)的锥部(66)的状态被抬起直至抵接于台阶部(64)。由此,能够解除用于安装盖本体(4)和带盒(70)的卡合爪(102a、b)和卡合孔(34a、b)的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盒式涂膜转印用具,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简单地拆下盒,可 容易地交换盒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
技术介绍
以往,涂膜转印用具广泛应用于文字的修正或粘接剂的涂敷。而且,在这种涂膜转 印用具中,具有通过将使用的修正带或胶带构成为盒来构成可交换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 该构成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5-34994号等中。在该盒式涂膜转印用具中,配置在涂膜转印用具后端的进行滑动的构件与盒卡 合,由此在安装盒时盒不会从本体脱落。因此,在交换盒时,通过向后端侧拉拽进行滑动的 构件而暂时解除两个构件的卡合,然后在更换盒后再次使滑动构件向前端侧滑动,从而使 两个构件卡合。因此,这种盒式涂膜转印用具在交换盒时需要较多的操作,交换较为麻烦。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349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来交 换盒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方案1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为,具备盖本体;以及带盒,具有盒盖、收容在该 盒盖中的卷绕有涂膜转印带的供给卷轴、卷取所述涂膜转印带的卷取卷轴、及按压转动所 述涂膜转印带的转印头,并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和所述 带盒中的任意一方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和从该弹性部的表面突出的卡合凸部,而另一 方具有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孔,滑动构件设置于所述盖本体,通过使该滑动构件滑 动,使所述带盒相对于所述盖本体移动,解除所述卡合凸部和所述卡合孔的卡合。根据本发 明,能够以简单的操作拆下并交换带盒。方案2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1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中, 所述滑动构件具有锥面及/或弧形凸面,在使所述滑动构件滑动时,该锥面及/或弧形凸面 进入形成于所述带盒的抵接部的下侧并抵接,通过抬起所述带盒来解除所述卡合凸部和所 述卡合孔的卡合。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滑动构件。方案3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2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中, 所述盖本体和所述带盒至少在所述转印头侧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卡合凸部和所述卡合孔,所 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带盒的与所述转印头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由此,能够使带盒转动并 能容易地拆下。方案4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2或3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 具中,所述盖本体的周壁和所述盒盖的周壁各自相互相对,具有能够阻止所述带盒向所述 转印头侧移动的抵接面,该抵接面构成为当用所述滑动构件抬起所述带盒时不妨碍所述带 盒移动的形状。由此,带盒变得更容易转动。方案5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中,所述滑动构件通过弹性体被推向与所述转印头的相反一侧。由此,不需要 手动使滑动构件向与所述转印头的相反一侧移动。方案6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盒式 涂膜转印用具中,使所述滑动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盖本体的外面突出。由此,可提高滑 动构件的易见性及操作性。方案7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盒式 涂膜转印用具中,所述卡合凸部具备倾斜面,在所述盖本体上安装所述带盒时与所述另一 方的内面接触而使所述弹性部弹性变形;以及卡合面,在从所述盖本体拆下所述带盒时与 所述另一方的卡合孔的缘部接触而使所述弹性部弹性变形,所述卡合面的切线和所述弹性 部的所述表面所成的角度大于90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变得容易拆下带盒。方案8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的特征为,在方案7所述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中, 所述卡合面为倾斜面及/或曲面。由此,变得更加容易拆下带盒。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极为容易地进行盒的交换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涂膜转印用具2的主视图。图2是盖本体4的立体图。图3是带盒70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5是使图1的B-B线剖视图顺时针旋转90度的图。图6是在图1中使滑动构件48滑动至前端侧的状态的A-A线剖视图。符号说明2-盒式涂膜转印用具;4-盖本体;6-下盖;10-周壁;34a、b、c_卡合孔;36-上盖; 48-滑动构件;66-锥部;70-带盒;72-盒盖;74-上盒盖;96a、b、c_弹性体;102a、b、c-卡 合爪;104-卡合面;106-倾斜面;108-下盒盖;120-转印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的盒式涂膜转印用具2 (以下仅称为“涂膜转印用具”)的主视图,图2是盖本体4的立体 图,图3是带盒70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在图2中显示盖本体4切除了 后端侧的一部分(上盖36)的状态。如图1所示,涂膜转印用具2大致由盖本体4和带盒 70构成。另外,以下如未特别注明,则“前端侧”是指涂膜转印用具2的转印头120 —侧,而 “后端侧”是指其相反一侧。首先参照图1、2、4对盖本体4进行说明。盖本体4由下盖6和上盖36构成。下 盖6具备底壁8,该底壁8的形状如图2所示,大致中央部的宽度较宽,而宽度从该处向两侧 变窄。而且,下盖6除前端以外沿底壁8的外周直立设置有大致相同高度的周壁10,并处于 向上方开口的状态。由于在底壁8的前端未直立设置有周壁10,所以在该部分上由底壁8 的前端侧端缘及周壁10的前端侧端缘形成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开口 14。另外,在周壁10的相对的前端侧10a、b中的一个IOa上,设置有从形成有开口 14的端缘部以一定的宽度进一步向上方延伸的延长部12。在下盖6的底壁8的大致中央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盖本体4的内侧大致垂直地延 伸的供给支轴16,而且在该供给支轴16的前端侧一体地形成有卷取支轴18。符号20、22 是具备嵌在供给支轴16、卷取支轴18外侧的中空轴部24、26的带轮20、22,如图4所示,通 过呈圆形截面的橡胶带28连动旋转。在周壁10的一个前端侧IOa中的延长部12及与其 连接的部分的外面可旋转地轴支撑有头罩30,可通过使其在图1中顺时针转动来保护带盒 70的转印头120。上述构成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结构,省略其详细说明。在底壁8的内面侧, 在大致中央部的后端侧,相对于底壁8的长度方向以横穿的形式设置有规定长度的大致垂 直的板状的弹簧承接部32(参照图4),对此在后面说明。参照图2可知,在周壁10上设置有嵌入后述的带盒70的卡合爪102a、b、c的横宽 的卡合孔34a、b、c。具体而言,在与相当于供给支轴16的位置相比稍稍向前端侧偏离的位 置上相对地设置有两处,而且在周壁10的另一个前端侧IOb上设置有一处。另外,卡合孔 34a、b、c的个数与卡合爪102a、b、c相同并不局限于上述个数,可以是任意的个数。上盖36由上壁38和沿其外周的周壁47构成,用于覆盖下盖6的大致中央部的右 侧部分。如图2所示,为了安装带盒70,上壁38切除了前端侧,其形状通过在周壁47侧以 下盖6的供给支轴16为轴心切除为圆弧状的圆弧部40和在圆弧部40之间切除为梯形的 凹部42来形成。在上壁38上还形成有在涂膜转印用具2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且两端构成为同径的 圆弧形的槽44。在该槽44的中央形成有横跨一定范围的孔46,在该槽44及孔46上安装 有滑动构件48。滑动构件48由捏手50和碰撞体58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盒式涂膜转印用具,具备:盖本体;以及带盒,具有盒盖、收容在该盒盖中的卷绕有涂膜转印带的供给卷轴、卷取所述涂膜转印带的卷取卷轴、及按压转动所述涂膜转印带的转印头,并装拆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和所述带盒中的任意一方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和从该弹性部的表面突出的卡合凸部,而另一方具有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孔,滑动构件设置于所述盖本体,通过使该滑动构件滑动,使所述带盒相对于所述盖本体移动,解除所述卡合凸部和所述卡合孔的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泽庆一小林贤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蜻蜓铅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