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85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包括无人机和重心调整组件,其中,重心调整组件设置在无人机上,且无人机上设置有风向传感器;重心调整组件包括圆环板体、外螺纹管体、内螺纹管体、两个弧形配重块和驱动机构,其中,圆环板体设置在无人机上;内螺纹管体的内部与圆环板体的外部可滑动相连,且外螺纹管体的外部与圆环板体的内部可滑动相连;两个弧形配重块与圆环板体可滑动相连,其中,一个弧形配重块设置在内螺纹管体的内部,且另一个弧形配重块设置在外螺纹管体的外部;由此,能够根据不同风向来调整无人机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无人机的中心位置,提高无人机的飞机稳定性,降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侧翻坠落的风险。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侧翻坠落的风险。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侧翻坠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0003]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风速较大时,会使得无人机飞行角度和重心倾斜,容易失控发生侧翻,造成无人机损坏,产生一定的维修费用,并且无人机坠落时容易造成社会公共危害,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0004]然而,为了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通常在无人机上添加配重块,虽然增加无人机的稳定性,但是不同方向的风吹向无人机,会造成无人机重心改变,导致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依然容易发生侧翻坠落的风险,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能够根据不同风向来调整无人机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无人机的中心位置,提高无人机的飞机稳定性,降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侧翻坠落的风险。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包括无人机和重心调整组件,其中,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且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风向传感器;所述重心调整组件包括圆环板体、外螺纹管体、内螺纹管体、两个弧形配重块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圆环板体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内部与所述圆环板体的外部可滑动相连,且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部与所述圆环板体的内部可滑动相连;两个所述弧形配重块与所述圆环板体可滑动相连,其中,一个所述弧形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内部,且另一个所述弧形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体上,且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外螺纹管体和所述内螺纹管体相啮合;所述无人机内安装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向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无人机内安装的陀螺仪相连。
[0008]本技术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通过重心调整组件和风向传感器的设计,风向传感器能够在无人机飞行时感应无人机周边的风向和风速,根据风向和风速的数据组合控制驱动机构启动,两个驱动机构分别带动外螺纹管体和内螺纹管体带动两个弧形配重块进行圆周调整移动,用于抵抗风向和风速的力,保持无人机的重心位置,避免无人机的重心偏移,能够根据不同风向来调整无人机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无人机的中心位置,提高无人机的飞机稳定性,降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侧翻坠落的风险。
[0009]另外,根据申请上述提出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和两个齿轮,其中,两个伺服电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体上;两个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圆环板体,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圆环板体可转动相连;两个所述齿轮与对应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其中,一个所述齿轮与所述内螺纹管体内部相啮合,且另一个所述齿轮与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部相啮合;所述无人机内安装的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
[0011]具体地,所述圆环板体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滑槽,两个所述弧形配重块上分别设置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的外壁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内壁。
[0012]具体地,所述圆环板体的内外壁分别开设有两个圆环滑槽,所述外螺纹管体和所述内螺纹管体相邻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环滑块,所述圆环滑块的外壁滑动连接于所述圆环滑槽的内壁。
[0013]具体地,所述圆环板体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盖体,且所述盖体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弧形部。
[0014]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重心调整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A

A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重心调整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如图所示:1、无人机;2、重心调整组件;3、风向传感器;4、盖体;5、弧形滑槽;6、弧形滑块;7、圆环滑槽;8、圆环滑块;9、弧形部;20、圆环板体;21、外螺纹管体;22、内螺纹管体;23、弧形配重块;24、驱动机构;240、伺服电机;241、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23]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可应用于无人机飞行中,用于对无人机的重心进行调整,起到稳定飞行的作用。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可包括无人机1和
重心调整组件2。
[0026]其中,重心调整组件2设置在无人机1上,且无人机1上设置有风向传感器3,重心调整组件2可包括圆环板体20、外螺纹管体21、内螺纹管体22、两个弧形配重块23和驱动机构24。
[0027]其中,圆环板体20设置在无人机1上,内螺纹管体22的内部与圆环板体20的外部可滑动相连,且外螺纹管体21的外部与圆环板体20的内部可滑动相连,两个弧形配重块23与圆环板体20可滑动相连,其中,一个弧形配重块23设置在内螺纹管体22的内部,且另一个弧形配重块23设置在外螺纹管体21的外部,驱动机构24设置在圆环板体20上,且驱动机构24分别与外螺纹管体21和内螺纹管体22相啮合,无人机1内安装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分别与风向传感器3、驱动机构24和无人机1内安装的陀螺仪(图中未示出)相连,其中,无人机1内安装控制器和安装的陀螺仪均是现有技术,顾不多加赘述。
[0028]需要说明的是,该实例中所描述的控制器用于接收风向传感器3采集风的风向和风速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然后控制器驱动机构24进行启动,用于将两个弧形配重块23的位置向风向位置移动,并在控制驱动机构24运行的过程中控制器获取陀螺仪的动平衡状态数据,若根据获取到动平衡状态数据判断陀螺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和重心调整组件,其中,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且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风向传感器;所述重心调整组件包括圆环板体、外螺纹管体、内螺纹管体、两个弧形配重块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圆环板体设置在所述无人机上;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内部与所述圆环板体的外部可滑动相连,且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部与所述圆环板体的内部可滑动相连;两个所述弧形配重块与所述圆环板体可滑动相连,其中,一个所述弧形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内部,且另一个所述弧形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圆环板体上,且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外螺纹管体和所述内螺纹管体相啮合;所述无人机内安装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向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无人机内安装的陀螺仪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机身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和两个齿轮,其中,两个伺服电机对称设置在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宇朱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智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