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及重型电动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75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及重型电动牵引车,涉及电动牵引车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双电机减驱总成,所述双电机减驱总成包括电机一和电机二,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均设置在电机座中,所述电机座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呈L型,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部和减振部,所述连接部与车架连接,所述减振部与所述电机座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竖直设置,所述电机座位于所述车架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双电机进行有效减振,极大减少路面颠簸等产生的振动对电机的影响。大减少路面颠簸等产生的振动对电机的影响。大减少路面颠簸等产生的振动对电机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及重型电动牵引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牵引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及重型电动牵引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牵引车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噪音小、无废气排放、控制方便等优点。满足各类物流运输配送系统需要,可显著提高生产作业效率,电动牵引车一般采用单电机系统,在设计时,由于考虑到电动牵引车需要应对爬坡以及一些复杂的路况,所选择的电机功率往往偏大,电机的高效率区间虽然比内燃机大的多,但是电动牵引车的转速和转矩要求较宽:强大的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需要大的扭矩,而速度从0到100km/h则对转速范围有非常高的要求,虽然在大部分中高速工况下,电机的效率都能很高,但是在低速重载、低速轻载、高速轻载等情况下,电机的效率会比高效率的区间下降20%~30%,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很多情况下电机都处于低速运转点,所以电机的效率比较低,大部分能量被浪费。
[0003]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双电机减驱总成,双电机则可以通过不同的搭配,让系统的高效率区间大大扩大,提升在高速轻载等情况下的效率,两台电机拥有更多的高回收效率区间,可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同时,通过把单个电机分解为两个电机,可以让电机的制造难度降低,总重量也可以降低,例如,一台40kW左右和一台30kW左右的电机机组成的双电机系统就可以提供甚至超过一台100kW电机的性能,同时总重量一般可以降低30%甚至更多。
[0004]双电机减驱总成的种种优势都让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使用中,为了减少能源浪费,双电机减驱总成中的电机均直接布置于车辆驱动桥,虽然传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但驱动桥上振动强度高,电机极易因振动而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电机减驱总成中电机振动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及重型电动牵引车,能够对双电机进行有效减振,极大减少路面颠簸等产生的振动对电机的影响。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包括电机一和电机二,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均设置在电机座中,所述电机座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呈L型,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部和减振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减振部与所述电机座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竖直设置,所述电机座位于车架下方。通过将电机一和电机二以悬置的形式布置在车架下方并通过减振组件进行减振,能够极大减少车辆行驶造成的振动,极大减少双电机受到的振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减振组件包括上减振块和下减振块,所述上减振块和所述下减振块结构相同且横截面均为凸字型结构,所述减振部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减振部,所述上减振块小端和所述下
减振块小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两端,所述上减振块和所述下减振块中间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端伸出所述安装座并设置有上螺母,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伸出所述下减振块并设置有垫块和限位头部。通过限位台增加上减振块和下减振块的穿入深度,进而增加了减振组件对双电机水平方向减振效果。
[0008]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重型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还包括上述的双电机减驱总成,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车架采用空气悬架。通过采用空气悬架能够进一步缓冲车梁因路面颠簸造成的对双电机的振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上均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均与中间齿轮啮合,所述中间齿轮与减速机构的输入轴连接,沿行驶方向,所述减速机构位于所述电机座的后部。通过双电机并联驱动减速机的形式能够提升系统效率。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散热器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连通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包括分支一和分支二,所述分支一和所述分支二所分别伸入至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的内部,所述分支一和所述分支二的回液端与均所述散热器连通。通过分支一和分支二能够分别对电机一和电机二进行冷却,保证对电机一和电机二具有相同的冷却效果。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换电电池模块,所述换电电池模块通过换电底托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方,所述换电电池模块包括动力电池、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控制器。通过使用换电电池模块将电池及其附件集成化,便于充换电及维修。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驾驶室电动举升装置,所述驾驶室电动举升装置包括电动举升油泵和液压举升油缸,所述电动举升油泵上设置有副控制按钮,所述电动举升油泵还与主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开关设置在驾驶室内,所述液压举升油缸采用自锁油缸。通过主控制开关和副控制按钮的结合能够提升驾驶室翻转时的安全性,避免单一位置的控制造成误触发引发安全隐患。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为单边驾驶室。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动转向系统、电动气压制动系统和电动空调,所述电动转向系统包括电动油泵,所述电动气压制动系统包括电动打气泵,所述电动空调包括压缩机,所述电动油泵、所述电动打气泵和所述压缩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架内侧,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池,所述电动油泵、所述电动打气泵和所述压缩机均与所述换电电池模块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车架采用变截面结构,所述车架前部宽度大于所述车架后部宽度,所述车架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之间设置有加强梁,后桥与所述车架通过钢板弹簧连接。通过采用变截面结构的车架,能够保证各种系统的安装,同时减轻了车架重量,实现轻量化。
[00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及重型电动牵引车,通过将电机一和电机二以悬置的形式布置在车架下方并通过减振组件进行减振,能够极大减少车辆行驶造成的振动对双电机的影响;通过限位台增加上减振块和下减振块的穿入深度,进而增加了减振组件对双电机水平方向减振效果;通过采用空气悬架能够进一步缓冲车梁因路面颠簸造成的对双电机的振动;通过双电机并联驱动减速机的形式能够提升系统效率;通过分支一和分支
二能够分别对电机一和电机二进行冷却,保证对电机一和电机二具有相同的冷却效果;通过使用换电电池模块将电池及其附件集成化,便于充换电及维修;通过主控制开关和副控制按钮的结合能够提升驾驶室翻转时的安全性,避免单一位置的控制造成误触发引发安全隐患;通过采用变截面结构的车架,能够保证各种系统的安装,同时减轻了车架重量,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传动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减驱总成,包括电机一(901)和电机二(902),其特征在于,电机一(901)和电机二(902)均设置在电机座(906)中,电机座(906)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907),连接座(907)呈L型,连接座(907)包括连接部(9071)和减振部(9072),连接部(9071)用于与车架连接,减振部(9072)与电机座(906)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竖直设置,电机座(906)位于车架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减驱总成,其特征在于,电机座(906)上设置有安装座(9062),减振组件包括上减振块(912)和下减振块(913),上减振块(912)和下减振块(913)结构相同且横截面均为凸字型结构,减振部(9072)设置有限位台(9073),限位台(9073)上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贯穿减振部(9072),上减振块(912)小端和下减振块(913)小端分别设置在限位孔两端,上减振块(912)和下减振块(913)中间贯穿有连接轴(909),连接轴(909)上端伸出安装座(9062)并设置有上螺母(910),连接轴(909)的下端伸出下减振块(913)并设置有垫块(914)和限位头部。3.一种重型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减驱总成(9),连接部(9071)与车架(5)连接,减速机构(905)与车架(5)连接,车架(5)采用空气悬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型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电机一(901)和电机二(902)上均设置有驱动齿轮(903),驱动齿轮(903)均与中间齿轮(904)啮合,中间齿轮(904)与减速机构(905)的输入轴连接,沿行驶方向,减速机构(905)位于电机座(906)的后部。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付陈美蓉刘泽民陈增合王照鲁刘东昊刘牧胡金磊马文涛周广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特种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